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报河南手机报新蔡版第351期

生态水城?大美新蔡

?新蔡,一座因水而灵动的城市,很早就拥有内城河。古人逐水而居,古城傍水而建,至今已有多年的建城史和多年的建县史。春秋乃至明清时期,关津渡口、李桥清真寺码头、练村码头名扬一时。现如今,流经县境内的四条河流,像母亲般的丰沛乳汁,滋养着这片土地和百万新蔡儿女。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精心打造的东湖公园、南湖公园、月亮湾公园、北湖公园,既有江南水乡的秀美,又有苏州园林的雅致。豫风楚韵,南北无隙,造就了新蔡这个生态水城、灵韵水乡的独特魅力。沿河的关津、顿岗、练村等乡镇,素有“小江南”之称。盛产的水晶大米、“水上漂”酱菜、棠村“三粉”闻名国内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新蔡很快成为豫东南一座新兴的宜居之城。全县百岁以上老人多位,90岁以上老人多位,远远超过联合国长寿之乡认定标准。

〓河南手机报·新蔡版〓

年6月5日,星期一,农历五月十一。

明天天气:阴转晴,温度16—21℃

〓导读〓

申保卫等县领导督导检查扬尘治理工作

新蔡县产业扶贫推进脱贫攻坚

县政法综治系统梅峰入选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

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观看廉政教育片

古吕街道扎实推进“小散乱污”企业整治取缔工作

扎根农村,服务具体的人

新蔡县产业扶贫推进脱贫攻坚

6月5日,驻马店日报一版刊发消息《新蔡县产业扶贫推进脱贫攻坚》,报道新蔡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突出产业支撑,精准发展各种产业,依靠产业发展拔掉穷根子。

本报讯(通讯员宋超喜)“俺家上有老、下有小,还有病人,没法外出打工,家中欠了不少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现在好了,村里有了藤编厂,俺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了。”日前,在新蔡县黄楼镇王港村藤编厂采访时,正忙着编织藤椅的徐春玲兴奋地告诉笔者。

37岁的徐春玲是村里的贫困户,丈夫患有精神病,两个孩子在村小学上学,家中还有一个婆婆和一个瘫痪在床多年的老奶奶。村里建起藤编厂后,徐春玲靠一双巧手编出了脱贫致富路。

据王港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大山介绍,村里不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需要照顾家而无法外出务工,村里顺应民意建起了藤编厂。目前,已吸纳32户贫困户在藤编厂打工,人均月收入元。

新蔡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年,退出贫困村48个、脱贫户2.68万人。目前,还有贫困村34个、未脱贫人口1.1万户3.4万人。今年,该县要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实现摘帽。

如何精准脱贫、稳定脱贫?新蔡县委书记王兆军告诉笔者:“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光靠‘输血’是不够的。要突出产业支撑,形成‘造血’机能,‘输血’‘造血’并重,根据贫困户的不同发展需求,精准发展各种产业,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依靠产业发展拔掉穷根子。”

拓宽致富路,精准发展各种产业。年,该县重点实施了种植、养殖、加工、光伏等四大产业,新上产业扶贫项目个,覆盖贫困户1.4万多户,受益贫困人口4.9万多人。以金融扶贫为依托,创新扶持政策,引进花花牛集团公司落户新蔡,带动贫困户户人实现脱贫。通过产业带动,重点培育出砖店镇大宋庄光伏及温棚蔬菜、黄楼镇黄楼村和孙召镇马庄村油牡丹种植、涧头乡郑庄村杭白菊种植、大吴庄村肉牛养殖等脱贫攻坚示范基地,实现乡乡有脱贫产业、村村有增收项目、户户有增收渠道。

为让产业扶贫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到位,该县加大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实用技术,实现自主脱贫,形成多业并举、多点支撑的产业扶贫格局。年,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人;年,计划再培训人以上。加快帮扶就业基地建设,县财政投资万元,在全县61个贫困村建设70栋标准化厂房,5月底前可全部进驻投产,带动余名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目前,第二批标准化厂房正在持续建设中。

精准扶贫,产业是关键。新蔡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不断壮大纺织服装、食品药品两大特色主导产业。先后引进爱民药业二期、河南华丝、花花牛奶业、佳诺威木业等20多家企业。县产业集聚区累计入驻企业家,安排就业1.9万人。出台种养加产业和扶贫基地建设奖补办法,累计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社个、家庭农场35家,让贫困户在规模种植、合作帮扶中增收致富。

更多内容请







































北京哪家医院白殿风
治疗白癜风最好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ys/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