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儿的身世和命运

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220.html

前文《西游记》中的抢地盘大战说到,太上老君要阻挠取经小分队,但是又不能动唐僧。于是老君想的办法是,退而求其次,将矛头对准孙悟空,只要把孙悟空这个第一打手给消灭,取经小分队的战斗力就会直线下降,项目KPI就极有可能无法完成。

一、平顶山阻击

老君的第一次出手,是在平顶山,既然观世音来借两个童子,老君干脆将计就计,派他们对取经部队进行拦截。这一次,孙悟空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首先是银角大仙变作一个受伤的道士,在路边碰到师徒四人,非要孙悟空背着他,最后遣来三座大山,把孙悟空压在下面。

原著《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写道:却说那大圣被魔使法压住在山根之下,遇苦思三藏,逢灾念圣僧,厉声叫道:“师父啊!想当时你到两界山,揭了压帖,老孙脱了大难,秉教沙门,感菩萨赐与法旨,我和你同住同修,同缘同相,同见同知,乍想到了此处,遭逢魔障,又被他遣山压了。可怜,可怜!你死该当,只难为沙僧、八戒与那小龙化马一场!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叹罢,那珠泪如雨。

这是整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第四次哭泣,第一次是在花果山当猴王时,悟空想到如此乐无边的日子,却终究逃不过死亡,体会到生命的无常,“忽然忧恼,堕下泪来“;第二次哭是被菩提老祖赶走,“满眼堕泪”;第三次哭是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赶走,回到花果山水帘洞,“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这一次被压在山下,是曾经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失去自由的回忆猛然袭来,是笼罩在心头的阴影再度被勾起,是猴哥的心理防线被击溃。在后文中,孙悟空还有好几次哭泣,这些都让我们看到齐天大圣内心柔软的一面。

当听说金角和银角让山神土地轮流给自己当奴仆的时候,孙悟空又感叹道:“今日这个妖魔无状,怎敢把山神、土地唤为奴仆,替他轮流当值?天啊!既生老孙,怎么又生此辈?”颇有点“既生瑜何生亮”的意思。

金银二角的这种行为,相当于地方黑社会团伙,把基层政府的国家公职人员当做自己家中的奴仆使唤,性质极其严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这样做,同时也是对以政府基层为代表的天庭叫板,而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胆量,是因为有太上老君这位天庭中央官员充当保护伞。

金角和银角下界为妖,还带了太上老君的五件宝贝,分别是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芭蕉扇、七星剑和幌金绳,装备十分豪华,从中也能感受到老君的支持。

但是很遗憾,这次出手失败了。在金角银角下界为妖的过程中,很明显能看出一点:他们缺乏实战经验。

首先是用人不当,派精细鬼、伶俐虫两个不靠谱的手下去办事,上了孙悟空的当;其次轻敌,警惕性差,加上贪杯好酒,被孙悟空屡次窃取情报,几乎盗走所有宝物;最后心眼太实,孙悟空说紫金红葫芦分雌雄,他们就信了,被耍得团团转。也难怪,平时二人的主要工作是看守锅炉,老君大概也不注重他们战斗素质的培养,结局是两人反而分别被装进葫芦和净瓶之中,差点丢了性命,取经小分队完胜。

二、火云洞拦截

火云洞在号山枯松涧,住着圣婴大王红孩儿。有人说红孩儿跟太上老君有关系是瞎扯,到底是不是呢?我们同样要到原著中寻求答案。

1.活了三百年的红孩儿,还是个孩童之躯。这种发育缓慢的情况是怎么回事呢?

纵览整部《西游记》,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佐证。首先是哪吒,哪吒就一直是孩童的形态。书中写道,哪吒当年闹龙宫,惹了祸,他的父亲李靖要杀掉他,于是他“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后来他的身体是用藕做的,相当于一个模具,所以一直没有形态上的变化。但红孩儿不属于这一类,他在《西游记》中的官方资料显示是牛魔王和罗刹女的儿子。

孩童样子般长不大的还有谁呢?五庄观中的清风、明月两个童子。原著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中写道:“(镇元大仙)当日带领四十六个上界去听讲,留下两个绝小的看家,一个唤做清风,一个唤做明月。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交一千二百岁。”人参果的功效在这一回中也有介绍:“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也就是说,清风和明月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多少都会闻到人参果,于是增加了寿命,还保持着童子的样貌。我们同时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西游记》中凡是有长生不老功效的保健品,都具有延缓个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以此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属于稀缺资源的保健品一般来头都不简单,背后的势力更加不容小觑,比如某某药酒,你一惹它它就可以跨省你,穿越大半个中国去抓你,把你弄进看守所,后台可以硬到“曾被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但这么多年却照卖不误”(援引新华微评论)。现实和文学创作的唯一的区别在于:《西游记》中的保健品,效果都是真实有效的。一如已故当代作家张贤亮说的:这年头,现实比小说精彩离奇得多。

《西游记》中,蟠桃的背后是玉帝,天庭最高领导人;金丹的背后是老君,道教的太上道祖;人参果的背后是镇元大仙,是地仙之祖,观世音菩萨说:“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也让他三分。”那么红孩儿三百年长不大,到底是沾了哪一个的光呢?

2.红孩儿有同天不老之寿。

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写:妖王道:“父王把我八个字时常不离口论说,说我有同天不老之寿,怎么今日一旦忘了!岂有此理!必是假的!”看过我前几篇文章的诸君都知道,长生不老在整部《西游记》中是所有神仙妖怪不分种族不分阶层的共同追求,而且非常难以实现。红孩儿的父母都不能有这个福分,他又是怎么有的呢?

3.取经小分队碰到红孩儿的时候,红孩儿先是变成一个可怜的被歹人打劫落难的孩子,被取经小分队所救,后来说来说去,不要别人,偏要孙悟空来背自己。是不是有点眼熟?是不是跟前面银角大王的套路一毛一样?

后来,孙悟空又叫出一帮山神土地,原著第四十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中写:众神道:“他也不在山前山后。这山中有一条涧,叫做枯松涧。涧边有一座洞,叫做火云洞。那洞里有一个魔王,神通广大,常常的把我们山神土地拿了去,烧火顶门,黑夜与他提铃喝号。小妖儿又讨什么常例钱。”又是地方黑势力团伙欺压基层公务员事件(只是这次的规模更大,手段更厉害,性质更恶劣),是不是又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金角银角是老君的人,保护伞是老君,那么红孩儿呢?这一次孙悟空也没有生出瑜亮之叹,因为他之前已经领教过一次了,更或许,他心中早已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4.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和五行车

红孩儿用三昧真火,把孙悟空烧得半死,他是从哪儿学来的呢?这么高级的法术,一个妖怪可以无师自通吗?红孩儿的父亲牛魔王,在被神界联合绞杀的过程中,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没有用三昧真火,极大的可能性是他本来就不会。红孩儿的母亲铁扇公主,应该也不会,不然在火焰山也早就拿出来烧跟她有夺子之仇的孙悟空了。

那么谁还会呢?原文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写,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锻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锻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这里太上老君说孙悟空会三昧真火,孙悟空会吗?大概也不会,整部《西游记》没见他使过,老君说这话大概只是为领去悟空多添个借口,但是这段话却说明了老君对三昧真火的作用很熟悉。

红孩儿的五辆作法用的车,是按照五行方位摆放的。原著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红孩儿说:“小的们,把管车的,推出车去!”那一班几个小妖,推出五辆小车儿来,开了前门……只见那小妖将车子按金、木、水、火、土安下,着五个看着,五个进去通报。五行是中国古代道教学说的一种系统观,这些都实在说明红孩儿有很深厚的道教关系。

5.红孩儿对天庭的方位非常熟悉,甚至见过观世音菩萨。还是第四十二回中,红孩儿觉察到面前的牛魔王有诈,怀疑是孙悟空变的,于是开始套话,准备问一问自己的生日,开头是这样写的:“愚男一则请来奉献唐僧之肉,二来有句话儿上请。我前日闲行,驾祥光,直至九霄空内,忽逢着祖延道龄张先生。”行者道:“可是做天师的张道龄么?”妖王道:“正是。”虽然这是一句现编的谎话,但是从中我们看出,首先是红孩儿对于上天庭的态度非常平淡,天上是可以“闲行”的地方,就好像可以随便出入中南海;其次,红孩儿对天庭的方位很熟悉,他甚至认识张道陵。一个普通基层的妖怪,是怎么在天庭闲行的,又是怎么认识张道陵的?

之前当猪八戒去请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原文写:却说那妖王久居于此,俱是熟游之地,他晓得那条路上南海去近,那条去远。他从那近路上,一驾云头,赶过了八戒,端坐在壁岩之上,变作一个“假观世音”模样,等候着八戒。这段话说明了红孩儿知道怎么去南海,还知道路近路远,他甚至还见过观世音,谁带他去的?

6.《西游记》中没有在神界有背景的妖怪,几乎无一不是惨死在金箍棒下。红孩儿的父母牛魔王和铁扇公主,显然也没有神界编制,但是红孩儿却最终成为了观世音菩萨的善财童子,从下界的妖怪一跃成为了中央高级领导人的贴身办事人员,不仅洗白了身份,而且职位是财务总监这个肥缺。相当于一个黑社会头目,突然变成了财政部或者国资委里的要员。熊罴怪虽然也被菩萨看中,但是没有背景,只是做了个保安队长,与红孩儿的职级和工作性质可谓天上地下。如果红孩儿没有背景,会混得个那么高的职位?

这么多条线索,全部导向一个结论:红孩儿和太上老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究竟又是什么关系呢?前文我采用了红孩儿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的说法,但经友人提醒,这里大胆地抛出另一个可能性:红孩儿是太上老君的外孙。(具体内容下期详述)

不管是私生子还是外孙,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其中之一,上述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长不大的孩童之躯和同天不老之寿,是因为吃了金丹;红孩儿和金角银角的套路如出一辙,因为同出一门,三昧真火和五行车也是老君的传授;被观世音收去做贴身办事人员,也是因为老君的这层关系。

但是这次行动依旧失败了。从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出,红孩儿的本领是很大的,连孙悟空都差点被烧死;心思也很缜密,变成观世音菩萨骗了猪八戒,还一下子就识破了变成牛魔王样子的孙悟空;胆子也很大,在观世音菩萨面前表现得也很猖狂。

其实对于红孩儿来说,唐僧肉对他来说吃不吃都不要紧,他不需要靠唐僧肉来长生不老,他自己已经具备了。他之所以要拦截取经队伍,一来可能是受到了什么人的指使,更有可能是性格使然。

通常来说,富二代官二代什么都不缺,想要的东西大概都能得到,如果从小缺乏管教,势必养成飞扬跋扈的性格。一旦养成这种性格,最喜欢的便是追求刺激和征服感。具体到红孩儿身上,他很可能追求的就是捉住唐僧的刺激,红孩儿所在的号山是取经必经之路,这样性格的一个官二代肯放过这样一个机会吗?

红孩儿被降服,是偶然,也是必然,必然之一是性格使然,必然之二是形势的逼迫。取经小分队路过号山,绝非是巧合,而是有意安排。老君如此大张旗鼓地带红孩儿在天上四处转悠,并大力栽培,早已引起了玉帝为代表天庭方面的警觉,天庭决定趁此机会,最大限度地除掉这个隐患。老君也多少都意识到这一点了,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心肝宝贝红孩儿身处险境,他或许也意识到了由于自己的“隔代爱”,红孩儿养成了顽劣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将来是难以承担大任的。

再大的官儿,也怕自己的娃儿闯祸。远的不说,就说数年前,一位名字里带有计划的中央大员,就没有计划好自己的独生子,这位官二代携带两位藏族美女开着法拉利疯狂飞驰,在北京市北四环保福寺桥撞向桥墩,一命呜呼。这位中央大员不久后也开启了被有计划的、家族崩塌式的人生败局。

老君当然不愿意自己苦心栽培的红孩儿面对这样的结局,目前的紧急情况,先保住红孩儿的性命是最要紧的。于是他下了一步险棋,将红孩儿交给佛派看管,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样一来可以躲开来自天庭的明枪暗箭。佛教拿着这个烫手的山芋,也只能尽心尽力的保护,不敢让红孩儿的性命有伤,毕竟老君要是动了真怒,也不是好惹的。借用英国政治家、小说家本杰明·迪斯雷利(年12月21日–年4月19日)的一句话:Wehavenopermanentfriend,Wehavenopermanentenemies,Wejusthavepermanentinterests。

老君之所以做了这个决定,是在对观世音的实力有充分肯定的前提下进行的,也是在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中有提到,观音菩萨说:“当年太上老君曾与我赌胜,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神仙之间真的闲到没事搞这种打赌吗?实际上这是老君对观世音的摸底,观世音的外交手段老君早就领教过,他现在要看看观音的法术实力到底如何。

平顶山和号山的阻击计划都失败了,但是红孩儿却被安排好了,总的来说,老君有失又有得。取经小分队西行的脚步并没有放慢,那么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跟太上老君有关的事件呢?请听下回分解。

*全文仅针对《西游记》作品中的塑造的太上老君的文学形象进行分析,与历史中的老子和道教信仰中的太上老君毫无干系,特此说明。

往期精彩回顾:

《西游记》中的抢地盘大战

《西游记》里这个老道,到底老不老道?

观世音才是《西游记》最大的赢家

《葫芦娃》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秘密?

长按

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xg/8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