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时代之声吴景刚报告文学山

,成都自驾游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山河足迹

——记国家发改委挂职汪清副县长常健

吴景刚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书斋,让生命的脚步走得更远,让才情的眼界看得更高,这是胸怀和视野、实践与理想、使命与担当、生命与文化价值的双重跃升。有了这样的文化情怀,也就有了丰满的人生构思、奋飞的羽翼和坚韧的干劲儿,才能让人生的事业结出灿烂丰硕之果。

年12月8日,在汪清县作家协会注册成立庆典上,我认识了在繁忙工作中前来参加作协揭匾仪式的、国家发改委来汪清挂职的常健副县长。一副眼镜、清癯的外表,儒雅的风度和他颇有见地的谈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年来,由于工作关系,有了和他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我走近他、了解他:一位来自京城的学者、一位挂职边陲汪清的副县长、一位有着厚重而坚实足迹的领导形象在我的眼前渐渐清晰开来。

翻阅这位领导的工作履历,这位可亲可敬的兄长的人生情怀,在他足迹历履中变得可敬可亲、可圈可点。

阔步山河——放逐才情的追踪

常健虽是理工科出身,但颇有文墨豪情,沿着他的步履追踪,他每到一处都有抒写感悟的文笔,文章真切感人,见识老到,气韵不俗。他出生在北京皇城根脚下,于此成长,有着这座古都与生俱来的优越与自豪感。这里历史人文,山川风物血脉渊远,积蕴厚重,成长环境与家庭文化的熏染,锻炼了他勤奋刻苦,厚重沉稳的品格和性情。他喜欢大都市的文化氛围,喜欢这里海纳百川的胸怀与视野,自然也就有了远大的抱负。从小他学习刻苦,从小学到中学一路优秀地走来,直至从清华大学管理工程研究生毕业,成为国家体改委经济管理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近年来在城乡与区域统筹室做研究工作。在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中,他不再满足于书斋式的清谈与研究,社会的课堂才是真正有学问的、能够施展人生抱负的大舞台。

学习经济是为了谋求发展,研究经济是为了民生福祉。从大学毕业后,利用工作间隙,他以北京为中心,画了一个大圈。带着考察的任务出发,带着奋飞的理想出门。

几年中,他先后北上辽宁沈阳、吉林长春通化,至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到哈尔滨。在东北行色匆匆,携着关东大地的厚土尘烟,折而转向中原腹地,一路风尘从山东至河南,至山西太原奔陕西华阴、去无锡、上海到深圳,落脚海南。经贵州至湖南湖北入川,游历西昌,远涉西藏到新疆喀什伊犁……转遍了大半个中国,去澳门,出国缅甸、越南、新加坡、马不停蹄,风尘仆仆,甚至把脚步迈到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数载奔波,一路跋涉思考。对经济与文化的考察让他兴奋不已。自然环境的迥异、国体政体有别、文化的异化区分造就了经济现象的千差万别。但生存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经济生态与人类文明进步息息想关,九十年代初的中国,经济发展尚在初萌,经济考量刚刚起步,但展现出的势头却强劲无比。经济与社会面貌,粗粝与精致同在、简陋与豪华共存、保守与奋进同行。山深云岫处,海潮兼天涌,祖国大地处处生机勃勃。每至一地,常健都把所见所闻和调查研究做了详实的纪录,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区域经济研究的课题,经过印证与展拓、总结和归纳,写下了自己在奔走间的心得体会。拓宽的眼界,让他如沐春风,他知道,一个时代的航船从此起锚,阔步山河,云涯回首,方知身外世界。

徘徊乡土——奉献激情的脚步

从小在京城出生、长大,迈入清华学府学习至毕业,他生活的足迹和辐射的空间并没有真正离开过北京。他没有想像过京城以外的天地,直至进入国家体改委和国家发改委工作,成为研究所的助理工程师和副研究员,并在城乡与区域统筹室做研究工作。此后,他明白自己研究经济的学问不能只限于书斋,而在于社会人生的大舞台、大世界。于是,他的脚步从京城拓展开来,在祖国各地和在国外的行走中,他的学问与日俱增,写出了许多经济研究报告。为他日后更深入的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直到有一天,他行走的脚步迈向农村的广阔天地。

年11月18日,他接到领导通知,作为国家发改委的一名干部,即将前往国家级贫困县吉林省汪清县做挂职副县长。他二话没说,收拾行装,但是心却瞬间收紧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压上了肩头。临行前,他快速地查阅了许多关于汪清的资料,这个在祖国雄鸡颈下、紧邻朝鲜的县域,是国家扶贫试点县、吉林省首批国家级贫困县、国家发改委定点扶贫县、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吉林省深度贫困县,是延边州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县份。他知道,一个新的挑战摆在面前,前途未卜。驻足并要深入东北腹地这个角落,临行前,他甚至想像出了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在脑海中的基本轮廓:被贫困面貌困扰的山区县,一切都敝旧不堪得难以想像。

乘上前往延边的飞机,他在脑海里形成了一些粗略的构想。等到达汪清县之后才发现,这个县虽说不上繁华,但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糟糕。而且景致不错,让他对农村更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常健一到汪清,就在县政府安排下,很快地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了。他的任务就是协助常务副县长卢立国负责脱贫攻坚工作。在深入学习调研和工作中,他逐渐地了解了汪清,并把他的脚步“放纵”给眼前的、脚下的这片热土。

来汪清前就把这里所有能了解到的资料系统地研究了一遍,尤其是贫困状况。汪清曾是林业大县,木材曾是这里最大的产业优势,建国后陆续建立起的三大林业局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了大量的木材。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和国家“虎豹公园”的生态战略推进,汪清经济在下滑。汪清同时也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农业一度成为主导产业。但目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近万户,涉及贫困人口一万六七千。历史陈欠多,情况复杂,脱贫攻坚、脱贫摘帽是汪清人的共识,要把一颗心奉献给这里的人民,要用一双脚踏遍这里的山水,要把政策扶持、资金注入、项目引进和人才拉动带给汪清。

农村的脱贫工作千头万绪。涉及的范围之广,大大出乎常健的想像。每个乡镇的情况不一样,贫困却各有原因。地域环境的桎梏、工业企业的先天不足与发展的瓶颈、农民眼界与文化的低下与缺失,影响农村发展环境的黑恶势力……一时间,他感到困惑和迷茫。但他想,自己的身后有国家发改委的坚强后盾和汪清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千言万语凝成一个字:干!干出成绩,行动是最好的试金石!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到汪清那一天是10月22日,节气霜降时近立冬,这里的天气已经很冷了。但汪清大地上掀起的脱贫攻坚的热潮却如火如荼地奔涌着。

他的第一步迈向了这个县最远的乡镇——罗子沟镇。这个县较大的龙腾能源公司因环保污染问题被停产整顿,公司的许多职工就是这个镇的农民,工厂停工后,部分人口返贫,他牵挂着这些农民工今后的生活和可能的去向,此后,他又多次来到这个离县城公里的龙腾能源公司的矿区进行实地查看,先后召开三次协调会议,多方出谋划策……

要从根本上脱贫就要拉动产业,变输血为造血。怎么样才能带领农民把产业抓起来,从根本上扭转“吃奶靠亲妈,花钱靠国家”这种等靠要的麻痹落后思想呢?

初冬的汪清大地寒气袭人。连续三天,与基层干部驻村书记面对面交流扶贫工作,了解基层精准扶贫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查看乡镇基础建设、产业结构、集体经济、医疗保障、村容村貌和文化建设状况……利用休息日深入村屯。坐在农民家的炕头上,倾听并记录他们的呼声与心声。围绕农村产业发展,他的工作手册上,记满了他的点滴思考和构想。汪清上上下下除了继续提高传统的农业和工商业经营能力外,还要狠抓“木耳、黄牛、光伏发电、电商这些特色产业,也让他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活力和希望。

发展经济、精准扶贫,得有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乡村治理综合体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的进程。常健到汪清没几天,借着全国打黑除恶的宣传声势,他立即找来了汪清县公安局政委靳鹏了解情况。利用这个机会,他才知道,在农村由于经济力量的薄弱、文化消费的缺失和一些陈腐陋习,看不见的暗流也在悄悄地涌动。但正能量仍然是高悬的太阳,乌云是遮不住的。他的思考和他的脚步更多的时候迈向乡村,那里有他的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的研究样本。

在去乡村考查扶贫工作时,他发现很多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尚嫌简陋,这里许多人家都因病致贫。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之一,就要把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好,同时对建档立卡农村的贫困人口的重病大病要有兜底的保障实施,再说,村医的问题不解决,扶贫工作无法完成。他多次召集县卫生局负责人研究医疗资源整合,围绕着如何提高乡村医生就职条件和医疗服务水平进行了多次商讨,制定可行的方案,开创了汪清医疗卫生工作的崭新局面。

12月份,汪清大地的雪裹冰封,他顶着凛冽的寒风赶到县里脱贫攻坚作战指挥中心,重点了解指挥中心的战略布署、运转和使用情况,询问关于脱贫攻坚的各种问题,在作战指挥中心电子大屏幕前,随着工作人员对各种数据的操作演示,他感受到了汪清人民脱贫攻坚的决心和意志。又是一年要总结汇报成果的时候了。常健是学工程管理的,又是研究区域经济统筹工作的。深知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统计工作弄假了,会影响到国家经济工作的战略决策。他经常和统计工作人员一起探讨统计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国家“虎豹公园”的战略推进,既给处在“虎豹公园”中心区域的汪清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又让汪清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的问题。理顺生态资源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性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汪清脱贫攻坚的重大课题。常健在经过多次调研,综合听取地方的意见后,汇总上报给省里和国家林业局及国家发改委。为国家虎豹公园后续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有一次下乡回来的路上,他信步走到收割过后的农田里,看到大片大片的农田里,大豆和玉米的秸杆剩余物还有很多,回到县里和县农业局的领导研究秸杆的回收和利用,并到红月农场了解集约化农业运作模式。他知道,农业情况也很复杂,农民的实际收益和环保效益有着诸多的现实冲突,不是简单的问题,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但也有瓶颈。

旅游是汪清的发展战略之一,这里有着风景秀丽的满天星,也有风光绮丽的兰家大峡谷、四方山等许多自然资源。汪清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是一类革命老区,有小汪清东满抗联遗址、红日村党性教育基地和童长荣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这些年来,旅游成为了汪清经济新的增长点。围绕着把汪清旅游景点打包纳入延边州旅游年卡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常健多次到兰家和红色基地考察,并与旅游局的领导磋商相关事宜。

脱贫攻坚是一场战役,汪清人打得很漂亮。村容村貌的改善和文化设施的完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社会发展教育先行,农村环境治理和教育设施的完善还有贫困生的补助都需要钱。作为国家发改委干部来到汪清的一名挂职副县长,深知汪清的发展现状,他积极协调万元资金,用于汪清乡村环境整治项目,大大地改善了乡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还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教育项目45万元,其中,给50名贫困学生每人每年资助3万元,持续了三年。

在汪清挂职的工作中,常健的脚步是轻松的、也是沉重的,他走访了百草沟镇、大兴沟镇、天桥岭镇、汪清镇、东光镇、罗子沟镇、春阳镇、鸡冠乡等汪清县全部乡镇,踏访过80个村屯,召开脱贫攻坚查摆问题会议,同多位村委员主任和村书记进行沟通交流。重点考察调研十六个村屯,再深入村民家中和田间地头,就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现状。了解情况,探讨思路,谋划出路。深入厂矿企业调研,参与政府决策,精准帮扶。这期间的奔走过程中,他看到乡镇村屯的面貌正日益改善,贫困正远离帮扶的人群,内心涌起的幸福感无以复加。

梳理过往,总是在记忆中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故事。以前对朝鲜族没有什么印象,回想在汪清参观朝鲜族民俗馆,体验了朝鲜族民俗文化时,一位朝鲜族“阿妈妮”细心地教自己怎样腌辣白菜,真是无比快乐!

回想参加汪清县政协联欢会、组织学习朝鲜语和运动会、与浙江宁波干部一起政治学习、考察宁波工矿企业并参加汪清第二届黑木耳节盛大活动、关心慰问贫困户送去关怀和慰问金、在木耳基地亲自体验采摘木耳、在田间地头同老村长讨论人口问题……这一幕幕的场景画面,真切、深情而难忘。

年7月中旬,常健总感觉腰部一阵阵地隐隐地疼痛,于是在回北京国家发改委述职期间医院做了检查,大夫面色阴沉,告诉他肾脏占位改变,比较严重,建议住院治疗。但他心里惦记着汪清的一些事务。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于九月初返回了汪清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忍着病痛,他出访乡镇村屯搞一些调查研究,年末回到北京开始梳理在汪清的经历和研究成果。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他暂时离开了汪清,但是常健的心牵挂着这里,通过电话了解汪清在抗击疫情中的诸多情况,各项工作的进展如何。记得有一次下乡,有几户院落的扶贫栅栏还没安装完,有几户老人身体也不好,也不知现在咋样了。他惦记着村屯的几位老人,于是摸起手机一一打电话询问。在北京的日子,他边整理手头的工作纪录,边总结挂职的体会心得。他的心和汪清人民一起跳动,想着的是这片山水,念着的是汪清大地的百姓。发改委领导知道他的身体状况,让他安心休息,不要着急回去上班。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直到七月末,他再医院作检查,大夫告诉他,他的肾由占位性改变演变成了肾肿瘤了,情况十分严重,不能再拖下去了。发改委领导对他说:“决不能因为工作拖坏了身体,没有了好的身体,一切都是零!”在领导的关怀下,他安心地住院治疗静养,幸运的是,肿瘤得到了控制,病情转化恢复得很好,往好的预期发展。住院期间,他天天收听汪清的消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ys/87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