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行老师临证医案封髓丹治验两例

入门?经典?临床

王不留行老师临证医案

封髓丹治验两例

今天又到了“入门?经典?临床”栏目。陈修园说: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可见中医不可入错门。千百年来,中医的发展模式均离不开“读经典、做临床”的范式。欲想通往中医殿堂之门,欢迎来到“入门?经典?临床”栏目,精诚大医漫漫长路,有我们陪您一路同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王不留行老师的封髓丹治验两例,希望对你有的学习有所帮助。

王不留行老师临证医案——封髓丹治验两例

一、易某荣,男,46岁。已婚。职业:电焊工。年5月16日首诊。

主诉:全身皮肤搔痒三年。

患者皮肤搔痒三年多,西医诊断不明。电焊工作时如熏有铁器味道则症状加重,发作时皮肤无红无肿,只感觉搔痒,四肢和胸、背部较重,抓挠后皮肤破损有渗出液,然后结痂遗留黑色瘢痕。曾经中、西医治疗未效。食纳、大小便、睡眠皆正常,血压血糖及西医其他检查正常。脉缓,舌淡有齿痕。

处方:封髓丹加减砂仁20克,黄柏15克,甘草1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大枣5枚,生姜三片,防风10克,生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年6月10日二诊:服药后症状十去七八,搔痒大为减轻。诊其脉舌无变化。药已中的,效不更方,守原方五剂。

二、肖某玲,女,49岁,已婚。自由职业。年5月27日首诊。

主诉:左面部抽掣痛三年余。

患者3~4年前出现月经紊乱,随后绝经。在此期间出现睡眠不安,面部抽搐。三年来经西、中医治疗未效。最近有逐渐加重趋势,面部每日抽掣痛十余次,手不能碰,如触电感,有时洗脸也不敢洗。除睡眠欠佳外,其他情况正常。脉沉缓,舌质淡,舌体稍大。

处方:封髓丹加减

砂仁25克,盐黄柏15克,炙甘草15克,骨碎补30克,刺疾厘10克,防风10克,细辛12克,当归5克。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年5月30日二诊:自诉感觉稍有好转,睡眠稍好。大便干燥。脉舌同前。

药已中病,原方稍加量。

砂仁30克,盐黄柏15克,炙甘草15克,骨碎补30克,刺疾厘10克,防风10克,细辛15克,当归8克。五剂

年6月5日三诊

病情大有好转,每日抽掣痛1-2次,手指已可以按压面部痛处。

守二诊方五剂。

年6月11日四诊

基本恢复正常,隔日或有一二次轻微抽搐痛。

守方五剂。

按:病案原有辨证理法,老师嘱将其去除。曰:理法是仁智各见,不必固执;方药以心悟为要,贵在变通。后,老师将此二案作为小品发给学苑出版社陈辉社长,陈社建议还是将辨证理法思路补上,以“授人以渔”,颇令我为难。若以脾肾、气血、脏腑、阴阳甚至经络,揣测老师辨证理法,写成文章自也可天衣无缝难以辩驳,但又怕有违老师意思。左右为难之际,突然想起10年前一案,令我思路大开:年夏,门诊来了一位60余岁高血压男病人,病人主诉症状已忘了,但病人有一要求则让我印象深刻,病人张嘴伸舌,说舌头色紫暗已月余,服中药活血化瘀无效,要求将其舌头紫暗色消除。当时察患者舌体大,润,紫暗。老师以封髓丹加减共5、6味药,其中砂仁30克,两剂。前后二诊,共四剂,舌质恢复正常。再思老师对《伤寒论》一书看法,在老师著作《新经方实验录》一书中一再强调“但见一症便是”;联系以上二案,皆有“舌体大、淡”症状,或可得出“但见舌体胖大色淡一症者便是封髓丹证”结论?有以教我。

郑钦安先生曰:封髓丹“可宣中宫一切阴霾”,老师曰:封髓丹为“四逆辈”,皆病机也。――(廖渔整理)

廖伟龙医生,笔名王不留行,江西龙南人氏。15岁学医,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师从其伯赣南名医廖家兴教授。从事临床四十余年,学贯中西,著有《新经方实验录》一书。

读经典做明医

40位國醫大師推薦,

醫道傳承的正統經典,明醫成就的學醫教程。

《醫道傳承叢書》次第引導學生趣入傳統正宗中醫堂奧。

医道传承丛书

廖渔整理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ys/2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