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成牧鹅林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公元年前后,卫夫人随丈夫江州刺史李矩来到江州,此时江州府治在江北寻阳。年石冰攻江州,其夫李矩卒于任上,其兄卫展料理江州刺史事务,应邈为江州刺史。

年陈敏令其弟陈恢攻江州,应邈逃走。卫展全面代理江州事务,也方便照顾卫夫人母子。在此期间,有人偷李矩坟山上的柏树,被李充给杀死了。根据《晋书-文艺列传-李充》记载:李充,字弘度,江夏人。父矩,江州刺史。充少孤,其父墓中柏树尝为盗贼所斫,充手刃之,由是知名。李充手刃偷木贼,应当是在卫展任江州刺史期间,也就是永嘉中。根据《永嘉流人名》记载:“卫展字道舒,河东安邑人。祖列,彭城护军。父韶,广平令。展,兴熙初出杨将军,江州刺史”。卫展的记载又见于《晋书·卫展传》:“恒族弟展,字道舒,历尚书郎,南阳太守。永嘉中,为江州刺史,累迁晋王大理。诏有考子证父,或鞭父母问子所在,展以为恐伤正教,并奏除之。中兴建,为廷尉,上疏宜复肉刑,语在《刑法志》。卒,赠光禄大夫。”唐代张怀瓘的《书断》。中云:“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廷尉展之女弟,恒之从女,汝阴太守李矩(误,应为江州刺史李矩)之妻也。隶(楷)书尤善,规矩钟公。云:“碎玉壶之冰,烂遥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右军少常师之。永和五年卒,年七十八。子克(误,应为“充”)为中书郎,亦工书。”晋代何法盛《中兴书》云:“李充字弘度,母卫氏。廷尉展之妹也。充少孤,母聪明有训,又善楷书,妙参锺、索,世咸重之。克从兄咸亦善书”。根据《世说新语》记载:卫江州在寻阳,有知旧人投之,都不料理,唯饷“王不留行”一斤。此人得饷,便命驾。李弘范闻之曰:“家舅刻薄,乃复驱使草木”。卫展在江州任上也算勤勉,但是由于外甥杀人,卫展因包庇了李充,不过根据古代礼法,李充行为不是什么大过,从法理角度,卫展还是从江州刺史任上下来了。

年华轶为江州刺史,对卫展很不待见。年华轶反,陶侃,周访,卫展都参与讨伐华轶。根据《华轶传》记载:“前江州刺史卫展不为轶所礼,心常怏怏。至是,与豫章太守周广为内应,潜军袭轶,轶众溃,奔于安城,追斩之,及其五子,传首建邺”。华轶之乱平息后,周顗(字伯仁)领江州刺史,屯浔水城。

年,被杜弢围困,陶侃替其解围,周顗于是投奔豫章王敦。战乱平息后,王敦领江州牧,王彬负责寻阳事务。王羲之就是这个时期随叔叔王彬来到江州师从卫夫人。他的另外一个叔叔王廙为荆州刺史。也时常来寻阳。根据《王廙传》记载:旦自寻阳,迅风飞帆,暮至都,倚舫楼长啸,神气甚逸。此时卫夫人一家,由于战乱和丈夫的死去,家里收入失去了来源。卫夫人孤儿寡母的在江州桑落洲艰难的生活下来。不得不牧鹅,教习书法为生。也正是此时,王羲之投在了卫夫人门下,还和卫夫人儿子李充建立起了深厚友谊。闲暇时,李充经常带着王羲之去牧鹅,捡拾大雁蛋。王羲之在桑落洲牧鹅,练习书法,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三年过去了。

年,王羲之回到建邺,由于书法功底精进,已经异于常人了。为此还受到周顗的特别嘉奖。根据《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为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游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年,周访被封为寻阳侯,在寻阳期间,王羲之和周访一家关系都挺好。年,周访去世。王敦就毫无顾忌,年王敦反,王彬为江州刺史。在王敦之乱,周抚曾参加了王敦集团,年王敦死后,王敦之乱平息。周抚曾逃亡过一段时间,后来遇赦,回到寻阳。后又被委任其他职位,在外地上班。王羲之还写信给周抚,这就是著名的《远宦帖》“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庾翼起初书法跟王羲之差不多,后来王羲之在桑落洲跟卫夫人练习书法,才有了一个大飞跃。根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由此可以看出,王羲之在寻阳一带生活了蛮久,其书法造诣,完全得益于桑落洲的学习。王羲之跟随卫夫人在桑落洲学习书法,帮卫夫人牧鹅,王羲之牧鹅的地方,后人称之为牧鹅林。王羲之从鹅的行云流水姿态中,顿悟了书法的真谛。这也是其日后对鹅如此痴迷的主要原因,世人皆知王羲之爱鹅,却不知道他痴迷鹅的真正目的,以鹅为师,道法自然是其书法成就的主要原因。牧鹅林成就了王羲之,王羲之也成就了牧鹅林。

年应詹为江州刺史。年温峤为江州刺史。年苏峻之乱,温峤把军队集结于桑落洲,庾亮为防备陶侃,写信给温峤,“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让其不要越雷池一步。这就是著名的《报温峤书》。雷池之名也因此大振。苏峻占领南京后,庾亮和江州刺史温峤在雷池桑落洲共同推举陶侃为盟主。陶侃力缆狂澜,苏峻之乱才得以平息,陶侃到南京后,对庾亮说:“君侯修石头以拟老子,今日反见求邪”。战事平稳后,年,温峤就把寻阳县搬迁到了江南九江,从此江北寻阳就没落了。刘胤为江州刺史,他跟温峤关系很好,温峤临了推荐了他。年,郭默杀刘胤,郭默不敢居州府,筑郭默城于城外桑落洲,陶侃讨伐郭默,于郭默城前筑陶公垒。年陶侃领江州,以谢永为江州刺史,陶侃女婿孟嘉为江州别驾。年陶侃去世,庾亮为江州刺史,孟嘉的地位明显就大不如从前,已经排在末尾了。以致褚裒费老半天劲才把他找出来。年,庾亮去世,曾推荐王羲之任江州刺史,王羲之真正在江州刺史任上的时间是永和元()年以后。

年,谢尚为江州刺史,带着从牛渚结识的袁宏赴江州任。此时王羲之和他的几个儿子正在桑落洲牧鹅林生活,谢尚带着袁宏在桑落洲牧鹅林拜会了王羲之,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对袁宏十分崇拜,王羲之也对袁宏青睐有加。后来袁宏谢尚回京,王羲之还写信问候,这就是著名的《袁生帖》“得袁、二谢书,具为慰。袁生暂至都,已还未”?由于当时袁宏才十几岁,还没成人,所以称袁宏为袁生。袁宏也是因此机缘巧合,对桑落洲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为其日后写《东征赋》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是他第一次到桑落洲。后来他写《东征赋》时,又来桑落洲考察,询问遗老,进行了多方考证。袁宏是个务实的史学家。此次桑落洲牧鹅林之行,为其史学道路上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年,王羲之任江州刺史,铸造了书鼎,沉于九江口。根据虞荔《鼎录》记载,王羲之于九江作“书鼎”,高五尺,四面周匝书遍刻之,沈于水中,真隶书。其书鼎就沉在桑落洲附近的九江口。年后,随着江州局势越来越危急,王羲之辞去了江州刺史职位。卫夫人一家也都转移到了浙江剡县一带,卫夫人儿子李充为剡县令。永和五()年,卫夫人由于舟车劳顿,加上年事已高,在浙江剡县去世。王羲之因此在剡县金庭守孝三年,这就是王羲之金庭隐居的由来。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古代农历三月三日跟现代清明节习俗差不多,有祭祀缅怀先人的习俗。这一年刚好是王羲之为卫夫人守孝三年期满的日子。王羲之在此书写了《兰亭序》。

年后,1年,高克恭,赵孟頫为纪念王羲之诞辰一千周年,特地在桑落洲举办大型书画会。此次书画会有高克恭,赵孟頫,王冕等一大批元代书画名家云集于此,在桑落洲创作了《桑落洲望庐山图》《秋山暮霭图》等等名画,画上有大量名家题跋。这么多元代画坛泰斗云集桑落洲,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这次聚会,不亚于王羲之的兰亭聚会,《桑落洲望庐山图》历史价值可以说毫不亚于《兰亭序》,也毫不逊色。年后,虞集的侄女婿詹同文(明代洪武朝吏部尚书)在牧鹅林附近修建别墅,还挖了一条停泊官船的大港,俗称詹家港,即今天汇口詹港村。这点可以再詹同文的诗句里面看出“桑落洲边种柑橘”。随后康茂才才在桑落洲开垦,修筑堤坝,这就是康公堤。康公堤的修建,直接导致桑落洲西边泥沙淤积,渐渐形成了七里荒滩,这就是胡开二所说的雷池七里荒。

一千六百多年过去,书圣王羲之在桑落洲牧鹅的故事并没有被人们遗忘,桑落洲处处翰墨飘香,民间也不乏书法名家,民国时期黄鹤筹只是其中之一。今日桑落洲大地,牧鹅林的传奇还在继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ys/114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