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经的古方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经。

总有这样的女子,脸色苍白,嘴唇没有血色,需要涂口红,否则脸色差得很。手脚冰凉,每次来月经痛得要命,而诸多方法无效。那么什么原因导致的痛经呢,真是受寒吗?

表现:脸色苍白,嘴唇颜色淡,月经错后,疼痛连绵不绝,手脚冰凉,易脱发。

原因:血虚下寒

方法:温中补虚,祛寒止痛。

方子:张仲景《金匮要略》方子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30克、生姜20克、羊肉2两,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如果痛经严重加元胡12克。如果寒大的话,加肉桂8克、制附子10克,如果气虚的话,加黄芪30克、人参10克。如果四肢冰凉严重,怕凉水而手指头僵硬。加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通草6克、炙甘草6克。

男性前列腺炎,虚寒型。可以用这个方子,在原方基础上加桂枝10克、黄芪30克、川芎5克、王不留行9克、仙灵脾20克、生蒲黄10克、制附子10克、苍术8克、薏苡仁20克、丹皮15克、冬瓜子15克、泽泻9克、茯苓10克、韭菜子15克。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探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尽量不要自己熬,入药熬制请到药店咨询当地的中药店坐堂医生,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小时,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制附子以10克为准,如果超出10克,需征得当地医生签字许可,没有签字许可不可私自提高剂量。

以下是一些月经期时的5个推荐食疗:

  1.姜枣红糖水

  材料: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

  作法: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碎末,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

  功效:具有温经散寒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以及黄褐斑。

  2.山楂桂枝红糖汤

  材料: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克。

  作法: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至l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

  功效:具有温经通脉,化淤止痛功效。适用于女子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

  3.韭汁红糖饮

  材料:鲜韭菜克,红糖克。

  作法:将鲜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碎后捣烂取汁备用。红糖放入铝锅内,加清水少许煮沸,至糖溶后兑入韭菜汁内,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温经、补气之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型之痛经,并可使皮肤红润光洁。

  4.月季花茶

  材料作法:夏季或秋季采摘的月季花花朵,以紫红色半开放花蕾、不散瓣、气味清香者为宜,泡之代茶。

  功效:具有行气、活血、润肤之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5.姜汁薏苡仁粥

  材料:干姜10克,艾叶10克,薏苡仁30克。

  作法: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八成熟,入姜、艾汁同煮至熟。

  功效: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ys/117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