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介紹台湾之宝牛樟芝抗病第一名

台湾之宝牛樟芝抗病第一名

陈启桢博士

出版日期:年4月

内容简介

牛樟芝只长在台湾特有的牛樟木中,艳丽而珍稀,贵如红宝石;近几年才开发出椴木栽培、皿培及幼苗,只要在适当木材上喷樟油,即可收成。鲜鲑黄色芝或白樟芝,光看就十分满足。

保健营养品的风潮每隔几年就会大流行一次,现阶段以「牛樟芝」最红。研究发现,牛樟芝至少具有抗氧化、抗发炎、增进免疫等生物与药理活性,有助于保肝、抗癌、推迟老化,甚至预防阿兹海默症等十多种效用。

目前生鲜牛樟芝子实体一斤要价超过二十万元台币,其「高贵」的程度仅次于青康藏高原的冬虫夏草,居世界第二位。生物科技业者为了抢进市场,纷纷开发人工菌丝体培养、椴木栽培技术,进而制成健康食品、胶囊、滴丸、精油、面膜等。但消费者最关心的是如何判别真伪?怎样的价位才合理?怎么吃最有效?作者专研菇菌类,上述的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

陈启桢博士学历   德国杜宾根大学(TuebingenUniv.)生物学院自然科学博士毕业   国立台湾大学植物研究所博士班肄业   国立中兴大学植物研究所硕士毕业   国立中兴大学植物系毕业现职   南台科技大学生物科技系教授   中华民国真菌学会理事   国际生物汉方研究学会常务理事   日本皇汉制药研究所顾问   农委会CAS优良食品制度技术委员   经济部标准检验局食品国家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   国际扶轮社地区社员   台湾食药用菇类研发发展协会顾问   台湾牛樟联盟顾问

经历

  南台科技大学生物科技系教授兼主任   南台科技大学生物科技系副教授   南台科技大学化工系助理教授   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菌种保存及研究中心研究员   美国农业部(USDA)短期研究分子生物系统学   德国杜宾根大学(TuebingenUniversity)生物学院   特殊植物及真菌系(Biologie-SpezielleBotanikandMykologie)   短期研究菇类形态分类鉴定方法   国立中兴大学植物系系学会会长   国立中兴大学学生活动中心服务委员会主席荣誉   获美国真菌学会年颁发国际马丁贝克基金荣誉(Martin-BakerEndowmentAward),并在年会中宣读表扬。

目录

自序:牛樟芝的研究日新又新陈启桢前言:「国宝」之名当之无愧-牛樟树与牛樟芝因生长不易又具多种效用而珍贵,牛樟树与牛樟芝的生长均极为缓慢,具有十种以上的生物与药理活性:1.保肝护肝、抗B肝病毒2.抗癌3.调节免疫4.抗发炎5.抗氧化、袪斑美白

6.避免血管增生7.降血压8.降血脂9.保护神经10.抗病菌

第一章牛樟树与樟芝皆为台湾特有种,牛樟芝只生长在台湾特有的牛樟树上,树皮黑色有浅裂痕,可从颜色、菌丝与孢子判断好坏

命名冠上台湾字样凸显特色牛樟芝到底含有什么珍贵成份-组成分与活性成分分析研究

一、一般成分: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子实体与菌丝体成分有相当大差异,其他成分亦有不同二、三萜类:种类及含量愈多愈有医疗价值,三萜类化合物为牛樟芝的苦味来源

小常识:三萜类功效三、另有其他六种生物活性成分小常识:SOD的主要作用

第二章至少具有十种生物活性至目前为止已发现10种生物活性一、抗氧化固体栽培樟芝萃取物有助于抗自由基,亦有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还能抑制茴香素诱发突变,可保护肝脏免于受到酒精伤二、抗发炎

含三种具生理活性的抗炎成分三、增进免疫四、抗病毒五、抑制血小板凝集

固体樟芝萃取物可抗血小板凝集

内容简览

牛樟芝(Antrodiacamphorata),民间的称呼尚有樟芝、樟菇、樟菰、樟内菇、牛樟菇、红樟等等,是台湾特有种的菇类,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仅发现于台湾,是故堪称为世界的珍宝。分布于台湾山区海拔-公尺间之牛樟树树干腐朽之心材内壁、或枯死倒伏之牛樟木材阴暗潮湿之表面,为一种木材腐朽真菌,只生长在台湾本土的老龄牛樟树上,不会生长在一般的樟树、白樟、冇樟、阴阳木等类似之树种。子实体形态多变化,有板状、钟状、马蹄状或塔状,无柄,紧贴着生于木材表面;菇体表面孔状,初生时鲜红色,渐长变为乳白色、淡红褐色、淡褐色或淡黄褐色,老熟的子实体边缘常呈放射反卷,并四周扩展生长,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多年生子实体形态若为钟状、马蹄状或塔状,则表面呈橘红色或棕色,老熟后变为棕褐色至黑褐色。菌丝具有营养菌丝(generativehyphae),具扣子体(clampconnections),与骨架菌丝(skeletalhyphae);担子(basidia)棍棒状(clavate);担孢子(spores)圆柱状,偶而略弯曲,透明无色,平滑,不具淀粉质。子实体于牛樟树干的中空内部长出,亦有自倒伏牛樟树枯木底部长出者,有强烈的牛樟香味,气芳香、味辛苦,新鲜子实体含于口中久之则令舌尖有辛麻之感,干品含于口中久之则为辛苦之感。对于牛樟芝的疗效,早期的传说是原住民特有的饮酒文化之故,因喝酒过多导致肝病变的比率居高不下,但在喝过牛樟芝的烹煮液之后,肝病竟可不药而愈、强身健体,解酒效力更是一流,因此原住民将牛樟芝奉为上品,成为原住民的传统珍贵药材。民间流传的功效有祛风行气、化瘀活血、温中消积、解毒消肿、镇静止痛、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之效。治胃脘疼痛、腹泻呕吐、食物中毒,毒菇中毒、糖尿病、肾脏炎、尿蛋白过高、尿毒症、肝硬化、肝癌、流行性感冒、中暑、晕车等(数据源:邱年永、张光雄着,台湾原色药用植物图鉴(6),南天书局出版社出版)。

根据国内外研究报告及相关文献指出,食药用菇类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其具有机能性成分如多醣体、类三帖化合物、腺甘、锗化合物与有机硒,因此具有抗癌、降血压、降血糖、抑制胆固醇、免疫等疗效。自从年Kubota等人首次从赤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三帖类化合物以来,日本和我国均积极从事此一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先后从赤芝子实体和孢子中分离鉴定得一百种以上的三帖类化学成分。三帖类化合物是灵芝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从灵芝分离得的三帖类中,灵芝酸ganodericacidR、T-Z在体外细胞试验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和多醣体同样扮演着抗肿瘤活性调节之重要角色。另外,高血压的患者往往因为血压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而中风。年Morigiwa等人由灵芝的子实体提取了十种三帖类,发现灵芝酸(ganodericacids)能有效地抑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的活性,进而降低血压。   

目前有关牛樟芝的研究主题大多集中于三帖类的化学成分分析和结构式的建立等相关研究。例如年Cherng等人发现牛樟芝子实体萃取物中含有3种以ergostane为骨架之新三帖类化合物,分别是antcinA、antcinB和antcinC,其中antcinA药理研究证实具有抑制老鼠血癌(P-murineleukemia)细胞毒素的活性,及anticinB具有抗副交感神经作用(anticholinergic)及抗血清素(antiserotonin)活性。年Chiang等人于亦从子实体萃取物中找到3种新的三帖类化合物,分别是antrocin、4,7-dimethoxy-5-methyl-1,3-benzodioxole和2,2’,5,5’-tetramethoxy-3,4,3’,4’-bi-methyl-enedioxy-6,6’-dimethylbiphenyl。到了年,Cherng等人再度发现牛樟芝子实体中含有4种新的三帖类化合物,分别是antcinE、antcinF、methylantcinateG和methylantcinateH。同年,Yang等人也发现2种以ergostane为骨架的新化合物,分别是zhankuicacidD和zhankuicacidE,以及发现3种以lanostane为骨架的新化合物,其中分别是15α-acetyl-dehydro-sulphurenicacid、dehydroeburicoicacid和dehydro-sulphurenicacid。从以上前人研究结果得知牛樟芝确实含有独特的三帖类化合物,具有抗癌细胞生长能力、活化神经细胞生长能力等潜力。

虽然民间未经科学化证实,但食用牛樟芝后之疾病症状明显改善的诸多口裨传闻,遂令民间大量野生采撷,再加上其唯一寄主台湾牛樟树为保育类植物,是严重后果为少数不肖民众不惜犯法,将几十年及几百年的保育类牛樟树砍划,此种杀鸡取卵的作法严重破坏珍贵的森林资源。加强保育观念一向是政府及少数民间团体努力不懈的工作,执行各项森林保护法令也是执法单位不遗余力的重点,然而如何利用人为的成功培养方式,提供足够的货源与降低单价则是避免不肖业者不断滥砍牛樟树及采撷野生牛樟芝的一个重要的快捷方式。

菇类的开发利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如果可以人工栽培出菇者,则以固体培养为优先考虑对象,例如大多数目前市面上的各类食用菇及灵芝等等;如果无法人工栽培出菇,或者出菇困难者,则利用液体培养的方式,进行菇类菌种的发酵量产,唯其菌种生长过程的代谢途径,深层发酵仍与固体培养的结果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在日本有云芝经液体培养后的菌丝以热水抽取后的多醣体Krestin(简称PSK)和裂褶菌经液体培养后的胞外多醣Schizophyllan等已上市的多醣抗癌剂制品(Mizunoetal.,);在大陆有灵芝、香菇、冬虫夏草、金针菇、银耳、猴头菇、木耳、竹荪等菇菌经液体培养产生的发酵产物制成饮料、冲剂、口服液、蜜酒、糖果、豆奶等多样化型态的菇类保健食品(郭等,;梁等,;宁等,)。在台湾,目前亦有某些食品公司利用发酵工程技术进行灵芝、冬虫夏草、巴西洋菇、樟芝等菌株的大量生产,并制成胶囊型式的产品进行贩卖。虽然迄今樟芝菌株发酵培养的相关研究报告不多,其相关的功能性研究仍在各方产官学的努力研究当中,唯独缺乏固体栽培的研究报告。

近年来,由于牛樟芝的单价非常高,目前即使最劣品的新鲜菇体,一台斤也要至少四万元台币以上,如果是多年生的子实体,则高达数十万元,甚至百万元。也因为如此,诸多食品业及制药业莫不积极投入开发究及利用菌种生产,包括固体栽培与液体发酵技术等,而政府也透过计划经费补助鼓励学术及研究单位展开上中下游的各项基础、生理、生化及医学研究。

牛樟芝是台湾的国宝级菇类,虽然要彻底研究出其完整的成份及疗效仍有一段时间,但基于许多民众食用之后证实确有程度上的功效,故仍值得产官学界继续携手合作,一起努力揭开牛樟芝的科学化数据,造福人群。

牛樟芝菌种特性牛樟芝的药效在民间已被宣传的出神入化,而且目前已有诸多的学术研究成果证实具有强烈的功效,可惜除了固体培养与液体发酵外,原木栽培且能量产者,十分有限,以致于民众不易取得与野生牛樟芝一样的人工栽培产品。现在野生新鲜牛樟芝每台斤约在8至20万元新台币左右,且有节节升高的趋势。

牛樟芝的菌种可以在一般的洋菜培养基生长,其菌落的颜色与子实体相似,其菌丝具有扣子实,并形成很多节生孢子及一些厚膜孢子。牛樟芝为台湾特有种,它的唯一寄主是牛樟,也是牛樟树上唯一有记录的大型腐朽真菌,可引起牛樟树心材腐朽。牛樟树是台湾特有种且其自然界的族群零星稀少,再加上有盗伐的压力,因此依附其寄主而生存的牛樟芝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很悲观。同时牛樟芝的价格节节升高,采集者更是有增无减,但一来是违法盗划,二来触犯保育法,三者大量被盗采,逐年野生牛樟芝子实体量少已如洛阳纸贵般抢手且价格不断高涨。解决消费者对牛樟芝的需求之道,近年来已有三种主要生产方式,供应不同型式的牛樟芝产品于市面上。

以灵芝为例,一般人最常食用的是栽培的灵芝子实体或其萃取浓缩物,虽然市面上仍有以菌种利用液体发酵槽生产菌丝体者,唯此类非经长期的民众食用,是否有后遗症,仍不得而知。因此,凡能以段木或木屑组合栽培成功者,仍以此方法为主要生产方式。无法以上述方法成功栽培出子实体者,才会利用液体发酵生产方式生产菌丝体,不过即使如此,其菌丝体成份与子实体成份仍有相当大的差异,仍需做长时间的安全性评估试验为宜。

目前台湾对于牛樟芝(牛樟芝)菌种开发利用方法有三种,即段木栽培、固体培养与液态发酵:

一﹑段木栽培:利用牛樟芝原有宿主已枯死之牛樟树段木为培养基栽培牛樟芝,优点是能获得与野生子实体一模一样的成份,特别是特有的三帖类苦味成份,四季生长速度较一致且稳定;缺点是虽然比野生牛樟芝在野外生长快,但培养时间仍长,平均一年子实体生长直径约十至十五公分(野生牛樟芝平均一年生长直径约为七公分左右)。但利用枯死牛樟树段木栽培生产牛樟芝的重要意义在于能生产与野生牛樟芝一样的成份,取代野生牛樟芝,避免野生牛樟芝过度被采撷而导致牛樟树受破坏之危机。目前具有规模之成功栽培业者为亚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牛樟树枯木进行牛樟芝之复育栽培计划最为成功。

二﹑固体培养:利用固体培养基栽培牛樟芝,优点是能获得与野生子实体相近(但不一样)的成份;缺点是培养时间较长,耗时且成本较高。而牛樟芝固体培养生产的重要意义在于是否能生产与野生牛樟芝相似成份的培养方法:固体栽培萃取物具有有效的生物活性物质:若能与野生牛樟芝重要成份(如三帖类)做对照比较,可以以野生牛樟芝相似程度替代之。以科学数据证实人工固体栽培的牛樟芝若与野生牛樟芝的成效(如动物试验)相近,则可以勉强取代野生牛樟芝。固体培养目前研究发展最成功的是伟翔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亦具有野生牛樟芝部分三帖类成份,其余少数公司虽然亦称固体培养之产品,但较缺乏充足的科学证据左证。

三﹑液体深层发酵:利用公升到吨级公升以上液体发酵槽,进行菌种液体发酵以收取菌丝体,优点是培养时间短(一般约十天以内要收槽),虽然普遍上可获得较高的多醣体含量(含培养基的养份),但缺点是无法取得野生牛樟芝特有的三帖类(苦味)成份,且与野生牛樟芝子实体所共有的成份相去甚远。主要是因为牛樟芝菌种在高张的液体培养基内生长,所有的代谢反应与野外牛樟芝在树干上生长(属于等张环境下生长),其代谢产物与野生长出的牛樟芝子实体有相当大的差异性,是否有液体发酵过程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代谢物仍未有长期使用历史的记录和报导,故在产品的食用上仍建议做长期的安全性评估来观察。另外,牛樟芝液体发酵培养生产的目的应非只生产菌丝体而已,而应该是对身体机能有益的二次代谢物质,亦即具有功效性的机能性成份,故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数据左证,始能与野生牛樟芝相提并论。国内大多数食品生技业者主要系利用大型液态发酵槽设备生产牛樟芝菌丝体,知名的像是葡萄王食品、善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上述三种方法与野生牛樟芝子实体比较,以段木栽培的牛樟芝子实体最佳,其次为固体培养者,最后为利用发酵槽液态发酵生产的菌丝体产品。牛樟芝子实体特性:气芳香、味辛苦,新鲜子实体含于口中久之则令舌尖有辛麻之感,干品含于口中久之则为辛苦之感。功用:民间流传有:祛风行气、化瘀活血、温中消积、解毒消肿、镇静止痛、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之效。

治胃脘疼痛、腹泻呕吐、食物中毒,毒菇中毒、糖尿病、肾脏炎、尿蛋白过高、尿毒症、肝硬化、肝癌、流行性感冒等。民间使用经验:1.解毒:多氯联苯、肚泻2.解酒:提升酒力、解宿醉3.抗癌:提升免疫力4.消除伤口发炎5.减少尿酸去除体臭6.护肝:治疗肝硬化积极作法之建议:1.建立营销管道,贮备产品待发。2.建立品牌,具备产品特色。3.建立生产线标准操作流程(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SOP)程序,稳定产品质量。4.建立产销平行制度,发挥团队合作(teamwork)精神。5.研发其他新产品,备战而不战,以备推陈出新之用。牛樟芝段木栽培产品开发之SWOT分析优势(S)1.传统菇菌文化让民众极易接受其产品2.民间偏方传说纷纭3.野生子实体价格极高,且数量锐减4.和野生子实体有一模一样的成份5.台湾特有种,国外无竞争力劣势(W)1.确切科学化功效尚未深入研究2.研发投入不足3.功效调查不够4.民间业者随意将菌种流出台湾机会(O)1.台湾特有种,国外不易与我们竞争2.具有高度的挑战实力3.可由产学合作模式,落实研发成果4.基于地缘之便,可有足够的空间发挥威胁(T)1.ATCC有模式种,国外研究进度快速2.日本早已注意牛樟芝动态3.财团已委托国外及大陆研究栽培技术4.国内多家大型业者已积极投入生产开发行列牛樟芝子实体抗肿瘤偏方─摘录自网络数据一般性肿瘤:●(肿瘤,抗癌)白刺杏2两+金银花1两+蒲公英1两+牛樟芝2钱+铁雨伞1两+双面刺1两+鸟不宿1两+钮仔茄1两+青木香1两+10碗煎2碗,早晚各服1碗●白刺苋2+金银花1两+蒲公英1两+牛樟芝2钱+铁雨伞1两+双面刺1两+鸟不宿1两+钮仔茄1两+木香1两+10碗水煎2碗●(良性肿瘤)牛樟芝2钱+观音串5钱+埔银2钱+王不留行3钱+拉里尾5钱+苍耳根1两+羊母乳1两+8碗水煎2碗,早晚服用鼻咽癌:●半枝莲1两+半边莲1两+金银花5钱+艾叶5钱+蒲公英1.5两+白花蛇舌草1.5两+牛樟芝2钱+蜈蚣草5钱+鹿角树(草)1两+12碗水煎3碗,服用大小肠癌:●黄藤5钱+白花虱母子5钱+半枝莲1两+白花蛇舌草1两+黑丑子1钱+白手子1钱+白莲蕉头1两+10碗水煎3碗,当茶喝;牛樟芝1钱,常冲泡喝●白花蛇舌草2两+半枝莲1两+钮仔茄根1两+金针根2两+铁树1两+红枣15粒+牛樟芝2钱+柳枝荭1两+龙葵1两+10碗水,煎3碗,三餐服用摄护腺肿癌:●倒吊风藤5钱+七叶埔姜5钱+白龙船花根1两+日日春5钱+半枝莲1两+白花蛇舌草1两+蒲公英5钱+牛樟芝5钱+6碗水煎2碗,+冰糖,早晚服用卵巢.子宫肿瘤:●(毒素引起)红骨猪母乳5钱+金线莲1两+山葡萄1两+凤尾草5钱+白刺苋1两+小金英5钱+白凤菜5钱+九头芙蓉5钱+牛樟芝2钱+3碗水煎1碗,二次,2碗水煎8分,每日2次服用●(子宫瘤)龙葵8钱+白英8钱+鳖角8钱+半枝莲1两+蛇莓4钱+蒲包草4钱+夏枯草4钱+牛樟芝3钱+泽泻4钱+6碗水煎1碗,2次,5碗煎8分服用●(良性)阴羊茯3钱+鹿合草4钱+扁柏叶3钱+路路通2.5钱+天葵子2.5钱+淮山6钱+牛樟芝2钱+半枝莲1两+金线莲1两+8碗水煎2碗;二次8碗煎1碗服用●(子宫癌)生地6钱+熟地4钱+路路通4钱+天葵子2.5钱+扁柏叶3钱+红藤6钱+夏枯草6钱+贯象2钱+海藻6钱+花蕊石4钱+牛樟芝3钱+6碗水煎2碗,早晚服用

牛樟芝茶新鲜子实体以开水熬煮,每天早晚服用,对肝功能有极佳的增强作用。

1.如果您喜欢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ys/4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