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张家第三支ldquo北翁清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www.paisufa.com/

我的寻根依旧徘徊在东北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区域里,虽然我也测了基因,但依旧没有碰到与我同血统的张姓人群。当然,这都是次要的,只是简单的唠叨一嘴。

今天主要还是讲一讲我们家族传出来的三大支系之“北翁清”。

公主岭市西地村的振泰老先生说过,我们张家后来分了三股人,一支是梨树县王平房的,一支是我们家这支,还有一支去了一个叫做“北翁清”的地方。真正的北翁清在后面有分析

北翁清会是哪里呢?

前几日在公主岭地图上找到了一个叫“滃圈沿”的地名,当时觉得这个地方应该会与我们家族有一定关系。毕竟同在公主岭,且叫它“北滃圈”也可以啊,而“北滃圈”与“北滃清”也挺相似的。

由于小编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外地人,所以只能寻求朋友圈的帮助,最终联系上了公主岭的盖姓(祖籍莱阳)朋友。盖先生很热心,他把我找“北翁清”这个消息发到了他们盖氏宗亲群里。“人多力量大”这话真不假,没用多久,盖先生就告诉我,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北四平乡有个北旺清村。

听到这个消息,我是十分的激动。这也让我想起庄河传筠宗亲曾质疑过“北滃清”会不会指“汪清县”。虽然我给否定了,但我怎么就没想到,也可能是北旺清村呢。

我把这个消息发给了吉林那边的同族宗亲,虽然没有什么回复,但我相信,对于彼此都是一个突破点。如果确定是北旺清,那么家族史将被改写。吉林地区宗亲一直说祖辈闯关东落脚到吉林,如果北旺清是真的,那我支的迁徙路径将会是这样的:

山东-丹东-兴京县北旺清村-辽宁奉化县-吉林怀德县-黑龙江克东县

如果这样,我们家在山东的祖籍很大的可能性是山东东部地区。可能是即墨,也可能是青岛。当然,一切在没确定之前都是猜测。

查阅相关资料,找一找北旺清这个村。

《兴京县志》中“北旺清门”

北旺清属于兴京县第二区,距离县城四十里。该地区南部有旺清门遗迹,而北旺清位于该地区北部,所以叫北旺清。

我家族为汉族,没有传闻是满族等其他兄弟民族的历史。《兴京县志》氏族卷载“汉族姓:兴京原系女真旧地,无土著,民户有。清龙兴以后,开边殖民。于是山东、直隶之民渐渐来。居两百年生息繁衍,汉族实居多数世,谱亦难修考”

吉林地区族人讲“咱们老张家,在后来分成了三大股,一支去了黑龙江;一支在王平房;还有一支‘北翁清’,那里离长岭不远”。

1、莫非我们就是北瓮圈支?

当时我的感慨是“问题棘手,通过查询了四平市地名志也没有查到这个同音或谐音的地名,看样子这只能成为我们家族长期或者永远无法破解的难题”。然而,在我将文章发到头条时,收到这样一段留言“你自己家,即怀德县(今公主岭市)大榆树镇团结村闫家屯人。此地即是东瓮圈!梦里不知身是客,儿童相见不相识”。收到这个留言我很诧异,莫非我们就是瓮圈支。

带着这个问题,我再次咨询公主岭市的盖永德先生。永德先生很热情的帮助调查,几分钟后收到回复“他一个同学是大榆树的,他说大榆树有个翁圈,也就一个。据他说,处在翁圈不同方位的人,称呼不一样。街里(大榆树镇)人都叫它西翁圈”。

如果这样的话,我确实应该重新捋清思路。因为告诉我北翁清的那位老先生是梨树县火烧屯(王平房村)的,而这个村子正好在大榆树的偏南方向很远。所以,从方位角度上人家确实可以管我们叫“北瓮圈”。

大榆树镇西北有块空地,没有人家,那里叫翁圈;评论的说我们闫家屯是东瓮圈”所以说,瓮圈在过去的范围相对较大。

2、谁迁到黑龙江了?

如果我们是北瓮圈支的话,那么,去黑龙江的又是谁呢?我们这支是年左右去的黑龙江。在年左右梨树县火烧屯张振江、张振海等兄弟四人前去投奔于我们这支。当时,老辈人只知道是同宗,但不知是哪股的。那么难道黑龙江支是指的是这兄弟几人?

我感觉应该不对,如果这样的话,那最起码得彼此认识才能投奔啊。还有就是,在我们家挂谱上,国字辈除了我太爷及他的叔伯十二个兄弟外,还有两人名讳。一个叫张国富,一个叫张国顺。那么这两个人是谁?而挂谱国字辈之上的万字辈,还有一个叫张万春的。莫非,张万春是国富及国顺的父亲,而他们才是第一个迁到东北的族人。

也就是说,我们“北瓮圈支”以及“火烧屯”兄弟四人都是来投奔这些人的?

迷迷茫茫,坎坎坷坷;究竟那段历史是什么样的一个过程。我们这个家族到底有多大呢?慢慢寻找,慢慢摸索。兴许,真如以上分析那样般,我们就是“北瓮圈支”,而迁居黑龙江的则另有其人,即“张万春支”

东北弓长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ys/69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