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物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0831/4688851.html
癌症并不是只发生于老年人,有些癌症病人甚至很年轻。演员王苗就是因胃癌发作,于年1月1日中午12点24分离世,从生病住院到去世,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短短20天便离开了我们。
王苗具体出生年不详,据有关资料只知道他是一个90后演员。就算按年出生推算,他也不足28岁。如此年轻而有前途的一名演员就这样被癌症夺去了生命,让人不得不感伤!
王苗生前曾出演过诸多影视剧作品,他是《猎灵师之镇魂石》中最强辅助扎索、《空中尸变》里的录音师、《诸神下凡二天宫战神》中搞怪无厘头的二郎真君、《迫在眉睫》中还与钟欣桐、陈楚河等明星合作过对手戏。而在其他作品,像《客家人》、《警察日记》、《谁的青春不叛逆》、《阳光下的舞者》、《大宋绯闻录》中,他都以精湛的演技与极富个人特点的性格魅力,塑造了一个个灵动而又出彩角色,前不久刚上线的《灵魂剪辑师》中还饰演了一名成熟稳重、暖心的大白形象“蒋爷”,在电影播出后更是在网上收获一片好评,圈了许多粉,但生命无常,一名出色的演员最终以这种方式离开了亲人的关怀和观众的视野。
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现病例约为68万例,占全球发病总数的一半左右,死亡例数约占世界50%。可是由于胃癌早期的症状不太明显,大部分胃癌患者确诊的时候都已经是中晚期了。我们都知道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对癌症来说更是如此。当我们出现哪些症状时,医院检查,排查胃癌呢?
当心胃癌的5个早期症状
早期胃癌大部分没有特殊不适,所以极易被忽视和漏诊,等到发现的时候大多数已经到了进展期。进展期胃癌症状较为明显,主要有5点:
一、上腹部饱胀、疼痛。
刚开始的时候出现的疼痛跟普通的消化道溃疡很相似,很多人不以为然,特别是老人家痛觉稍微迟钝,更不容易发现。
二、恶心呕吐
疼痛的时候还会伴有泛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这种感觉长期发作,或者发作的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密集,就要引起高度的警惕。
三、突然出现没有其他伴随症状的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少者仅有大便隐血阳性、出血量多时表现为黑粪甚至呕血等,这些都有可能是胃癌。
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胃癌的患者由于受疾病的影响,明显出现食欲减退、日益消瘦、乏力,对于任何食物都没有胃口,和普通的胃病症状很相似,很多患者吃了东西之后就会感觉腹部特别胀,长期的营养不足和肿瘤的双重影响会导致人日渐消瘦。
五、大便发黑:如果没有吃哪些让大便发黑的食物或药物,出现了大便发黑,像柏油一样,这很可能是胃癌导致的出血,医院检查,如果检查大便潜血阳性,很可能是胃癌的征兆。
即便很多人已经出现上腹痛,纳差,消瘦,厌食,乏力五种典型的症状时,也依然不愿意正视病情,一拖再拖。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胃癌?
有人说天天吃泡面会得胃癌,有人说吃烧烤容易得胃癌……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网络"传言",专家表示不可全信,以"吃泡面患胃癌事件"为例,吃泡面仅说明一个人摄入食品较为单一,食品添加剂较多,与胃癌不一定有直接关系。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胃癌呢?注意以下几点:
1、生活要有规律;
2、多吃新鲜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
3、注意缓解工作压力;
4、定期做胃镜检查;
5、检查出幽门螺杆菌建议要根除。
中医对胃癌的认识
胃癌,主要见于中医文献中的胃反、反胃、翻胃、膈证、积聚、呕吐等等范畴。胃反的这个病名呢,首先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他的原文是这样的: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胃反。他明确的指出了,本病的病机主要是脾胃损伤,不能腐熟水谷,所用之方剂大半夏汤和茯苓泽泻汤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当然也有半夏泻心汤。
而隋朝的《诸病源候论》对《金匮要略》之所说有所发挥,他是这么说的:“荣卫俱虚,气血不足,停水积饮在胃脘则脏冷。脏冷则脾不磨,脾不磨则宿谷不化,其气逆而成胃反也。”
他强调了荣卫俱虚,气血不足在治病当中的作用。
而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提出:反胃大约有四,血虚、气虚、有热、有痰。这是《丹溪心法》中提出的反胃的四种情况。治疗上主要是主张根据气、血、痰、热的偏重的不同而辨证选方,他是这么说的:“血虚者,四物为主,气虚者四君子为主,热以解毒为主,痰以二陈为主。”
而明朝的张景岳,对反胃的病因、病机治法等,有更多的阐发。《景岳全书》有这么一段原文:“或以酷饮无度,伤于酒湿,或以纵食生冷,而败其阳……总之,无非内伤之甚,以损胃气而然。”另外,还有一段原文“反胃一证,本属火虚,盖食入于胃,使果胃暖而脾强,则食无不化,何至复出?……然无火之由,则犹有上中下三焦之辩,又当察也。若寒在上焦,则多为恶心,或泛泛欲吐者,此胃脘之阳虚也。若寒在中焦,则食入不化,每食至中脘,或少顷,或半日复出者,此胃中之阳虚也。若寒在下焦,则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乃以食入幽门,丙火不能传化,故久而复出,此命门之阳虚也。”
治疗上提出:虚在上焦,微寒呕恶者,唯姜汤为最佳,或橘皮汤亦可。虚在中焦,而食入反出者,宜五君子煎、理中汤。虚在下焦,而朝食暮吐,其责在阴,非补命门以扶脾土之母,则火无以化,土无以生,亦犹釜底无薪,不能腐熟水谷,终无济也。宜六味回阳饮,或人参附子理阴煎,或右归饮之类主之。其中,尤强调补命门之说。因为这个时候,命门学说,在明朝的时候兴起。命门学说的代表人物就是李中梓和张景岳。
明朝的李中梓根据临床的实际,对反胃的病因病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在《医宗必读》这本书中说:“反胃大多属寒,然不可拘也。脉大有力,当作热治;脉小无力,当作寒医。色之黄白而枯者为虚寒,色之红赤而泽者为实热。以脉合证,以色合脉,庶乎无误。”这是他的原话,丰富了反胃的辩证内容。
而《医方考证》指出:反胃一证,古今难治,若胃脘未枯,皆为可治,借曰枯之,则容用药,尤可久延,若造次不察病理,非唯无益,而又害之又矣。他认为这个反胃为积痰满胃所致,用三花神佑丸。而清朝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这本书里面对反胃的病机有较为系统的总结。原话是这么说的“反胃源于真火衰微,胃寒脾弱不能纳谷,故早食晚吐晚食早吐,日日如此。以饮食入胃,既抵胃之下脘,复返而出也,若脉数为邪热不杀谷,乃火性上炎多升少降也”。那我们通过这些文献的论述,来总结一下这些病因病机,大致如下:情志不舒饮食不节,胃失和降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痰凝气滞,热毒血瘀,焦作于胃,积聚成块,是胃癌的主要病因,而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是发病的内在原因。也就是说它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比如说外因,外感六淫,六淫的外邪,从皮毛及脏腑羁留不去,脏腑受损,阻滞气机,痰湿内生,淤血留滞,脾胃升降失常,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之现象。《黄帝内经·灵枢》中也提到,“肠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由寒气在内所生也。气血虚弱,风邪搏于脏腑,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也”。这个是讲了外因,那么第二个原因,是内伤七情,忧思伤脾,脾伤则气结,恼怒伤肝,肝火横逆犯胃,脾胃升降失和,受纳运化水谷失常,而引起进食噎塞难下,或食入良久反胃。那么,第三个原因是饮食失调,饮食失当或饥饱失调,或过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饮食停留,终至尽吐而出。第四个是正气不足,素体虚弱,脾胃虚寒或劳倦过度,久病脾胃受损,均致中焦受纳运化无权,水谷留滞。胃癌的病变在脾胃,于肝肾两脏关系密切,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若因六淫外侵七情受困或饮食所伤或素体不足,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肝主疏泄,肝气郁滞,影响脾胃气机的升降。疾病日久,它会脾肾阳虚或脾肾虚弱,无法腐熟水谷,均可导致饮食停留,而气滞血瘀、痰湿内阻是胃癌的主要病理特点,说白了,健脾化痰湿,活血化瘀是贯穿整个胃癌治疗的过程。
我讲一个我治疗的病案,在年上半年,经武医院确诊为胃癌,通过几个月的治疗,完全康复,他在年11月送了一面锦旗:“华佗不过如此,扁鹊只能这般----胃癌克星”。锦旗上写的比较夸张,当然因为他这个病比较严重。
好,接下来我们就将这个完整的病案,给大家分享一下。
邓某,女,72岁。
主诉:胃脘部剧痛,伴呕吐半年,加重一月。
当然,你说胃脘部呕吐,伴剧痛半年也行。伴随症状的话,看哪个更厉害。
现病史:患者自述,半年前胃脘疼痛并伴呕吐,经武医院确诊为胃癌,经相关治疗出现肺部结节,疑似肺转移,患者疼痛加剧并有蔓延之趋势,靠吗啡方能暂缓止痛,就是非常疼痛的那种,患者不堪折磨,偷偷买了耗子药,准备自我了断,因为特别疼痛,痛到夜不能寐。其女儿经人介绍,到我处就诊,她的女儿听别人说,有个叫张胜兵的,治了很多肿瘤癌症,何不去试试呢?于是就到我这里来了。患者现在的情况是食入即吐,吃了东西就吐,根本就不能吃东西。大便无力,小便夜起十几次。因为她72岁了嘛,年纪大了,有一些肾虚,还有小便要夜起十几次,有的是肾虚的情况,有的是气机不利。她小便十几次,肾虚肯定有,那究竟它的根本原因是气机不利还是肾虚,还是其他原因呢?我们都分析一下。
大便无力,小便夜起十几次,点滴而出,舌红苔薄白小腻泛淡黄,脉弦滑小数,双关浮,(左关和右关都偏浮)左关为肝胆,右关为脾胃。那么关于关脉浮,我已经讲过多次了,左关和右关都浮,意味着肝胆脾胃气机壅滞。
好,这种情况中医怎么诊断呢?我们可以把它归为很多类,我们可以把它归为反胃,可以归为呕吐,也可以归为胃脘痛,甚至可以把它归为痞证,都可以。这种情况我们如何治疗?很显然,她的舌苔是舌红苔薄白腻泛淡黄的,舌下脉络有瘀阻,舌质偏紫黯,脉象弦滑而小数,而且大便又无力,夜起十几次,食入即吐,是典型的寒热错杂、痰瘀交阻、肝郁气逆之证。因为她的左关脉(肝脉)出现了浮脉,而又大便无力。她的大便无力,并不是由于气虚引起,而是由于肝气上逆,气机阻于中焦和上焦,形成了一个上下不得宣通,于是乎就好像是无力推动大便一样,其实际上是气机在中焦,不能下,不能推动肠道,出现大便无力。小便呢,与这也有关系,就是说气机不能达到下焦,壅堵于中焦,寒热错杂于中焦,那么就出现了这么一种气机阻于中焦,以致出现呕吐反胃这种情况。
那么根据这种情况呢,我们予以半夏泻心汤、四磨汤、失笑散合丹参饮,这4个方子合在一起加减化裁。对于寒热错杂的中焦病变,半夏泻心汤是代表方剂。对于肝郁气逆证,我们用四磨汤,四磨汤可以治疗肝郁气逆的呕吐、呃逆、胸闷,还可以治疗肝郁气逆不得下行之便秘,大便无力、小便癃闭等等。所以我们很显然根据她的舌脉和分析得知,她的大便无力、小便十几次,全部是肝郁气逆之证,并非责之于肾虚。另外,丹参饮合失笑散,因为她剧痛嘛,我们是给她活血行气止痛,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个方子的效果居然比吗啡还厉害,我们待会讲一下它的效果。
我们用半夏泻心汤合四磨汤合失笑散合丹参饮的4个方加减化裁,给她开了七付药。
第1次的处方是:姜半夏10克,法半夏10克,干姜1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人参10克,沉香6克,槟榔10克,乌药10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醋元胡10克,丹参30克,檀香6克,砂仁6克,炒蒲黄10克,炒五灵脂10克,黄芪15,山药15炒王不留行15,小茴香3克,生姜三片,大枣2个,.
治则是寒热平调、化痰散瘀、行气降逆、宽胸散结。
这是年发生的这个病情,我可能终身难忘,十几年来没有碰到过这么好的效果,三付药就止痛,就能胃口大开就能吃饭,很快就如常人。有的人可能就要问了,方药有点大。
这个方子里面用到了半夏泻心汤、四磨汤、失笑散和丹参饮,而且还违反了十八反十九畏,因为里面有人参和五灵指,它是十九畏里面的反药,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人参配五灵脂,对于气虚血瘀的胃痛、胸痛有奇效,相反相激。对于人参和五灵脂,我在第一次用的时候还有点小心翼翼,这是很多年前,担心出什么问题。用了之后,病人效果特别好,从此以后我就常用人参配五灵脂,从未出现过一例所谓的出现十九畏的现象,
相反的是气虚血瘀型,特别对于内脏的气虚血瘀,胃啊,肠啊,或者这个心啊,肺啊,肝啊,就在内脏里面的气虚血瘀型,都有疗效啊。我们有一个气虚血瘀的方子叫补阳还五汤,那是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是在经络里面的气虚血瘀。但是人参配五灵脂是在脏腑里面的气虚血瘀,效果非常好,没有出现过一例中毒现象,没有一例出现过所谓的十九畏,违反十九畏而出现的毒副反应,完全没有。
你看,我们这个方子,半夏泻心汤是经方,四磨汤、丹参饮、失笑散都是时方,经方配时方在一起排列组合,变化无穷,最后达到了奇效。所以你说学习需要多么灵活。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不仅只局限于使用经方,时方也要学会灵活运用。所以,我们根据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切能为我所用的都可以拿来。经方我们也用,时方我们也用,经方和时方合在一起,我们更用。所以我常说,不管经方还是时方,能够治病就是好方;不管是大方还是小方,能够救命他就是奇效方。无论你是经方派还是时方派,只要你能治好病,你就是好派,好的门派。哪有那么多门派之争?为医者无非就是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够救命、救病、救人,而不是分什么派,你是崆峒派我是峨眉派,没有那个必要。只要能够解决病人的痛苦,什么派都可以用,什么派也可以都不用。说白了,就是天下无派。能治病就是好派。不管白猫黑猫,能够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半夏泻心汤呢,最开始是治疗小柴胡汤因误下而致的痞证,邪在少阳,意欲和解,如误用下药,徒伤中阳,寒从中生,外邪趁虚内陷,以致寒热互结而成痞证。心下,即为胃脘。痞就是气机壅滞,满而不痛,按之柔软。因寒热互结,脾胃失和,胃气不降则为呕吐,脾气不升则下利,所以说,半夏泻心汤的病机是以中虚为基础,寒热互结,气机结滞,升降失常。治宜补其不足,调其寒热,开其结滞,复其升降。所以方中用半夏苦辛温燥,善能散结消痞、和胃降逆,为君药。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助半夏温胃消痞和阴;黄连、黄芩苦寒清降,清泄里热以和阳,均为臣药;人参、大枣、甘草健脾益气,补虚和中,兼生津液,既可防止黄芩、黄连之苦寒伤阳,又可以防止半夏、生姜之辛热伤阴,为佐药。炙甘草,又能调和诸药,均为使药。七味相合,使寒热得除,气机得畅,升降复常,痞、呕、利等症自愈。所以,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是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合用,以复其升降。补泻兼施。以调其虚实。实在为寒热平调、虚实兼顾之代表方剂。我们看一下,半夏泻心汤的歌诀:“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与和阴。”
说白了,抓住阴阳这两个总纲,可以说,半夏泻心汤是阴阳交错证,昨天我们不是讲了阴证阳证和平证,还有阴阳交错。另外呢?患者小便夜起十几次怎么办呢?我们用的是小茴香3克。引到下焦小腹部。炒王不留行,化瘀通淋,通小便。它只是一个点到即止的药。真正来解决小便十几次的药是什么呢?仍然是四磨汤。刚才已经讲过。她肝郁气逆气机上逆气机不往下来。而出现了癃闭,出现了大便无力。所以,一周之后疼痛解决,胃口大开。大小便明显缓解。于是乎,我们就改方了。改的什么方呢?就是大家在庸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