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烟日不用吃药的中医戒烟妙法

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今天是世界无烟日,虽然大家都知道吸烟对健康有危害,但由于烟草的成瘾性,很多烟民想要戒烟时总是难以抵御诱惑,无法彻底戒断。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些中医辅助戒烟的非药物方法,希望大家行动起来,帮助自己和他人早日实现真正的“世界无烟”!

吸烟危害人体健康,已为世界公认。烟中含有诸如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等近百种有害物质,与人类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多种癌症、胎儿畸形、先天疾患等许多疾病的形成有关,尤其是对肺脏的损害更为突出。

有人认为,21世纪危害中国人民健康的第一大敌可能是吸烟,并告诫说如果不从现在起控制吸烟,到年中国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将从目前的每年10万上升到20万,从而跃居我国人群的首位死因。

01临床表现

戒烟者一般均有较长时间吸烟史,每天吸10~20支或20支以上,一旦中断吸烟会出现强烈的吸烟欲望,如不能满足,则会出现精神萎靡、疲倦乏力、焦虑不安、呵欠连作、流泪、流涎、口淡无味、咽喉不适、胸闷、恶心呕吐甚至肌肉抖动、感觉迟钝等症状。

02一般针法

(1)治则:宣肺化痰、宁心安神,以针刺为主,泻法或平补平泻。

(2)处方:百会、神门、内关、列缺、尺泽、合谷、丰隆、足三里、三阴交、“甜美”穴(列缺与阳溪连线的中点)。

来源:《针灸解惑》

(3)加减:胸闷、气促、痰多加膻中、内关宽胸理气、行气化痰;咽部不适加天突、列缺、照海化痰利咽;心神不宁、烦躁不安加水沟、神门、内关宁心安神;精神萎靡加脾俞、足三里振作精神;肌肉抖动加水沟、太冲止痉宁神。

(4)操作:甜美穴直刺0.3寸,与列缺、丰隆、合谷均用捻转泻法,神门平补平泻。施针时嘱戒烟者作深长呼吸,留针30分钟。每日1~2次。

03其他疗法

(1)皮肤针叩刺法:中强度叩刺前臂内侧前缘手太阴肺经或上述穴位。每日1~2次或于烟瘾发作时叩刺。

(2)电针:按针灸处方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以连续波或疏密波强刺20~30分钟。每日1次。

新颖的逻辑思维、独到的学术见解、实用的临床经验

(3)耳针:针灸戒烟主要是耳穴疗法。取口、鼻、肺、气管、胃、交感、神门、皮质下、戒烟1区(肺与气管之间)、戒烟2区(肾上腺点周围)。毫针强刺激,留针15分钟,每日1次,两耳交替应用。也可埋针或用王不留行子、人丹、小菜籽等贴压上述穴位(均取双侧)。每日自行按压所贴耳穴3~5次,每次3~5分钟。特别是有吸烟要求时应及时按压,能抑制吸烟的欲望。

(4)穴位贴敷疗法:采用丁香、肉桂、味精等制成的“代针膏”贴于“甜美”穴,贴膏24小时。

04体会

针灸(尤其是耳针)戒烟效果较好,对自愿接受戒烟治疗者,大多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烟龄较长、平时每日吸烟量较大或因职业及环境造成吸烟习惯者,效果较差。戒烟的远期疗效较近期疗效差。

运用耳压或耳穴埋针戒烟时,要求戒烟者在饭后或用脑工作中抽烟欲望最强时,自己按压已贴好的耳穴以加强刺激,使烟瘾消失。并根据患者戒断后产生的各种不适症状,分别选穴处理。只有这些症状消失,戒烟的效果才能巩固。

直面个针灸问题——

树立戒烟信心和决心是戒烟成功并巩固的关键。戒烟者要痛下决心,接受治疗时必须有毅力拒绝吸烟的诱惑,坚持不吸烟。吸烟量少,吸烟史短的人,多数均可通过自己的戒烟决心来消除吸烟嗜好,即使吸烟史较长每日吸烟量较大者,配合针灸治疗,也可达到戒烟目的。吸烟是由口入肺,故近人多依脏腑经络理论用于临床实践,大多从肺经或耳穴肺、神门或鼻针肺点着手,以调整肺气为主导,疗效多在治疗后1~2日产生。再吸烟会感到烟味变苦、辣,类似嚼枯草,同时伴胃中不适,从而产生厌恶感,继而戒断。戒烟后会出现心烦意乱、饮食不香等“戒烟综合征”,故应辅以镇静安神之法。

今日话题

你有自己戒烟或帮助他人戒烟的成功经历吗?

欢迎和大家分享!

针灸经典专著

针灸既能帮助解决困难重重的戒烟问题,对于治疗全身各系统疾病和调理气血也具有良好疗效,在海内外都得到了广泛认可。本文选自《针灸解惑》这本书,书中就介绍了很多临床针灸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作者宝贵的临床经验——

《针灸解惑》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启才教授在多年探索针灸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针灸医学中常见的学术问题所组成。这些问题,有的属于疑难而令人费解的问题;有的属于含糊不清或于理不通、自相矛盾的问题;有的甚至于还是明显的错误问题。只是数千年来并没有得到统一认识,更谈不上合理解决。作者对这些内容的阐释、修订、充实和纠正,立意明确,说理清楚,且言之成理。

▼往期精彩回顾▼治头痛的10首验方

不能走了,还能锻炼吗?

善待自己,从睡个好觉开始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更多的人。您的转发、点赞和评论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选自《针灸解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启才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bm/7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