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辨证论治与辨体论治的重要依据,其中食积内热体质是小儿多种疾病发病的原因,有研究表明感冒、热性惊厥、呕吐、腹泻、口疮、营养不良、肺炎、癫痫等疾病,其发病机制都不同程度与食积内热有关。
什么是食积内热体质?
这种体质的小儿多口唇红、口臭,口舌易生疮,眼眵多,脾气急躁易怒,夜间睡眠当中多有哭闹、磨牙,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干。在生长发育方面表现不佳,身高、体重常常不达标,并且在寒热风雨及季节交替等天气变化时,容易影响其健康状态。引起食积内热的原因?
小儿的生理及病理特点是食积内热形成的重要原因,其中“脾常不足”与食积的形成最为密切,脾胃主要功能是运化食物,为小儿生长提供充足营养,但因其脾胃运化功能尚未成熟,这便与小儿快速生长发育的生理需求不相应,由此造成小儿易被乳食所伤,这是造成小儿食积内热的内在因素。另外小儿意志发展不健全,自控能力差,面对喜爱的食物,无自觉控制能力,常常造成饮食不节,摄食过多。家长喂养不当和调护不周也是小儿积滞的重要原因,小儿饮食贵在有序、有节,由于家长喂养护理不当,或未能按时、按期添加辅食,或任意纵容孩子所好,饮食营养不均衡,皆能使小儿脾气不充,运化失健,饮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郁而化热。
针对食积内热的婴幼儿中医保健方法(1)宝宝乳食宜定时定量,不应过饥过饱,少吃甜食,不要乱服滋补品,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常吃甘寒、甘平类食物如赤小豆、绿豆、空心菜、芹菜、黄瓜、藕、冬瓜等,食忌滋腻,应少食羊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温油腻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之品。(2)平时应注意培养良好的性格,对待事物要有耐心,加强修养意识,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尽量避免五志过极化火。(3)年长儿应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让多余的积热宣发出去,例如游泳、跑步、武术、球类等,可根据个人爱好自行选择。(4)选用健脾清热消滞的方法进行中药调理。(5)穴位按摩可采用泻法揉按足三里、捣小天心、阴陵泉等穴位,使局部有酸胀感,每穴3分钟,早晚各1次。(6)穴位贴敷可选用清降膏进行敷贴以清降内火,小儿刮痧治疗疗效颇佳。(7)耳穴疗法可选取脾、胃、三焦、大肠对应区,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贴于其上,每日按压2次,每次30秒。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