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促排卵治疗现状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72929.html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内分泌紊乱、排卵障碍及卵巢多囊结构为特征的病变。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多样性、容易反复且较难根治。在育龄妇女中,PCOS常因排卵障碍而致女性不孕,给患者造成身心伤害。由于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循证研究,国内PCOS治疗策略的制订比较混乱。该文通过系统回顾近年来不孕症的相关文献,对PCOS性不孕症的促排卵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促排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i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因女性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异常导致的排卵障碍性疾病。据报道,PCOS所致不孕症占女性无排卵性不孕的75%,临床治疗中以促排卵为主。其中,中医药对PCOS性不孕的促排卵治疗多通过辨证、辨病相结合,整体调节患者内环境,以促进卵泡生长发育并排卵;而西医则多用促排卵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目前临床上各医家也采用多种中西医联合的方式对PCOS性不孕进行治疗,使中西医能取长补短,开拓治疗PCOS性不孕的新领域。现就近年中、西医及中西医结合促排卵近况予以综述。

1中医药促排卵

1.1从肾论治

中医对PCOS因排卵障碍引起不孕的根本原因,多认为是肾精亏虚、卵子难以发育成熟。卵子的正常排出有赖于肾阳鼓动、肝之疏泄、冲任气血调畅,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均会导致排卵功能障碍。治疗上多从肾为主论治,庞秋华等将例无排卵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于月经第5日开始给予温肾育卵汤,药用当归身、鹿角霜、仙茅、菟丝子、巴戟天、党参、艾叶等,每个疗程7d,共3个疗程;对照组只用克罗米芬,服用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显示,治疗组妊娠率为68%,对照组为42%。金炫廷等将PCOS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促卵方,药用菟丝子、川断、枸杞子、鸡血藤、泽兰、蒲黄、当归、川牛膝、益母草、丹参等,于月经第5日开始连服14d;对照组予克罗米芬,于月经周期第5日开始服用,50~mg/d,连用5d;两组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随访1~2年;结果显示,治疗组排卵率为61.0%,对照组为72.8%;治疗组妊娠率为56.7%,对照组为30.0%。

1.2从肝论治

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PCOS患者多为育龄期女性,此期女性易因情绪不遂而致肝气不舒甚至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冲任气血失常,影响卵泡的发育、成熟及排卵。有研究显示,肝气郁结可影响人的生殖功能,在不孕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刘芸和毛丽华将60例肝郁化火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无排卵型不孕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进行治疗,两组均予二甲双胍(0.5g/d,晚餐前)+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于月经周期第5日开始,每日1片),中西医组加服丹栀逍遥丸(每次6g,每日2次),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于月经周期第3日开始口服来曲唑2.5mg/d,连服5d,于月经周期第11日开始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如无>10mm的卵泡,则肌内注射尿促性素75U/次,每2日1次,至卵泡>18mm,肌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U,指导同房;结果中西医组患者中医症状的改善优于西医组,中西医组排卵率为86.1%,西医组为65.5%;中西医组妊娠率为60.0%,西医组为36.7%。

1.3中药人工周期治疗

亦有医家根据患者月经周期进行中药人工周期治疗,疗效肯定。如夏桂成教授主张PCOS病症主要病理是肾阴癸水不足,卵子发育不能成熟,导致不孕。他将月经周期分为经后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经间排卵期、经前期、经前后半期、行经期7个时期进行补肾调经,并注重经后期的治疗。江志扬和苏咏明选排卵障碍不孕患者例为治疗组,并据其月经周期变化予以相应的中药剂方进行治疗,①促排卵前用中药剂方1治疗,药用枸杞子、菟丝子、熟地黄、覆盆子、白术、当归、续断等;②经期间即排卵期用剂方2治疗,药用熟地黄、赤芍、川芎、当归、淫羊藿、皂角刺、桃仁、红花、菟丝子等;③经前期即排卵后用剂方3治疗,药用白芍、当归、肉苁蓉、王不留行、车前子、五味子、茯苓、柴胡、菟丝子等;疗程一般为8个月;另选取同期例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经予常规对症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妊娠率为69.5%,而对照组仅为20.0%。

1.4针灸治疗

针灸对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治疗手段,近年针灸在PCOS性不孕症中的应用及研究也受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ys/87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