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眼晴与人体的各个部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五脏六腑精气旺盛,眼睛也就视物清晰,脏腑功能失调,精气不足,则无法贯气至眼睛,最终形成近视等眼部疾病。(一)眼周穴位作用多位于两眉连线的中点。按摩此穴可以起到安神定惊、醒脑开窍、宁心益智、疏风止痛、通经活络的功效。按摩时将中指放在印堂穴上,用较强的力点按10次,再顺时针、逆时针揉动20~30圈即可。位于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按摩此穴可迅速缓解眼睑跳动、目视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睛充血等症状。按摩时以拇指按压此穴,并顺时针、逆时针揉动20~30圈即可。位于瞳孔直上,眉毛中间的位置。只需轻轻指压此穴20次,有镇静安神、疏风通络的功效。位于眉梢凹陷处。轻轻指压此穴就能够有效的治疗目赤肿痛、眼睑瞤动等症状。鬓角前,眉梢后的最凹陷处就是太阳穴。按摩太阳穴不仅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同时还能有效地帮助注意力集中。按摩太阳穴时最好是用手掌,将手掌搓热,贴于太阳穴,稍稍用力,顺时针、逆时针转揉10~20次。位于眼睛外侧一厘米处。指压此穴不仅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消除眼部疲劳,还可以有效地延缓眼睑皮肤下垂、去除眼角皱纹。位于眼眶下缘外1/4与内3/4的交界处。指压此穴不仅清肝明目,还能促进小肠吸收,帮助消化。瞳孔直下,眼球与眼眶下缘之间就是承泣穴。此穴是治疗眼疾中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配合其他相关穴道一同治疗近视、夜盲、老花、白内障等多种眼部疾病的效果非常明显。又叫美容穴,于眼眶下方的凹陷处。按揉此穴时,手指不可移动,按揉面不要太大,顺时针、逆时针揉动8圈,反复4~8次即可。此穴具有疏经活络、养眼明目的功效,按摩此穴可以缓解眼部疲劳、眼花、黑眼圈等症状。位于目内眦角上方凹陷处。“明”有光明之意,所以按揉此穴具有降温除浊、清热明目、开窍守神的功效。按揉拇指明眼、凤眼和大空骨三穴,可快速缓解眼疲劳。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这三个穴位施予刺激,力度以稍微感觉到疼痛即可。二、眼保健操常坚持
眼保健操是对局部取穴进行按摩,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使眼睫状肌得到放松。青少年近视主要由于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缓解了它的疲劳,视力自然得到改善。长期坚持做,可以促进眼周血液循环,缓解用眼疲劳,对孩子眼睛是有保护作用的。
方法:如按揉攒竹穴(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按压睛明穴(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按揉四白穴(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按揉太阳穴(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刮上眼眶、按揉风池穴(在头颈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揉捏耳垂、脚趾抓地等。眼保健操要注意穴位揉按以酸胀为宜,每日两次,若用眼过度觉眼疲劳者可随时操作,不必拘泥。还可以揉按鱼腰(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之间)、丝竹空(眉尾结束点的凹陷处)、承泣(位于面部,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等穴位。三、推拿按摩护视力小儿推拿按摩能促进眼睛局部的气血更加通畅,促进眼部的新陈代谢,还能弥补遗传不足,优化五脏六腑的整体功能,使肝胆之气更加充足、通畅、有序,保证眼晴的气血、营养、精微物质的供给,促进眼晴视力恢复。推拿穴位主要选择睛明、鱼腰、翳风等20多个穴位,配合明目中药膏按摩可增强效果。还可以循经按压患者肝经、肾经、敲胆经、开膀胱经,可以聪耳明目。四、耳穴压豆疗效佳常选用眼、目1、目2、脑干、肝、脾、肾等耳部穴位。双耳交替使用,耳部先进行消毒,以王不留行籽贴于选穴处,自行按压1分钟,以温热为度,三天更换1次。五、针灸方法来调理主穴选取睛明、承泣、风池、攒竹等穴位,根据不同的证型可选加配穴。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普通梅花针疗法、电梅花针疗法、皮内针疗法、针刺等,也可以汤药配合上述中医外治法,其中电梅花针疗法治疗青少年近视效果最为明显。如果是假性近视,可以在眼部的穴位进行针灸,每次20分钟,隔一天针灸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解除晶状体痉挛,缓解眼部的疲劳,使其屈光力减弱,让视网膜成像变得更加清晰,从而达到缓解近视的目的。如果是真性近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延缓病情发展。中西医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方法较多,请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选择性使用。
孩子的心灵窗户,我们用心呵护!□文稿:丁自娟
□音频:李欣悦
□编辑:丁自娟
□审核:doc.dingzj
往期精彩回顾
护眼食品吃!吃!吃!
暑期来临,莫让孩子在游戏与近视的矛盾中成长
艾叶泡脚有哪些好处?
大腹冷,小腹冷,小心冷跑“大姨妈”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
·END·
宁海县治未病中心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