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行,味苦平。
主金创,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久服,轻身耐老,增寿。生山谷。
——《神农本草经》
-壹-
中药名片
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segetalis(Neck.)Garcke的成熟种子。产于河北、山东、辽宁等地。夏季果实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收。
王不留行、王不留、炒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
苦,平。归肝、胃经。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
-贰-
麦蓝菜
麦蓝菜是种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石竹目石竹科麦蓝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活血通经,下乳消痈的功效,可酿酒和制醋,也可榨油,用作机器润滑油。
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忌水浸,若种植在低洼积水地区,雨季根部容易腐烂,地上部逐渐变黄死亡,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全株无毛,微被白粉,呈灰绿色。根为主根系。茎单生,直立,上部分枝。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4厘米,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微抱茎,顶端急尖,具3基出脉。伞房花序稀疏;花梗细,长1-4厘米;苞片披针形,着生花梗中上部;花萼卵状圆锥形,长10-15毫米,宽5-9毫米,后期微膨大呈球形,棱绿色,棱间绿白色,近膜质,萼齿小,三角形,顶端急尖,边缘膜质;雌雄蕊柄极短;花瓣淡红色,长14-17毫米,宽2-3毫米,爪狭楔形,淡绿色,瓣片狭倒卵形,斜展或平展,微凹缺,有时具不明显的缺刻;雄蕊内藏;花柱线形,微外露。蒴果宽卵形或近圆球形,长8-10毫米;种子近圆球形,直径约2毫米,红褐色至黑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叁-
◆临床应用
1.血察经闭,痛经本品味苦性平。人肝经血分,“行血活血。是其专长”(《本草便读》)。善于通利血脉,走而不守,有活血通经之功,常用于血滞经闭、痛经,每与当妇,川芎、红花等配伍。
2.乳汁不下,乳痛肿痛本品善行血脉,“通乳计,散乳痈”(《本草汇言》)。为泊疗妇女产后乳汁不下的常用之品。凡产后乳计壅滞不下,或乳计缺乏,或乳汁郁积而致乳痈肿痛者皆宜。若治产后乳少,常与穿山甲、漏芦、当归等同用,如乳泉散(《卫生宝鉴》)。治乳痈肿痛,与瓜萎、蒲公英、漏芦等同用。
3.淋证本品性善下行,能利小便,“通淋利窍”(《本草求原》)。用于淋证,小便淋沥涩痛。可与滑石、瞿麦、石韦等配伍。
临证备要
煎服,5~10g。外用适量。孕妇慎用。
-肆-
中药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呈球形,直径约2mm。表面黑色,少数红棕色,略有光泽,有细密颗粒状突起,一侧有1凹陷的纵沟。质硬。胚乳白色,胚弯曲成环,子叶2。气微,味微涩、苦。
饮片性状
1、王不留行:同药材性状。
2、炒王不留行:呈类球形爆花状,表面白色,质松脆。
-伍-
配
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相关配伍
1、误吞铁石,骨刺不下,危急者:王不留行、黄柏等分,为末,汤浸蒸饼,丸弹子大,青黛为衣,线穿挂风处。用一丸,冷水化灌之。(《百一选方》)2、头风白屑: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为末。干掺,一夜篦去。(《圣惠方》)3、痈疽诸疮:王不留行汤∶治痈疽妒乳,月蚀白秃,及面上久疮,去虫止痛:用王不留行、东南桃枝、东引茱萸根皮各五两,蛇床子、牡荆子、苦竹叶、疾蒺子各三升,大麻子一升。以水二斗半,煮取一斗,频频洗之。(《千金方》)
-陆-
古今研究
1.本草摘要《名医别录》:“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瘘乳,妇人难产。”《本草纲目》:“利小便”。“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语,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本草新编》:“王不留行,乃利药也,其性甚急,下行而不上行者也。凡病逆而上冲者,用之可降……但其性过速,宜暂而不宜久,又不可不知也。”
2.现代研究主含王不留行皂苷A~D、王不留行欢皂苷A~H、王不留行环苷A、B、C、D、E、G、H、I、K,以及黄酮类、甾醇、有机酸等。《中国药典》规定:含王不留行黄酮苷不得少于0.40%;炒王不留行不得少于0.15%。本品有兴奋子官、抗早孕、抗着床、镇痛等作用。
草木知微,亿万斯年;
相逢则生,相识则灵。
在这里,留下你的赞吧!
草木斯年
长
按
关
注
编辑:拈花自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