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鹿荡田野札记四期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m.39.net/pf/a_4580766.html

[编者按]

  

南黄海西岸滩涂这片土地是一万年前的古长江入海口,曾经有一万多种生物种群在这里繁衍生息,如今只剩有记载的种动植物,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危机与困境。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群,脆弱的湿地生物链以及赖以生存的有限生态环境,共同呼唤着人类的良知与爱心。

有一批热爱湿地,热爱自然的有为人士加入了湿地的保护工作,大批的志愿者走进了野鹿荡湿地,他们对幸存的植物进行了田野调查,并进行了分类、归纳、总结。现就野外调查植物的现状,伴随文字的记录,有选择地进行植物概述,让大家对湿地植物有个大致的了解。 

野鹿荡田野札记(四)

袁红

不分季节,我们在野外见得最多的一味野草是婆婆丁,学名叫蒲公英地球人就都知道了,又名黄花苗、黄花地丁、黄花郎。

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花期4-9月,果期5-10月,全球气候变暖后,植物的花果期提前了,天气一温和,才三月野外就能见到开着小黄花不起眼的蒲公英了。

婆婆丁分布广泛,山坡、田野、路旁、人家的房前屋后,只要有泥土,哪怕土壤并不肥沃,甚至野鹿荡的碱土蒲公英均能生长。

蒲公英是治病疗疾的良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曰:“女人乳痈肿,水煮汗饮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疗肿……乌须发、壮筋骨。白汁:涂恶刺、狐尿刺疮,即愈。”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蒲公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根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苦素及咖啡酸、菊糖、果胶;全草含肌醇、天冬酰胺、苦味质、皂甙、树脂、菊糖、果胶、胆碱;花含毛茛黄素、维生素B2。

蒲公英对各种细菌都有杀伤作用。

蒲公英和紫花地丁配伍治外科热毒痈疡,应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紫花地丁也是一味不起眼的小花,常发现在婆婆纳周围,味兼辛,有散结之功,归心、肝经,故善治疔疮。而蒲公英主入胃经,善治痈肿、乳痈,又能利水通淋,治淋证、黄疸及小便不利。

蒲公英是解毒疗伤良药,应该放进穿越小说中的古代战场上,每个士兵兜里放一把蒲公英,以备不时之需;也可以放在宫斗剧里,让被害主角定期煮水饮用解毒。

据资料言:蒲公英不仅是人类的疗疾良药,而且在畜牧兽医上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既作为珍贵的饲料添加剂,又可治疗家畜的多种疾病。

如蒲公英全草加水煮汁灌服,可治疗家畜上呼吸道感染;蒲公英煎水热洗患部,可治疗家畜乳房炎;蒲公英、紫花地丁、冬瓜子配伍,可治疗家畜肺气肿、发烧气喘;蒲公英与茵陈蒿配伍,可治疗羊尿涩疼、发烧肚胀;蒲公英、王不留行共研细末,以黄酒、红糖为引,可治疗母畜缺乳;蒲公英煎汁加白糖调服,可治疗牛、马鼻出血;蒲公英、杏仁、明矾煎汁温服,可治疗牛、马喉炎;蒲公英、黄菊花共捣烂敷患处,可治疗家畜痈肿疗疮等。

鲜嫩蒲公英营养丰富,不仅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是一种珍贵的食疗佳蔬。

如何食用?《本草纲目》有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蒲公英可以炒熟吃,也可作凉拌菜。可与其他菜肴和佐料配伍,烹调成各种色香味俱佳食疗佳品。

如蒲公英炒肉丝,因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能,猪肉具有滋阴润燥、补中益气效果,两者配伍制作成菜肴,不仅口味鲜美,且能提供多种营养,可食疗感冒、胃炎、咳嗽、便血,及疗毒疮肿。

下面一段条目摘自网络:

不论你是干性皮肤、油性皮肤、老化皮肤,还是雀斑、色素斑、皮肤炎、粉刺,以及痤疮、须疮、白发、脱发等,蒲公英都能帮你消除“美中不足”,摆脱烦恼,使你“白壁无瑕”,容光焕发。

如蒲公英与连翘、木贼配伍,可用于皮肤保健——治青春痘;蒲公英与马齿苋配伍,可用于治疗油彩皮炎;蒲公英煎汁后过滤,取汁涂抹面部,可以用于治疗干性皮肤;蒲公英捣烂后掺入蜂蜜,可以用于治老年皱纹皮肤。

这样一说,婆婆丁真是宝啊,有病治病,没病美容,春天到了,又是蒲公英疯长的时候,多挖点没有污染和农药的蒲公英吃吃,总是没错的!

小时候最甜蜜的回忆就是拿废品换麦芽糖吃,没有糖吃的日子就找黄豆田,玉米田里的端浆吃。金黄的端浆学名称为姑娘果,没有成熟的时候,果子发青,涩口,成熟的果子金黄亮丽,有种甜蜜的清香味,剥开外衣,香味馥幽,轻轻地咬入齿中,一股香甜直入喉咙,别提多幸福。

姑娘果又叫锦灯笼,为茄科植物一年生草本,药用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用于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

《吉林中草药》:“解表。治感冒。”

因有堕胎之弊,孕妇忌用。

还有一种酸浆叫红菇娘的是绛珠草,我怀疑是曹雪芹杜撰的,《柳边纪略》中称为红娘子。另外尚有苦蘵,小酸浆,毛酸浆等长相相似的茄科酸浆属的植物。

姑娘果里面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的含量特别高,姑娘果的含糖量也很高,并且含有十八种氨基酸和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姑娘果有补肾和壮阳的作用,能有效保护我们的肝脏和提高免疫力。用姑娘果酿酒特别甘醇甜香。

2月25日,大丰梅花节开幕,梅花湾一片花的海洋,其实早在春节前后,腊梅花就开了,到了三月,梅花正盛时,腊梅已经谢了。

许多人和我一样,犯了一个常识错误,包括一些读本,甚至一些园林设计人员,大家都以为腊梅也是梅花,认为蜡梅就是腊月里开的梅花,这是不准确的。

蜡梅为樟目、蜡梅科;而梅花则为蔷薇目、蔷薇科,两者从“目”一级就分道扬镳了。只因两者都有一个“梅”字,都是先开花后长叶,又都具有芳香气,且都为冬春季开花,所以不少人常常误认为是同种。

其实,两者的区别非常大,主要有以下几点:

1、花色不同:蜡梅花以蜡黄为主,而梅花则有白、粉、深红、紫红等色。

2、花期不同:一般蜡梅在农历腊月开放,比梅花要早约1-2个月。

3、树冠不同:蜡梅为灌木,枝生,而且枝直立,根茎部很发达,呈块状。而梅花则为乔木,有主干,高达10米,常具枝刺,枝除直枝外,还有垂枝,树冠呈不规则圆头形。

4、叶片不同:蜡梅叶对生,近革质,长椭圆形,表面粗糙呈绿色,背面光滑呈灰色;而梅花叶互生,叶广卵形至卵形,长4厘米至10厘米。

5、香味不同:蜡梅是清香,香味极浓;而梅花是暗香(粉香),香味较淡,绿色的甚至几无香味。

本期调查人:姜颖、陈翠兰、周英、袁红

摄影者:来自网络(袁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ll/78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