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肤木五倍子树

白癜风食疗方法 http://m.39.net/pf/a_4575138.html

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

中药名:盐肤木(盐麸子)

土名:五倍子树、白盐钱、潮涨盐、盐树根

形态: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10m。小枝棕褐色,被锈色柔毛,具圆形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及叶柄常有翅;小叶5-13,小叶无柄;小叶纸质,多形,常为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6-12cm,宽3-7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粗锯齿或圆锯,叶面暗绿色,叶背粉绿色,被白粉,叶面沿中脉疏被柔毛或近无毛,叶背被锈色柔毛。圆锥花序宽大,顶生,多分枝,雄花序长30-40cm,雌花序较短,密被锈色柔毛;花小,杂性,黄白色;雄花花萼裂片长卵形,长约1mm,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约2mm,开花时外卷,雄蕊伸出,花丝线形,花药卵形;雌花花萼裂片较短,长约0.6mm,花瓣椭圆状卵形,长约1.6mm;花盘无毛;子房卵形,长约1mm,密被白色微柔毛;花柱3,柱头头状。核果球形,略压扁,径约4-5mm,被具节柔毛和腺毛,成熟时红色,果核径3-4mm。花期8-9月,果期10月。

科属:漆树科盐肤木属

分布:常生在向阳山坡的灌丛中、旷野上。

采集:去掉栓皮的根皮。全年可采。

归经:

性味功效:皮:性微寒,味酸。清热解毒;活血止痢。用于血痢,痈肿,疮疥,蛇犬咬伤。

根:性平,味酸、咸。祛风湿,利水肿,活血散毒。用于风湿痹痛,水肿,咳嗽,跌打肿痛,乳痈,癣疮。

花:性微寒,味酸、咸。清热解毒,敛疮。用于疮疡久不收口,小儿鼻下两旁生疮,渗液浸淫糜烂。

子:性凉,味酸。生津润肺,降火化痰,敛汗,止痢。用于痰嗽,喉痹,黄疸,盗汗,痢疾,顽癣,痈毒,头风白屑。

叶:性凉,味酸。化痰止咳,收敛,解毒。用于痰嗽,便血,血痢,盗汗,疮疡,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应用:1.治慢性支气管炎:根皮一两,枇杷叶(去毛)三片,水煎,加冰糖少许冲服。

2.治黄疸:根皮五钱,黄栀子根五钱,水煎服。或根晒干磨粉,每天四钱,炒鸡蛋吃。

3.治水肿: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4.治鼻疳:花或子、硼砂、黄柏、青黛、花椒各等量。共研末,吹患处。

5.治痈毒溃烂:子和花捣烂,香油调敷。

6.治顽癣:子、王不留行,焙干研末,麻油调搽。

7.治肺虚久嗽胸痛:子,研末,每晨服一至三钱。

8.治跌打损伤:鲜根皮、鲜楤木根皮各等量,捣烂外敷。

9.治小儿疳积:根皮四钱,叶下珠(连果实的全草)二钱,用猪瘦肉二两炖服,以汤同药煎服。

10.治毒蛇咬伤、骨折:鲜根皮或鲜叶,捣烂,敷患处。

11.治蛀节疽、五掌疽、对口疮:鲜叶或树枝的二重皮适量,糯米饭少许,捣烂涂患处。

12.治蜂螫伤:叶捣烂,绞汁擦伤处。

13.治痛风:叶捣烂,桐油炒热,布包揉痛处。

14.治目中星翳:鲜叶,折断,有乳浆样白汁流出,盛于小磁杯内,用灯芯蘸药汁点患处(一天点二次)。点后闭目十分钟,稍有刺痛感。

五倍子

寄主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等树上形成的虫瘿。

入肺、胃、大肠经。性平,味酸。敛肺,涩肠,止血,解毒。用于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目汗,盗汗,遗精,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肿毒,疮疖,睫毛倒卷。

附方:

①治泻痢不止:五倍子一两。半生半烧,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红痢烧酒下,白痢水酒下,水泄米汤下。(《纲目》)

②治脱肛不收:五倍子末三钱,入白矾一块,水一碗,煎汤洗之。(《三因力》)

③治产后肠脱:五倍子末掺之;或以五倍子、白矾煎汤熏洗。(《妇人良方》)

④治寐中盗汗:五倍子末、荞麦面等分。水和作阱,煨熟。夜卧待饥时,干吃二、三个,勿饮茶水。(《纲目》)

⑤治自汗盗汗:五倍子研末,津调填脐中,缚定。(《纲目》)

⑥治虚劳遗浊:五倍子一斤,白茯苓四两,龙骨二两。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用盐汤送下,日三服。(《局方》玉锁丹)

⑦治消渴饮水:五倍子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二服。(《世医得效方》)

⑧治粪后下血,不拘大人小儿:五倍子末,艾汤服一钱。(《全幼心鉴》)

⑨治小便尿血:五倍子末,盐梅捣和丸,梧子大,每空心酒服五十丸。(《濒湖集简方》)

⑩治鼻出血:五倍子末吹之,仍以末同鲜绵灰等分,米饮服二钱。(《纲目》)

⑾治牙缝出血不止:五倍子,烧存性,研末敷之。(《卫生易简方》)

⑿治孕妇漏胎:五倍子末,酒服二钱。(《朱氏集验医方》)

⒀治金疮血不止:五倍子,生,为细散,干贴。(《圣济总录》五倍散)

⒁治一切肿毒:五倍子、大黄、黄柏各一两。剉,共捣罗为散,新汲水调如糊,日三、五度,涂敷患处。(《圣济总录》五倍子散)

⒂治软硬疖,诸热毒庖疮:五倍子,炒焦为末,油调,纸花贴。一方水调涂,仍入麻油数点。(《昔济方》独珍膏)

⒃治头疮热疮,风湿诸毒:五倍子、白芷等分。研末掺之,脓水即干。如干者,以清油调涂。(《卫生易简方》)

⒄治咽中悬痈,舌肿塞痛:五倍子末、白僵蚕末、甘草末等分。白梅肉捣和丸,弹子大,噙咽,其痈启破。(《朱氏集验医方》)

⒅治走马牙疳:五倍子、青黛、枯矾、黄檗等分。为末,以盐汤漱净,掺之。(《痘疹便览》)

⒆治聘耳:五倍子,先以绵拈干,置末半字许入耳中。(《苦济方》)

⒇治风毒上攻,眼肿庠涩痛不可忍者,或上下睑眦赤烂,浮肉瘀翳侵睛:五倍子一两,蔓荆子一两半。同杵末,每服二钱,水二盏,铜石器内煎及一盏,澄滓,热淋洗;留滓二服,又依前煎淋洗。(《博济方》神效驱风散)

(21)治阴囊湿疮,出水不瘥:五倍子、腊茶各五钱,腻粉少许。研末,先以葱椒汤洗过,香油调搽。(《圣惠方》)

(22)治疮口不收:五倍子,焙,研末,以腊醋脚调涂四围。(《纲目》)

(23)治手足皲裂:五倍子末,同牛骨髓填纳缝中。(《医方大成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yf/111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