乌鲁木齐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年6月29日1时19分,吉林汪清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千米。华北部分地区震感明显,由于此次地震属于深源地震,地震能量经过数百千米的逐步衰减,仅造成极微小的震动,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 吉林省地处欧亚大陆东缘,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触角地区,具有发生浅源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动的构造背景。深源地震活动与长白山火山活动、东北浅源地震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在汪清7.2级地震后,长白山火山出现扰动,松原多次发生中强地震,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引起社会广泛 加强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监测,研究成灾机理,探索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降低灾害风险,是吉林防震减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吉林省地震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融入“全灾种、大应急”格局,紧密结合吉林省地震与火山实际,着力加强“五种能力”建设,努力提升地震与火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持续加强地震与火山监测研究能力建设 围绕吉林省重点防御区进行地震监测站网布局,优化5个地震台站观测条件,更新改造14个地震观测手段,建设长白山火山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观测网,搭建吉林省虚拟地震观测平台,开展地球物理场流动地磁观测。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级,东部区域达到1.5级,长白山火山区达到1.0级,实现省内10分钟以内地震速报能力。 提升非天然地震监测和信息服务能力。以长春市龙嘉堡2.3级矿震事件为契机,将非天然地震事件监测纳入常态地震监测业务,建立参数测定、信息报送、联动核实、联合监测等各项机制,开展非天然地震与能量释放关系研究,提升非天然事件响应能力。在长春龙家堡煤矿区加密监测台网,为煤矿冲击地压监测提供信息服务,发挥地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建立火山灾害事件信息收集和报送制度。制定《吉林省地震局火山事件信息报送实施细则(试行)》《火山周报、月报、年报工作规范》《火山信息报送值班制度》等,推进信息报送的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目前已报送火山专报42期,火山周报64期,火山月报5期。应急部《风险监测信息》采用13期。 推进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所组建。中国地震局批复《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所建设方案》后,吉林省地震局加强软硬件建设,抓紧推进各项工作。成立由刘嘉麒院士担任名誉站长的“长白山火山院士工作站”,组建了由局内外20位专家组成的火山科研团队。搭建火山综合实验室,配备具有火山岩石学、显微构造、粒度分析、遥感、流体地球化学功能的多套实验设备。完善火山测震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系统,建立全球火山基础信息库,开发火山科普平台、作品。持续加强全省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建设 将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纳入吉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与省住建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吉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中事后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多项制度。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将市(州)防震减灾工作纳入省政府对市(州)政府绩效考评体系。经省政府同意,对松原、长春等5个地方政府提出地震灾害防治指导意见。建立防震减灾长效机制,省防震抗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与省教育厅、科技厅、科协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吉林省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与省教育厅、省应急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全省学校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通知》,与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全省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意见》。持续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服务政府决策,年以来共处置省内非天然地震事件余次,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服务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完成松原市宁江震区、查干花震区地震风险评估、震害预测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相关城市活断层探测、扶余—肇东断裂南端等多条构造研究项目并推进成果应用,完成吉林首个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示范工程;服务社会公众,开展重点时段的科普宣传,组织千场讲座活动。防震减灾科普馆实现全省地级城市全覆盖,共创建科普基地17个、示范学校76所、示范社区个、示范县(区)6个、示范企业3个。创作微视频科普作品,印刷《吉林省防震减灾知识手册》万册并发放全省每个家庭;服务市县队伍建设,举办全省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培训班,提升市县机构工作能力。持续加强地震应急响应保障服务能力建设 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吉林松原多次5.0级以上地震,实现中强地震零伤亡。主动服务震区,向松原市宁江区政府和前郭县政府提出灾后恢复重建和地震灾害防治工作建议。与省应急厅、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定期会商、联合演练和协调联动等机制。开发“吉林省地震灾情快速获取APP”,及时获取震情灾情,智能生成灾情报告。持续加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组建科研团队,实施国家自然基金、星火计划等项目。加强对外开放合作,与吉林大学联合开展13次火山学术交流和座谈会,与长光卫星公司签订在卫星遥感数据应用等领域的合作协议,与美国USGS(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康涅狄格大学、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等国外专家开展广泛交流。发表SCI文章6篇,EI文章2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科技厅项目4项,星火科技项目5项。 在防震减灾事业的征途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采取有力举措抓好落实,努力提升吉林省地震与火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新的贡献。(吉林省地震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