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缺乳是个问题,但要要辩证对待

这是催乳大师篇与您分享的文章,感恩您的阅读。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亦称“乳汁不足”。

  

「病因病机」   

乳汁缺乏,多因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因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所致。   

1、气血虚弱

乳汁为宝妈的血所转化,全都一来身体之气运行。而气血都来源于水谷精微,如果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又因为分娩失血过多,导致气血亏虚,不能转化为乳汁,乳汁因而极少或全无。 

2、肝郁气滞

产后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以致经脉涩滞,阻碍乳汁运行,因而乳汁缺少,甚至不下。

另外,还有一些因为精神紧张,情绪过激,劳逸结合的不好,过劳累或者是过于安逸,不如方法不正确等,均可能影响乳汁分泌。如果心情郁闷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火气上延,进而导致乳痈发生。

「诊断要点」

今天讨论的缺乳特点是:产后排出的乳汁量非常少,或者全无,不够喂养婴儿。与乳腺炎导致的缺乳是有区别的。乳腺炎刚开始时是怕冷、发热、乳房红肿热痛,继而化脓成乳腺炎。今天讨论的缺乳是没有乳腺炎的症状的。需要鉴别才行。

「辨症施治」

乳汁缺少,证有虚实。如果乳房柔软,不胀不痛,多为气血俱虚,应当补益气血,并且注意饮食,增加营养。如果乳房硬而痛,多属于肝郁气滞,治法应该是疏肝解郁,并且注意乳腺炎的防治。 

 

1、气血虚弱

主要症候:

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神疲食少,舌淡少苔,脉虚细。

症候分析:

气虚血少,乳汁化源不足,无乳可下,故乳房无胀感。气虚血少,不能上荣,则面色少华。阳气不振,脾失健运,则神疲食少。舌淡少苔,脉虚细,均为气虚血少之候。

治疗原则:

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方药:通乳丹《傅青主女科》

人参30g、黄芪30g、当归60g(酒洗)、麦冬15g(去心)、木通0.9g、桔梗0.9g,用猪蹄煮汤,或煮肉汤煎药服之。

方用人参、黄芪、当归、麦冬补气养血滋液。木通、桔梗理气疏通经络,猪蹄补血滋养。复加猪蹄以补血而助通乳之力。如一时药物不便者,可单用猪蹄汤服之亦效。全方有补气养血,疏通经络的效果。使气血充足,乳汁自生。

  

2、肝郁气滞

主要症候:

产后乳汁分泌少,甚或全无,胸胁胀闷,情志抑郁不乐,或有微热,食欲减退。舌正常,舌苔薄黄,脉弦细或数。

证后分析: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产后情志郁结,肝气不舒,气机壅滞,影响乳汁运行,故而乳房胀满而痛。肝脉布胁肋,气滞不宣,则胸胁胀闷。肝气犯胃,则食少。苔薄黄,脉弦细或数,乃肝郁气滞,郁而化热之象。

治法: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方药:下乳涌泉散《医院配方》

当归川芎天花粉白芍药生地黄柴胡各30克,青皮漏芦桔梗木通白芷通草各15克,穿山甲45克王不留行90克甘草7.5克。

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9克,临卧时用黄酒调下。

本方中用当归、白芍、川芎养血行血,生地、花粉补血滋液。青皮、柴胡舒肝散结,桔梗、木通、通草理气通络。白芷、漏芦、穿山甲、王不留行通经下乳。甘草调和脾胃。综合为疏肝解郁,通经行乳之剂。如乳房焮肿微热者,酌加蒲公英、黄芩、夏枯草清热散结。胀甚者加丝瓜络、路路通以助通经活络之效。同时,外用蒲公英,捣烂敷于肿块处。如果已经快要成浓了,则要按照乳腺炎重症处理。

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主要穴位:

膻中穴(上一寸处向下平刺一寸即可)、乳根穴(由下向上平刺)。

配穴:

少泽穴(点刺或者直刺2分)、天宗穴(直刺5分到一寸)、合谷穴(直刺,偏向食指,一寸)

2、饮食疗法

适用于气血虚弱患者。如鸡血藤,红枣,桑寄生煎水代茶,鱆鱼煲花生等。

3、外治法

局部用热水或用葱汤熏洗乳房,或用橘皮煎水热湿敷乳房,君可起到宣通气血的作用。

以上的治疗方法历经几百年的使用,收录在《中国中医妇科学》里面,相信肯定是有其中的功效的,今天篇幅比较长,明天献上两个案例,以供参考,感谢您的阅读与分享!

------------------------------------

文献摘要:《傅青主女科》、《医院配方》

作者编辑:催乳大师网当归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最好
白癫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ys/1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