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去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科目的学习中,“常用饮片的炮制方法及作用”一节的内容应当引起各位小伙伴的足够重视!
小编整理了该节主要知识点如下???
炒法分类
(1)根据炒法的操作及辅料与否:清炒法,加辅料炒。
(2)根据加热程度不同,清炒法可分为:炒黄(文火或中火),炒焦(中火或武火),炒炭(中火或武火)。
牛蒡子,芥子,王不留行,莱菔子,苍耳子。
山楂,栀子。
大蓟,蒲黄,荆芥。
(3)按所加辅料的不同,加辅料炒法可分为: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
炒黄药物
多用文火或中火(王不留行,苍耳子)。
1)牛蒡子
长于疏散风热,解毒散结。
缓和寒滑之性,以免伤中,并且气香,宣散作用更强,长于解毒透疹,利咽散结,化痰止咳(文火)。
2)芥子
辛散力强,善于通络止痛。
可缓和辛散走窜之性,可避免耗气伤阴,并善于顺气豁痰(文火)炒后可杀酶保苷。
3)王不留行
长于消痈肿。
质地松泡,利于有效成分煎出且走散力强,长于活血通经,下乳,通淋(中火)。
◆王不留行水溶物的增加与爆花程度有关,爆花率达80%以上为宜。
4)莱菔子
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
变升为降,主要是改变了涌吐痰涎的副作用,既缓和了药性,有利于粉碎和煎出,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文火)(生升熟降的典型例子)。
5)苍耳子
消风止痒力强。
可降低毒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中火)。
◆苍耳子毒蛋白为其毒性成分之一,经水浸泡或加热处理,可降低毒性。
炒焦药物
用中火或武火。
目的:主要是增强药物消食健脾的功效或减少药物的刺激性。
1)山楂
长于活血化瘀。
酸味减弱,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中火)。
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加了苦味,长于消食止泻(武火)。
其性收涩,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武火)。
2)栀子
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
减缓苦寒之性,易伤中气,对胃有刺激性之弊端,有清热除烦之功(文火)。
苦寒之性略弱于炒栀子,有清热除烦之功(中火)。
善于凉血止血(武火)。
炒炭
火力:中火或武火。
目的:增强或产生止血,止泻的作用。
注意:部分炭化,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
1)大蓟
以凉血消肿力胜。
凉性减弱,收敛止血作用增强(武火)。
2)蒲黄
具有行血化瘀,利尿通淋的功能。
性涩,止血作用增强(中火)。
◆蒲黄生,炒品均有止血作用,但蒲黄炭具有加快血小板凝聚速度的作用,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
3)荆芥
解表散风。
具有祛风理血的作用(文火)。
辛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的功效(武火)。
加辅料炒法的药物
枳壳,苍术。用量一般为10%-15%。
斑蝥。用量一般为20%。
白术,山药。用量一般为25%-30%。
马钱子,骨碎补,鳖甲,鸡内金。用量以掩埋药物为度。
水蛭。用量一般为40%-50%。
阿胶。用量一般为30%-50%。
麸炒
1)枳壳
辛燥,偏于行气宽中除胀。
缓和其峻烈之性,偏于理气健胃消食,因其作用缓和,适宜于年老体弱而气滞者。麦麸10%。
2)苍术
温燥而辛烈,燥湿,祛风,散寒力强。
辛味减弱,燥性缓和,气变芳香,增强了健脾和胃的作用。麦麸10%。
辛燥之性大减,以固肠止泻为主。
米炒
『斑蝥』
多外用,毒性较大,以攻毒蚀疮为主。
毒性降低,其气味得到矫正,可内服。以通经,破癥散结为主。米20%。
◆斑蝥素在84℃开始升华,其升华点为℃,米炒时锅温为℃,正适合于斑蝥素的升华,通过米炒和其他加热处理,可使LD50升高,毒性降低。
土炒
1)白术
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为主。
补脾止泻力胜。灶心土25%。
缓和燥性,增强健脾,消胀作用。麦麸10%。
2)山药
补肾生精,益肺阴。
补脾止泻为主。灶心土30%。
补脾健胃为主。麦麸10%。
砂炒
砂作为中间传热体。
1)马钱子
毒性剧烈,而且质地坚硬,仅供外用。
毒性降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可供内服。
2)骨碎补
疗伤止痛,补肾健骨。
质地松脆,易于除去鳞片,便于制剂和调剂,有利于煎出有有效成分,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为主。
3)鳖甲
质地坚硬,有腥臭气,养阴清热,潜阳息风之力较强。
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矫臭矫味,醋制还能增强药物入肝消积,软坚散结的作用。
4)鸡内金
长于攻积,通淋化石。
质地酥脆,便于粉碎,矫正不良气味,并能增强健脾消积的作用。
质酥易脆,矫正了不良气味,有疏肝助脾的作用。
滑石粉炒
质地细腻而滑利,传热较缓慢;适用于韧性较大的动物类药物。
『水蛭』
有毒,多入煎剂,以破血逐瘀为主。
能降低毒性,质地酥脆,利于粉碎,多入丸散。滑石粉40%。
蛤粉炒
『阿胶』
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降低了滋腻之性,质变酥脆,利于粉碎,同时也矫正了不良气味,善于益肺润燥。蛤粉30%-50%。
以止血力强。
炒法目的总结炮制
目的
常用药物
炒焦
增强药物消食健脾的功效或减少药物的刺激性
山楂,栀子
炒炭
增强或产生止血,止泻作用
大蓟,蒲黄,荆芥
麸炒
1.增强疗效
山药,白术,芡实
2.缓和药性
苍术,枳实、益智仁
3.矫臭矫味
僵蚕
米炒
1.增强药物的健脾止泻作用
党参
2.降低药物的毒性
红娘子,斑蝥
3.矫正不良气味
昆虫类药物
土炒
增强温中燥湿,止呕,止泻之功
白术,山药
砂炒
1.增强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
狗脊,穿山甲
2.降低毒性
马钱子
3.便于去毛
骨碎补
4.矫臭矫味
鸡内金,脐带
滑石粉炒
1.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煎煮
黄狗肾
2.降低毒性及矫正不良气味
刺猥皮,水蛭
蛤粉
1.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制剂和调剂
2.降低药物的滋腻之性,矫正不良气味
阿胶,鹿角胶
一通教育执业药师考前点睛班课程
你提分的最后机会!
梳理重要考点!预测命题方向!
突出重点!直接命中!
单科两科三科四科
扫码添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