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乳汁淤积怎么办

母乳喂养是哺乳婴儿的最佳方法,母乳中的营养物质可保证生后6个月内婴儿的营养需要,母乳中含多种抗体,能增强婴儿抵抗疾病的能力。尽管如此,我国的母乳喂养率距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也很多,其中产后乳汁淤积若处理不及时,常常会转化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且有可能造成全身化脓性感染而直接影响母乳喂养。因此,及时治疗产后乳汁淤积是保证母乳喂养的有效措施之一。

引起乳汁淤积的原因

1.乳汁分泌过多,产后30分钟内未能及时哺乳。

2.喂养姿势不正确,致使乳头皲裂,产妇不敢喂奶,乳汁淤积在乳房中,使乳房不能经常排空。喂奶次数少,使乳房蓄奶过多。

3.乳头发育过小,乳头内陷,或产妇情绪不稳定、休息不好等原因,造成产妇在哺乳时不能将乳汁完全排尽。

4.过稠的乳汁堵住了乳腺管可引起乳汁淤积,也有可能是胸罩太紧,乳头在乳罩的压迫下,容易产生摩擦加剧,造成乳管堵塞,引起奶水少或无奶的现象。

5.由于激素的作用,大部分新妈妈产后开始分泌乳汁,刚开始宝宝的胃容量小,吃的少,乳汁容易存留在腺管里,引起乳汁淤积,乳管出口不畅。

中医学称淤积性及化脓性乳腺炎为“乳痈”。其原因:一为阳明、厥阴二经风热壅滞,气不行则窍不通,而乳汁不得出;二为露乳伤风或乳儿口吹,乳汁蓄积不畅,由肿痛而发展成乳痈。治疗宜疏肝理气、通乳散肿。

中医穴位手法按摩对乳汁淤积患者通乳效果明显,穴取膻中,膻中属任脉,为八会穴之气会,具有调理气机、活血通乳之功效;乳房为足阳明胃经所过,乳根为局部取穴,可通其经、开其结。分推膻中至乳头,并沿乳络方向从乳根向乳头部的五指梳推,可以疏通乳络、刺激排乳,清除乳孔堵塞,促进乳房局部气血运行;还可以松解乳房的粘着状态,使乳房硬块缩小或消失,使闭塞的乳腺管通畅,则乳汁能顺利通过乳腺管汇集于乳窦处,从而使乳汁排出通畅,达到消肿散结、通则不痛之疗效,避免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针刺足三里、内关穴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疗效明显。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五腧穴之合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其经气之盛衰,将直接影响机体血之荣盛。内关属手厥阴络穴、八脉交汇穴之一。厥阴经起于胸中(乳房),出属心包经,下行穿过横膈,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故统治血脉不和之胸胁痛等症。两穴活用,可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清阳明湿热壅滞,疏少阴郁结,此为治本。

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法治疗产后乳汁淤积效果明显,《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依据经脉循行分布,足阳明胃经之直着,从缺盆下而贯乳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故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王不留行籽有活血通络,下乳之功效。所以对耳穴的胃、肝穴用王不留行籽压豆进行按摩可使相应经络之气血通畅;对耳穴的内分泌穴用王不留行籽压豆进行按摩,以促进泌乳素及缩宫素的分泌,从而有效促进乳汁的分泌及排出。因此通过在耳廓的肝、胃、内分泌等穴位上贴压王不留行籽,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的反应,可进一步促进乳汁排出的畅通。

中药治疗:通乳方加减:黄芪20克,当归10克,王不留行10克,路路通20克,通草10克,木瓜30克,丝瓜络10g,炮山甲5g水煎服,每日1剂2次服。3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湿热敷法可以有效的缓解乳房肿胀疼痛,具体方法有:冷敷法、硫酸镁湿敷法、紫花地丁和蒲公英煎水湿敷以及中药外敷法,中药外敷法分为金黄膏外敷、芒硝外敷和仙人掌泥与土大黄粉外敷等,都可以有效治疗。

若您想了解、学习更多的“新生儿常见问题护理、孕期营养、产后调养、母乳喂养”等等孕儿内容,欢迎您参加我院产科每月26日下午举办的免费健康教育课程-孕妇学校。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表

上课时间:每月26日下午16:00(重大节日除外)

授课地点:4楼妇产科(孕妇学校)

24小时-

孕妇学校负责人(陈晓慧)

供稿:邱雪萍

微编:张杨、刘松江

审稿:刘香兰、李志生

有您的支持与







































福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让您告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ys/1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