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耳穴知多少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费用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89.html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等。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或刺激这些反应点(耳穴)来防治疾病。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耳穴)。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刺激耳穴的主要方法有:针刺、埋针、放血、耳穴贴压、磁疗、按摩等。人体某一部分有病时,就会反应在耳郭的一定部位上,这些部位就是耳针治疗的刺激点,统称为耳穴。

一、耳穴分布规律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是有其规律可循的。它在耳廓正面的排列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及下肢朝上,胸腹部及主躯干部在中间。

具体地说: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垂和对耳屏;与上肢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盆腔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三角窝;与腹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甲艇;与胸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轮脚周围;与耳鼻喉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屏四周。二、耳部经络分布临床实践中发现,接受耳针或耳穴贴压治疗的病人,有轻微的触电或气体流动或一股发热暖流感由耳廓沿着一定路线向身体的某一部位放射,其经过路线大部分与经脉循行的路线相似。如对针刺经穴循经感传显著的受试者、刺激耳穴时出现循经感传进行了观察。在次的测试中,90次所诱发的感传的循行路线与耳穴刺激互有特异的对应关系,约占86.5%,其余14例感传系沿着同名经、表里经或其他无关经脉的路线循行。由此可见,耳与十二经脉的关系十分密切。故而刺激耳廓上的耳穴,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耳与脏腑

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机体体表与内脏联系的重要部位。在经典著作中,有关耳与脏腑的关系论述很多。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灵枢·脉度》亦说:“肾气温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难经·四十难》也说:“肺主声,故令耳闻声。”后世医著在论述耳与脏腑的关系时更为详细,如《千金方》中说“……神者,心之脏……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证治准绳》也说:“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厘正按摩要术》中进一步将耳背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其云:“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以上这些论述,体现了耳与脏腑在生理方面是息息相关的。临床用电针耳穴胃区,观察对人体胃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针刺耳穴胃区对胃电的波幅和频率,其效应呈良性双向性调整作用,即针前胃电波幅和频率偏低者,针后可提高;针前偏高的针后则能降低。提示针刺耳穴胃区对病理状态下的胃、十二指肠具有良好的改善功能,有恢复其机能正常的作用,说明针刺耳穴胃区对胃功能调整有相对的特异性,更加证实了耳穴和内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针刺或贴压耳穴可调节脏腑和器官功能活动,从而治疗疾病。四、耳穴选穴原则

耳穴在临床中对治疗失眠、多梦、晕车、耳聋、耳鸣、近视、远视、红眼症、肥胖症、戒断综合征和各种疼痛性疾病等有一定疗效,临床上有的医者使用耳穴效果显著,有的医者使用耳穴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那么如果影响耳穴疗法效果的有那几个方面呢?

事实上耳穴疗法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取决于4个基本因素:诊断明、配方好、穴位准、手法对。取穴原则有按特定穴取穴、经验取穴、相应部位取穴及按藏香辩证取穴等。

五、项目优势

耳穴疗法对脑病科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我科主治脑血管疾病,病人多见失眠、头痛、头晕、肢体活动不利等症状,而耳穴疗法经临床验证,对以上症状疗效甚好,故而详细介绍一下耳穴疗法对我科常见病的治疗原则及方案。

失眠:若病人见食少、不寐、多梦易醒、面色无华、体倦神疲、心悸、健忘、饮食乏味等症,取心、脾、神门、失眠、脑点穴补益心脾、宁心安神,以治疗心脾不足;若病人见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心悸、健忘、口干津少、腰酸、梦遗等症,取心、神门、肾、失眠、皮质下穴滋阴清火,交通心肾,以治疗心肾不交;若病人见心慌不寐、寐易惊醒、胆怯惊恐、寐而多梦等症,取心、胆、神门、晕点、脑点、失眠穴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以治疗心胆气虚;若病人见胸闷、脘胀,虚烦不眠、目眩、痰多、口苦、咽干、二便不畅等症,取脾、胃、肝、胆、失眠、神门、晕点穴化痰和中,以治疗痰火郁滞,胃失和降。

头痛:常见头痛耳穴压豆首选穴位:耳尖穴、皮质下穴、利眠穴、贲门穴。头痛备用穴:高血压头痛,配降压沟穴;中耳炎穴配外耳、内耳、耳甲艇中肾上腺穴,青光眼头痛配降压穴、目2穴,神经官能症头痛配官能点、心、枕小神经等耳穴,中毒性头痛配神门穴。

高血压病:取单侧耳降压沟、降压点、神门、内分泌、脑、耳后肾穴。将王不留行籽置于菱形胶布上,压于耳穴上,每穴压1粒,每次按揉各穴3~5分钟,每日按压3次,每隔3日换压对侧穴位,1个月为1疗程。功能降血压。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

六、病例分析:患者王某某,女,64岁,主因右上肢麻木伴头晕6小时,患者缘于入院前6小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上肢麻木,为右上肢下臂麻木,伴头晕沉,呈天旋地转感,于体位改变时加重,伴恶心欲呕,伴左耳耳鸣,伴心慌,呈发作性,于家中舌下含服丹参滴丸后,症状稍有缓解,患者面色晦暗,口唇色暗,纳差,眠可,二便调,舌质淡暗,苔薄黄,脉沉弱,故辩证为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证;耳穴压豆首选心、脾、胃、肝、神门、肾、晕点,配穴选择三焦、颈椎、肘、腕、内分泌,配降压沟穴,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止晕,患者现病情平稳,右上肢麻木较前明显好转,头晕较前明显减轻,未再述恶心欲呕、心慌症状。

注意事项: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4.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6.根据不同病症采用相应的体位,如胆石症取右侧卧位,冠心病取正坐位,泌尿系结石取病侧在上方的侧卧位等。综上所述,中医认为耳并不是单独的孤立的听觉器官,而是一个小的整体,它和经络脏腑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按压耳穴可调节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实验表明,刺激耳部的淋巴管、血管、神经等组合在一起的神经道路,通过神经丛、脊髓和大脑以后,又以神经的形式走向内脏器官,能达到改善器官功能作用,故而对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的疗效。且耳穴治疗适应症广泛,许多疾病可单独用耳穴治疗,有的疾病耳穴治疗为辅助手段。小小耳穴作用奇特,简单易操作,作为治疗和保健的一种特殊用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医者及家庭的信赖。

编辑/赵明王红梅审定/张巧玲

厚德精术继承创新

长按以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ys/9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