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泰斗祝之友经典必藏膏方制备

目前药事管理存在的问题:

重医轻药现象认然存在,有的地方还严重.

设施和工作用房严重缺失.人员编制不够,医院配备药学专业人员,尤其是临床药师.药学人员学识水准有待提高,尤其是临床知识欠缺,医院临床药学的发展需要.

中医临床药学,又称临床中药学(clinicalmediumpharmacy)是以提高中医临床用药质量为目的,以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为核心,重点研究中药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和技能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其核心:合理用药——个体化给药.

中医临床药师,又称临床中药师(clinicalmediumapothecary)是以系统中医临床药学专业知识为基础,孰悉中药性能和作用,了解疾病治疗要求和特点,参与临床用药方案设计,实施与评价的中医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其工作内容…..临方炮制——服务于个体化给药.

中医中药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个体化给药。中医药的“临方炮制”和膏、丹、丸、散、各种酒剂等剂型的制备,就是为患者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就是中医临床药学的个体化给药。现代医学之临床药学,其核心亦是个体化给药,中医临床药学已有多年历史……

膏方在我国历史悠久

外用膏剂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马膏。

内服膏剂以滋补为重。东汉时期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中就有大乌头膏、猪膏发煎等内服膏剂的记载。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记载的苏子煎,其形态与现代膏剂相近似。后世膏剂不断发展,在南宋时期《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圣济总录》收载的栝蒌根膏,明代《摄生总要》的“龟鹿二仙膏”,《寿世保元》的“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这些著名膏方至今仍在临床中应用。

到了清代,膏剂逐步转变为根据临床诊断、因人而异的方式应用。这种临床诊断辨证用药的方式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膏剂之雏形。清代膏剂在民间及宫廷应用都十分广泛。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内服膏方就有近30例。到了晚清时期,张聿青《膏方》中的膏方用药已达二三十味,在制剂时大多加入了阿胶、鹿角胶等,同时强调辨证施药理念。

膏方经过长时间的煎煮浓缩而成。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膏方服用时间一般为2—3个月。人们在冬季以这种缓补方式达到滋补强身的目的

膏剂通过“一人一方一炉膏”的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医临床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辨证施治的治疗与养生思想。在点滴之间潜移默化地实现人体机能的恢复与协调,最终实现防病治病的中医临床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治病手段和方法不断增多,因而对膏方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膏方盛行的江浙、广东、上海等地,医院每年冬季都要举办膏方节,或组建专门的膏方门珍,并成立以主管院长为首的膏方领导小组,实现医生资源分配、制剂管理、后期服务一体化管理方案。在需求与服务的双重作用下,膏方逐渐发展成为规模达数十亿元的大市场。医院、医院,一年的临方炮制之膏剂销售量达到—0剂料。中等城市江苏昆医院,每年也会达到1.5万剂料左右.

近年来,临方炮制之膏剂,在如北京医院年正式开展临床药学个体化给药服务,当年销量达到多剂料,今年则更呈现出了成倍增长的趋势。

“临方炮制”对医院生存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院长和决策者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外敷膏剂:外治法中常用药物剂型.

1.外敷膏.

2.外贴膏.

内服膏剂:

1.清膏.

2.滋补(膏).

膏方制作工艺:(实际上是临方炮制工作内容之一)概要:膏方,又名膏剂,是以其剂型为名,属中医药之膏、丹、丸、散、酒、露、锭、汤等剂型之一。

膏剂有外敷膏剂和内服膏剂两种。外敷膏剂是中医外治法中常用药物剂型;内服膏剂,又称之为膏方,因能起到滋补作用,又称其滋补(膏)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伤等科疾病和大病后体虚患者。

膏方,在中医理论认为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滋补和预防、治疗综合作用的中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的临床表现以及药物的不同性质而确立不同处方,经煎煮、过滤、浓缩后再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串流质状剂型。

传统膏方的制作须经过膏方药物浸泡、煎煮、过滤沉淀、浓缩、过筛、再浓缩、收膏、凉膏、灌装贮藏等工序。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炮制制膏等工序,最终才能成为合格膏方,上乘之品。

膏方的分类:

根据膏方中是否有动物类药物,如阿胶、鹿角胶,胎盘、猪脂等,可将膏方分为素膏和荤膏。素膏全部由中草药组成,四季均可服用;荤膏中含有动物药(胶类),多属温补剂,一般冬季服用。

根据制作过程和所加辅料不同,可分为清膏和蜜膏。中药煎煮、过滤、浓缩后直接收膏为清膏;收膏时加入蜂蜜、冰糖、黄酒等称为蜜膏,又称作膏滋,有的可以直接用阿胶(黄酒溶化)收膏。膏滋尤宜年老体弱、慢性病者。

常用辅料:

主要是糖类和胶类。主要是收膏用料

糖类:蜂蜜、单糖浆、冰糖、木糖醇等,主要作用:收膏改善口感,可补中缓急、润肺止咳等。

胶类:阿胶(养血止血、滋阴润肺)鹿角胶(温肾助阳,生精补髓、活血散结)龟胶(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等)。

膏方的特点:

其体现传统医学的整体观:“阴平阳秘,以衡为补”。

传统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以阴阳、脏腑、气血为依据,阴阳脏腑气血平衡则能健康无恙,延年益寿。《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病邪有阴邪、阳邪,人体的正气也有阴阳之分。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失去阴阳偏盛或阴阳偏衰的结果。因此,利用药物的偏胜之性,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不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中医养生和治病的基本思维,也是制定膏方的基本原则。

其二:膏方具有补虚和治病两大特点

一些春夏易发之病,如哮喘等,如果能在冬季将身体调养好,就不易发作,即冬病夏治。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我国民间素有冬令进补的习俗。有道是“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冬令进补,来春打虎”。

中药膏方的制作

传统膏方制作工艺简单,但工序复杂,最关键的工序是收膏。整个过程需要浸泡、煎煮、沉淀、过筛、浓缩、另煎兑入、过滤、收膏、凉膏等程序,最短的制膏周期需3天。

1.材料:

①除中药饮片外,还需要准备收膏的辅料药和一些特殊的工具。收膏的辅料包括:胶类,如阿胶,一般不低于g

②糖类:如冰糖、砂糖、蜂糖、饴糖等。糖类一般掌握在——g±。(糖尿病患者不宜)

③酒类:一般为优质黄酒,用于泡溶胶类(肝病患者不宜)。

2.特殊工具

①用作锅铲的竹片,厚约1cm,长50cm,一端宽4cm;另一端宽6cm,成锅铲状。

②目不锈钢网筛一个,直径20cm。

③煎煮锅

④浓缩锅(兼收膏用)

⑤成膏贮藏罐

制作方法

①浸胶:将处方中胶类进入适量黄酒中,一般浸溶24小时,待胶完全融化。

②浸药:将膏方药物加8——10倍量的水浸泡12小时。膏方药物组成中根茎占大多数,为取得优质的药液必须保证浸泡时间,否则将影响出膏量和成品质量

③煎煮:如用煎药机煎煮,第一煎达到煮沸后一小时,第二煎,加水5——6倍,煮沸后约30——50分钟,如特殊要求还可以第三煎,加水3——5倍,煮沸后约30分钟,合并药液沉淀。

如用人工煎煮,第一煎须煎煮1——3小时,一开始用大(武)火煎煮,先煎到沸腾,再改用小(文)火,边煎煮边搅拌,除去表面泡沫。煎煮约3小时,过滤取出药液。药渣加冷水再煎煮,反复煎煮三次,合并药液。注意煎煮一定要保证煎满“三汁”。“三汁”是非常重要:第一汁,是为了让中药饮片饮片可以充分吸收;第二汁,是为了中药饮片的成分煎出来;第三汁,是为了能让中药饮片彻底溶出。三煎,缺一不可。

④沉淀:沉淀对于膏体质量有很大影响,因为中药饮片在经过长时间浸泡、煎煮后会产生很多极细微的沉淀物,此类沉淀物单纯用筛网很难清除。故将三煎所得药汁混合已处,静置6小时后取上清液,过滤后再沉淀12——24小时。

⑤过滤过筛:将沉淀液再过80——目筛,则可除去绝大部分沉淀物。或将静置沉淀液用4——5层医用纱布过滤3——3次。

⑥浓缩:将过滤液放入铜锅或其他大型陶器罐、瓷制品、不锈钢锅等(忌用铁器锅),先用大(武)火,后用小(文)火煎煮蒸发浓缩。待药汁逐渐形成稠膏状。注意:在蒸发浓缩过程中,不断用竹铲搅拌,防止焦锅。并边用筛网捞去浮沫。

⑦另煎、兑入。对于人参、鹿茸、川贝母等贵细中药须另煎兑入,或另粉碎极细粉兑入,避免贵细药物的损失。

⑧收膏:收膏期间要加入珍珠粉、虫草、川贝母等贵细药物粉末,还要加入阿胶、鹿角胶、冰糖、蜂蜜、饴糖、木糖醇等辅料。所以,收膏是整个制膏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序。收膏必须用文火。每个膏方必须由专人负责搅拌,搅拌人员不得离开,注意搅拌必须药锅底部开始,以避免药液粘稠后造成糊锅。一旦糊锅,膏方药液即成废品。在收膏期间必须要有合格资质的临床中药师进行现场监督指导,以确保收膏质量。

收膏要做的两个步骤:

把浓缩的药汁滴在纸上不散开,或滴入冷水中不迅速分散和溶化为度。此时可以关火暂停煎煮,这就是经过浓缩而成的清膏。

把烊化(或用黄酒泡溶的胶类)与糖类,倒入清膏中,用文火慢慢熬炼,不断搅拌,直至能扯拉成旗(俗称挂挡)或滴水成珠(将膏汁滴入冷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

⑨装罐存放:将装好的膏放冷却后,装入洁净的瓷质器容器内,先不加盖(防止膏体内部分水分不能蒸发,会造成的膏方的变质),用消毒纱布将容器口遮上,待完全冷却后(俗称凉膏,凉膏还能起到除去因长时间熬制所带来的“火气”),方能加盖。

盛放膏方的容器最好使用磁罐,或磨口玻璃容器。因膏方由多味中药配伍熬制而成,不含任何防腐剂,在同样的冷藏条件下,磁罐比其他材质器具更安全。同时,一般膏滋应存放在阴凉处,如朝北房间或冰箱里,避免靠近厨房、炉火边,太阳照射处,以防温度过高而霉变。每天服用膏方时,不要每次更换汤匙,以免每天将水分或污染物带进膏方罐而促进变质。最好准备一个小罐,一次取出一星期用量,吃完后再次从小罐取出,安全卫生。

附:炼蜜方法:收膏时,必须加入炼蜜,不能直接加生蜜。

选择优质蜂蜜是保膏滋质量的关键。

将蜂蜜至于锅内(忌用铁锅),使之完全溶化,沸腾时用筛网或缉筛捞去浮沫,至蜂蜜中水分大部分蒸发,翻起大泡(俗称牛眼泡),呈老红色时,酌加约10%的冷水,再继续加热至沸腾,随后趁热用网筛或缉筛过滤,即成炼蜜。

传统膏方的制膏技术要求高,所制膏方可以达到“其黑如漆,其亮如镜,入口即化”的最优质量。在现代膏方是制作过程中,任何一道工序都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实现规范化管理,这是保证中医膏方学不断发展的关键。

制备膏方注意事项:

原料(中药饮片质量)

1.饮片基原质量

1.1中药饮片名称与品种:如桂枝与肉桂。

1.2中药饮片名称与入药部位:

王不留行草与王不留行,

柴胡与竹叶柴胡,

葛根与粉葛,

酸枣与酸枣仁等。

1.3品种、品规、品质

1.3.1《药典标准》如夏枯草

1.3.2各地方标准:白花蛇舌草

2.輔料质量:

蜂糖.

黄酒.

阿胶.

年经方大师研修班经典课程表

时间

主题

地点

5月13日-15日

膏方制备实操精英培训班(祝之友现场熬膏)

上海光大酒店

5月13日-15日

中华国医专病专科乳腺病专科经方大师研修班

上海光大酒店

6月4日-6日

山庄温泉慢性病疗养经方国际论坛

暨年中华国医专病专科经方大师研修班年会

北京

7月6-10日

全国经方高级论坛西藏行

西藏

7月28-30日

第三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

暨中医药人才分会成立大会

鄂尔多斯

8月3-10日

首届全国中医温病学经典解读师资培训班

漠河北极村

8月24-28日

全国经方高级论坛新疆行

新疆

9月9-11日

全国经方高级论坛滨州行

医院

9月23-25日

全国经方高级论坛云南行

云南

10月21-23日

第四届南阳仲景论坛

暨年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年会

南阳

王晨杨建宇

注:具体报到酒店地址行车路线在会议开始前30天,由会务组通知已报名学员。

祝之友

赞赏

长按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寒假让白癜风不白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ys/26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