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感冒

何谓“感冒”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从而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

临床表现

感冒起病较急,骤然发病,无潜伏期,(或潜伏期极短)。病程短,少者3~5日,多者7~8日。以肺卫症状为主症,如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表现呈多样化,以鼻咽部痒、干燥、不适为早期症状,继则喷嚏、鼻塞、鼻涕或疲乏、全身不适等,轻则上犯肺窍,症状不重,易于痊愈;重则高热、咳嗽、胸痛,呈现肺卫证候。

操作方法

自我简易按摩疗法: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其余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拇指或食指按揉合谷、外关10~20次,有轻微酸胀为度,双手交替进行。用左(右)手四指并拢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复斜摩大椎穴各20~30次,至局部发热为佳,两侧交替进行。双手拇指按揉肺俞、风门穴20~30次,有酸胀感为度。灸法:穴位:大椎、肺俞、风门、外关、合谷操作方法:艾条温和灸或雀啄灸,选用无烟艾条,每穴灸15~2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

耳穴贴压:穴位:外鼻、咽喉、内鼻、对屏尖、肺、气管

操作方法:先用双手按揉整个耳朵,用75%乙醇擦过后,每次耳贴或王不留行子贴压外鼻、咽喉、内鼻、平喘(对屏尖)、肺、气管,每日按压3~5次,每次每穴2秒,稍有酸痛即可1~2日,两耳交替使用。

拔罐:穴位:大椎、风门、肺俞

操作方法:用抽气罐将罐子吸拔在以上穴位上,以局部潮红为度。留罐5~10分钟,不可吸拔太久,以免局部皮肤起泡。

刮痧:穴位:风池至大椎,大椎至至阳,大杼经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刮至膈俞,风门刮至肩胛下角,尺泽穴至列缺,曲池至

外关。

操作方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介质,从风池穴向下刮至大椎,中间不要停顿,用力不宜过重,刮至大椎穴时,用力要轻柔,可以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沿督脉从大椎刮至至阳;沿膀胱经第1侧线从大杼经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刮至膈俞;用力要轻柔,沿肩胛骨从风门刮至肩胛下角,用力宜轻柔。沿上肢内侧从尺泽穴刮至列缺,沿上肢外侧从曲池刮至外关。

风寒型感冒可用30%姜汁(生姜汁30毫升加水70毫升)为介质,风热感冒可用薄荷液(薄荷10g加开水50毫升泡制,10分钟后取出浸出液)为介质;暑湿感冒可用藿香正气液为介质。

养生小贴士

感冒重在预防,天气变化宜及时增减衣物。平时多锻炼身体以增强抗病能力。对轻度感冒,仅有喷嚏、流涕及轻度咳嗽,则不需用药,可注意休息,多喝开水,往往可以不治而愈。有明显症状的感冒,可选用以上方法来改善症状。

如果感冒伴有高热,一定要注意退热,积极治疗。体虚感冒不可用灸法和刮痧法。

本文选自《沪上中医名家养生保健指南丛书》之《准妈妈的经络养生》

丛书总主编:施杞

本册主编:黄琴峰

(蜗牛艾蒿蛤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bm/9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