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多见于中老年人,年青人发病则多见于女性。耳鸣是患者在缺乏外部声源的情况下,耳内或颅内产生嗡嗡、嘶鸣等不成形的异常声幻觉。这种声音感觉可以是一种或一种以上,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
耳鸣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它是一些疾病的症状。人可以出现生理性耳鸣,当耳鸣超过了生理限度,就成为症状性耳鸣。
听力下降的患者常伴发耳鸣,耳鸣往往是听力系统出现障碍或者紊乱的一种症状表现。
011.以耳鸣为主要症状,可表现为蝉鸣、蚊叫、铃声等,亦可有轰鸣等情况,持续2周以上。
2.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明显的烦躁、苦恼、睡眠障碍、精神紧张、生活乐趣缺乏、焦虑、抑郁等。
3.应排除引起耳鸣的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病变,如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的小血管并发症、微小血栓、颈椎病、神经脱髓鞘病变、听神经瘤、药物中毒、中耳炎等。环境干扰因素亦应排除,如过量饮咖啡、浓茶、红酒及一些酒精饮料,以及过量进食奶酪、巧克力等引起的耳鸣。
021.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如经常过量饮用咖啡、浓茶、奶酪、巧克力,或吸烟、饮酒。
2.身体状况不良,如经常劳倦,耗损肾气,渐则致肾阴亏虚,或年龄增长,肾阳渐衰。
3.处于不良生活环境,如较长期、持续的噪音环境,或兼环境空气不流通。
03去除引起耳鸣的因素,调节心理平衡,均衡饮食,改善居所、工作环境等,补肾充髓。.中医辨证调摄(1)肝胆火盛证
主症:突发耳鸣、耳聋,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2g,栀子10g,黄芩12g,柴胡12g,生地15g,木通10g,车前子10g,泽泻12g,白芍15g,甘草10g)。
(2)肾精亏虚证
主症:耳鸣或耳聋,多兼头晕、目眩,腰酸腿软。舌质红,脉细弱。
治法:补肾益精。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味(熟地30g,茯苓15g,山药12g,山茱萸12g,牡丹皮10g,泽泻12g,枸杞子15g,菊花12g)。
(3)肾阳不足,湿困中焦,虚实夹杂证
主症:耳鸣如蝉,时轻时重,夜晚略轻,头晕,身重,神疲,乏力,且睡眠差,口淡无味,夜尿频数。舌边尖红苔黄厚,脉弦细数。
治法:宣化畅中,补益肾气。
方药:二至丸加味(黄芪、薏苡仁、山药、夏枯草、女贞子、旱莲草各20g,厚朴、法夏各15g,泡参、决明子各30g,白豆蔻12g,蝉衣10g,甘草6g)。
2.针灸(1)选穴方法:有耳周取穴和选经取穴,主穴取听宫、完骨、养老、中渚等,根据辨证配以相应穴位。主穴以泻为主,配穴以补为主,每日1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共针刺2个疗程。
(2)耳压埋子法:主穴取神门、内耳、肾上腺、皮质下,根据辨证配以相应耳穴。操作:常规消毒皮肤后,用0.5cm×0.5cm的麝香镇痛膏将王不留行子固定于耳穴上,按揉之。2天更换1次,两耳交替贴敷。嘱患者每日按压3~4次,每次按压5~10分钟,以耳廓发红为度。
(3)头皮针:取晕听区,单侧耳鸣取患侧,双侧耳鸣取两侧,每隔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