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要分清虚实,耳穴一招解决

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或称习惯性便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因排便动力缺乏,或津液枯燥所致。如年老体弱、气血亏虚、津液不足、肾阳虚衰;或优愁思虑、情志不畅、日久伤脾、脾运功能低下;或多食辛辣厚味、胃肠积热;或饮食太少、水分缺乏、食物缺乏纤维素;或多次妊娠、过度肥胖、分娩后缺乏定时大便习惯等因素,皆可导致便秘。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之中。中医学一般分为热秘、寒秘、气秘、血秘、虚秘前两种多为实秘,后三种多为虚秘。

我们身体80%的消化和吸收都是靠肠道完成的,人体%的营养素和90%的垃圾要靠肠道吸收和排出。

如果长期饱受便秘折磨,体内毒素无法及时排除,对身体的健康影响不可估量。想要更好的改善便秘,我们可以通过耳穴进行治疗,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耳穴疗法纯绿色自然疗法

耳穴疗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子等丸状物贴压在耳廓的表面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

耳穴原理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黄帝内经.灵枢》,耳通过十二经脉的内联脏腑,建立起耳与五脏六腑的辩证关系,又通过十二经脉的外络肢节,构成了耳与四肢百骸、皮毛肌肉及五官七窍的统一联系,《黄帝内经》经脉者:决生死、处百病、营气血、平阴阳、调虚实、不可不同。利用耳穴诊治调整全身疾病,符合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机制。

耳部经络

十二经脉,六条阳经循行通过耳部,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通过与阳经交接,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

耳与脏腑

《厘正按摩要术》中将耳背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其云:“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临床用电针耳穴胃区,提示针刺耳穴胃区对病理状态下的胃、十二指肠具有良好的改善功能,有恢复其机能正常的作用,说明针刺耳穴胃区对胃功能调整有相对的特异性,更加证实了耳穴和内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耳廓本身属于微循环的范畴,故给耳穴以微小的刺激,在远端的大脑既能获得比较大的能量,所以在临床上给耳以小的刺激,却能受到意想不到的显著效果。“有诸内,必行诸外”,耳穴又是整个身体最完整的一个全息元,每个正常的耳廓都具有反映其疾病的能力,因此反过来,给这些反映点以适量的刺激,再配合中医脏腑辨证、西医神经学说取穴,就能对人体失常的肢体、器官起到调节作用,使其恢复平衡状态。

《耳穴贴压法》

主穴:大肠、便秘点、脾、直肠下段。配穴:热秘加耳尖、肾上腺、热点等穴;气秘加肝、交感;虚秘加肾、小肠、脾;冷秘加肾、肾上腺。

治法:每次取主穴2个,配穴2个,余穴交替使用。治疗时先用探针在选穴区探查,找到敏感压痛点后,画点为标记。耳郭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把粘有王不留行子的0.5厘米×0.5厘米的胶布,对点准确的贴压在敏感上,每天每穴按压5次,每次4分钟左右。2-3天更换一次即可。

王丹丹

赞赏

长按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ys/35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