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开花的时候,麦田里几种伴生的野草也同步开花结籽了,比较常见的有麦蒿(播娘蒿)、荠菜、麦蓝菜、面条菜(麦瓶草)等,这几种在幼嫩时都可以作为野菜吃,其中有一种还可作为药材,可称:生为野草命虽贱,堪为人间疗饥伤,它就是——麦蓝菜。
麦蓝菜,五瓣粉花,花萼五棱,因为是石竹科,所以花瓣与石竹非常相似。
麦蓝草的成熟种子就是那大名鼎鼎的中药“王不留行”,据说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对胆结石、带状疱疹也有疗效。这个颇潇洒的名字的由来有不少说法:一种传说和李世民有关,医生吴行用这味草药救治了李受伤的士兵,而李为了不让秘方泄露,就杀害了吴行,后来为表纪念,将此药名为“王不留行”,即王不留吴行的意思;还有一个传说是和王莽有关,说是药王邳彤发现了这味中药,当时他所在村为了不给追杀刘秀的王莽军队提供食宿而集体跑掉,后来为纪念此事而将该药命名“王不留行”,即不留王莽军队的意思。这几种说法都充满了浓浓的传说意味,不必当真,不过这小小的野草种子能得到“王不留行”这么快意率性的名字,应该是此生无憾了。
记得李白写过一篇《侠客行》,我一直感觉和“王不留行”有关系。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读起来真是让人热血沸腾,仿佛古时的侠客要在身上复活。可是这种英雄主义和“士”、“义”的精神,流传到现在还有多少呢?
北方地区有句民间俗语:“穿山甲、王不留,大闺女喝了顺怀流。”夸张地说出穿山甲鳞片和王不留行两味中药的通乳作用。而无辜的穿山甲就因为名字有个“穿”字而被迷信为具有“通”的药性,因而遭到了无尽的残杀。这种巫医的方子竟然还被写入中华药典并沿用至今,一提到这种事,我就恨不得对那些所有参与野生象牙、犀角、穿山甲、鲨鱼翅等交易的人都祭起李白的“侠客剑”,来一个“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伟大的中医你们治疗不下奶不能找“王不留行”大侠吗?干嘛非得用那种和人的指甲成分一样的东西忽悠人?偌大的地球,连小小的穿山甲都容不下,唉……气得我全身心口疼。
最后,我想再弱弱地呼吁一下:鄙人也曾号称“王大夫”,也愿意为“王不留行”代言,有妇女问题欢迎咨询,吾必当尽心尽力免费服务。只是求求你们放过穿山甲吧!
(图片源于网络)往期回顾:
桐花丹三月漫染一身香
香蒲之塘芽笋堪尝
春野,那藏在茅草里的甜蜜味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