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陆陆续续把红楼、三国、水浒、西游看了一遍。《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在高中时看过,不过当时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重读一遍有不少新认识;《水浒传》与《西游记》大致的内容以及一些比较有名的故事情节其实是比较熟悉的,但大都来自影视作品等途径,在此之前却还没有真正看过原著小说,因此,此次看过之后也颇有一些新的体会。最近刚读完了《西游记》,相对原著而言,我认为大家比较熟悉的央视86版《西游记》电视剧中经改编的剧情和人物设定可能是更适合大部分人的。当然这只是作为文学修养比较有限的个人的主观看法,且本人对于这部作品及其作者是充满敬意的。从点上来说,我读完之后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唐僧这个人物的设定和刻画,在原著中和电视剧中是有较大差异的。不同于电视剧,原著小说中,取经团队在精神层面的核心更像是孙悟空;即,孙悟空不仅是在武力方面,而且在团队建设上,应该都是占主导地位的。具体表现为,在某些面临困难的时候,唐僧其实是会打退堂鼓的,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孙悟空出来安抚情绪、凝心聚力。比如,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中,有这样一段:师徒们正行赏间,又见一山挡路。唐僧道:“徒弟们仔细,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挡。”行者道:“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你莫生忧虑,但有老孙,就是塌下天来,可保无事。怕甚么虎狼!”长老勒回马道:“我当年奉旨出长安,只忆西来拜佛颜。舍利国中金象彩,浮屠塔里玉毫斑。寻穷天下无名水,历遍人间不到山。逐逐烟波重迭迭,几时能彀此身闲?”行者闻说,笑呵呵道:“师要身闲,有何难事?若功成之后,万缘都罢,诸法皆空。那时节,自然而然,却不是身闲也?”长老闻言,只得乐以忘忧。看到高山,唐僧便心中有些畏缩不前的情绪,孙悟空以好言相劝,甚至还提醒他乌巢和尚相传的《心经》,才使其“乐以忘忧”。再如,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傍门见月明》中:却说孙行者按落云头,对师父备言菩萨借童子、老君收去宝贝之事。三藏称谢不已,死心塌地,办虔诚,舍命投西,攀鞍上马,猎八戒挑着行李,沙和尚拢着马头,孙行者执了铁棒,剖开路,径下高山前进。说不尽那水宿风餐,披霜冒露。师徒们行罢多时,前又一山阻路。三藏在那马上高叫:“徒弟啊,你看那里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恐又有魔障侵身也。”行者道:“师父休要胡思乱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三藏道:“徒弟呀,西天怎么这等难行?我记得离了长安城,在路上春尽夏来,秋残冬至,有四五个年头,怎么还不能得到?”行者闻言,呵呵笑道:“早哩,早哩!还不曾出大门哩!”八戒道:“哥哥不要扯谎,人间就有这般大门?”行者道:“兄弟,我们还在堂屋里转哩!”沙僧笑道:“师兄,少说大话吓我,那里就有这般大堂屋,却也没处买这般大过梁啊。”行者道:“兄弟,若依老孙看时,把这青天为屋瓦,日月作窗棂,四山五岳为梁柱,天地犹如一敞厅!”八戒听说道:“罢了,罢了!我们只当转些时回去罢。”行者道:“不必乱谈,只管跟着老孙走路。”好大圣,横担了铁棒,领定了唐僧,剖开山路,一直前进。那师父在马上遥观,好一座山景,真个是——山顶嵯峨摩斗柄,树梢仿佛接云霄。青烟堆里,时闻得谷口猿啼;乱翠阴中,每听得松间鹤唳。啸风山魅立溪间,戏弄樵夫;成器狐狸坐崖畔,惊张猎户。好山!看那八面崖巍,四围险峻。古怪乔松盘翠盖,枯摧老树挂藤萝。泉水飞流,寒气透人毛发冷;巅峰屹立,清风射眼梦魂惊。时听大虫哮吼,每闻山鸟时鸣。麂鹿成群穿荆棘,往来跳跃;獐犭巴结党寻野食,前后奔跑。伫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行来深凹,四边俱有豺狼。应非佛祖修行处,尽是飞禽走兽场。那师父战战兢兢,进此深山,心中凄惨,兜住马,叫声:悟空啊!我——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孙大圣闻言,呵呵冷笑道:“师父不必挂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师徒们玩着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前面刚刚因为“菩萨借童子、老君搜去宝贝之事”而“死心塌地、办虔诚舍命投西”,回过头马上就因为“一山阻路”而“在那马上高叫”,还是要孙悟空来劝慰才继续前行。除了上述差异及其它一些点上的认识,读完原著小说让我最大的感受是——从宏观上来看,这趟西行之旅,其实是一个规模庞大的游戏局,参与者包含了整个三界五行的所有角色,而如来便是此局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让人细思极恐的是,对于沿途各类妖魔鬼怪而言,这游戏局是一场典型的钓鱼执法——游戏设定者先通过各种渠道散布出唐僧西行取经的消息,并且强调唐僧肉吃一口便可长生不老,这种诱惑对绝大部分妖精而言当然都是不可抵挡的;(岂止是妖精,可能大部分生命个体都会有追求长生不老的意愿;某种程度上,这可能也是定义“妖”的一个维度——想要吃唐僧肉的便是妖。)然而事实是,任何妖精都是不可能成功的。除了身边三个徒弟的保护,从唐僧出发的那天起,就有一群神仙(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以及一十八位护教珈蓝)暗中护佑,确保在关键时候唐僧性命无忧;在遇到取经团队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他们可以向这个宇宙中的任何势力求助,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对方都会热情地伸出援手;在所有上述手段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游戏的开发者如来也会出手,扫清西行障碍、确保西行顺利。在暗中保护的一众神仙中,六丁六甲和四值功曹,是天庭一派的神仙,是观音菩萨从玉皇大帝手中借来的;而五方揭谛和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则是佛教的守护神。可见,西行取经这个局,是以如来为首的西天势力和以玉帝为首的天庭势力共同策划的,或者说至少是通过气的。取经沿途的妖怪们,在动了要吃唐僧肉念想的时候,结局就注定是要失败了。当然这个游戏局的设定唐僧本人以及八戒、沙僧是不知道的。而孙悟空其实对整个西行的游戏剧本是胸有成竹的,也很清楚唐僧在游戏设定里就是需要经历磨难的,因此对于途中的各种状况整体来说是心中是有底的。也正是因为这种胸有成竹,才会使孙悟空在取经团队中显得心态极好、时常开解劝导团队其他成员,致使出现上文所说的在团队中孙悟空似乎也是精神领袖的现象。刚好最近有一部叫做《鱿鱼游戏》的Netflix韩剧比较热,看这个剧的过程中,很自然的由这个游戏的参与者想到了《西游记》里西行途中的各类妖怪。同样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游戏局,对身处其中的参与者而言,其努力在残酷的游戏规则面前显得卑微无力。其实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呢?世界上不同的人出身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就是参加了不同的游戏局。作为游戏参与者,每个人必须按照相应的游戏规则(国家法律、道德规范、社会习俗等)去进行这场人生游戏(工作生活、过日子)。而且,现实生活,往往比某些看似荒谬的游戏局更加残酷可怕。(这一点也是我通过《鱿鱼游戏》第二集所感受到创作团队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生活不易,我们皆需尽力去玩好这场游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