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耳聋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
发病期间患者较为痛苦,
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现代医学认为,内耳疾病、听神经病变(颅脑外伤、耳部外伤、药物中毒)、老年人听神经紊乱、先天性听神经发育不良、内耳血管痉挛等都可导致耳聋、耳鸣,因此西医常使用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方案,但疗效往往欠佳。
中医认为突发性耳聋多为风火上扰,耳窍失聪所致。《灵枢·脉度》中提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素问·金匮真言论》提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灵枢·海伦》提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灵枢·口问》指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这些均为耳穴埋籽治疗耳聋耳鸣提供了客观依据。
中医治疗耳聋耳鸣多从肾虚、肝郁、痰淤等论治。
国内多项研究已证实了
耳穴埋籽法对耳鸣耳聋的临床疗效,
并且突发性耳聋患者行耳穴贴压结合常规治疗
其总有效率94%
下面跟随耳小雅来看看吧
0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最大46岁,最小18岁;病程最短5d,最长3年、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最大45岁.最小19岁;病程最短5d,最长3.5年。
02
治疗案例
01
63岁,女,失眠4年多,耳鸣2年多。有时生气。年7月先贴治失眠五次,后两次加身心穴和快活穴。失眠改善,不再吃药。8月开始贴治耳鸣,贴了两次,就觉得不堵了,蝉鸣声有间断,耳鸣有好转。9月又堵了,帮她一起找原因,她唱歌时戴耳机了。持续贴了半年耳鸣就好了。
她,他,他们都是耳穴贴的受益者
03
治疗方法
1.治疗组
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的方法,
取耳、内耳、肝、肾、三焦、交感.
以肾虚为主加肾腺、神门;
以肝火盛为主加胆、枕。
器具的准备
王不留行籽耳贴,镊子;
耳穴选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
患者体位的准备:本治疗需在患者的耳部进行操作,所以让患者采用坐位。
操作方法
根据耳穴取穴法定位神门穴,(耳穴取穴有专门的一张图谱),使用镊子取下一片王不留行籽耳贴,将耳贴贴于耳穴神门处。
每日早、中、晚自己按压3次,3日换药1次,两耳交替,12d为1个疗程,治疗组用于治疗前后行血液流变学检测
按摩
推桥弓:用拇指罗纹面在一侧桥弓穴(耳后翳风至缺盆一线)自上而下进行单程向下轻柔地抹动,约20—30次,然后再以同样方法在另一侧桥弓穴上操作。推拿时注意只能单向交替进行,不能两侧同时进行。
2.对照组
采用口服中药的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
给予六味地黄丸或龙胆泻肝丸加减
04
治疗效果
1.临床疗效
疗效标准参照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13例.好转12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8例.无效6例。
2.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见附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均存在异常.以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问异常改变为主,治疗后治疗组基本接近正常,以肝火盛型尤为明显。
参考文献[1:解放军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渗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12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05
结语
耳穴埋籽法,
是将王不留行籽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
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
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
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耳穴埋籽可通过调节人体脏腑功能,导邪外出、运行气血,恢复耳窍功能。
埋籽的材料多选用壬不留行子,该药具有行血调经、消肿止痛的功效,配合恰当的穴位可显著提高行血调气的功效。耳穴的选择亦对疗效有着重要影响,肝穴可清肝、解郁、通窍;肾穴可补肾、益精、填髓;皮质下可调节大脑皮质和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安神之功效;外耳、内耳穴则具有调整内耳功能的作用。
另外有研究表明,耳鸣可能与性激素失调有关,可在治疗时选择内分泌穴。现代科学证明,脏腑器官和耳在生理上有密切联系,且有相对特异性,而耳穴埋籽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主要体现在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液黏稠度以及减少血小板聚集等方面。
综上所述,耳穴埋籽配合常规方法治疗耳鸣耳聋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董杨,施建蓉.
中医肾主耳理论的现代生物学研究进展与思路[J].中西医结合学报,
六年来,耳雅堂始终致力于耳穴疗法的推广,帮助万千家庭治疗疾病,做自己的家庭医生,提高健康水平。
耳小雅在课堂上等你,等你用行动去证明!
添加耳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