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延龄 李家庚
编辑:经方全球同学会
王不留行
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成熟种子。味苦,性平,归肝、胃经。
功效主治:
1.行血消疮
如王不留行散主治“病金疮”(金疮是刀斧、枪弹等金属器械所伤的外科疾患)。方中以王不留行为主药,旨在行血脉,以达止血、止痛、消疮之功。《本草求真》谓:“王不留行,性走而不守……则知气味疏泄,洵尔至极,又安能有血而克止乎?何书又言止血定痛,能治金疮,似与行血之意又属相悖,讵知血瘀不行,得此则行,血出不止,得此则止,非故止也,得其气味以通达,则血不于疮口长流,而砍自散各经,以致其血自止,其痛即定,岂必以止为止哉。”故《本经》谓其“主金疮,止血逐痛”,为外科之良药。
2.通经下乳
仲景未明此效。《日华子本草》谓其治“妇人血经不匀及难产”。《本草纲目》记载,民间“俗有‘穿山甲、王不留行,妇人吸了乳长流’之语,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临证常与猪蹄同用,治疗产后乳汁不下,每获良效。
用量用法:
仲景用本品仅见于王不留行散1方。
1.用量
原方用量为10分。目前临床常用量为6~10g。
2.炮制
仲景于原方药后云,本品宜“八月八日采”。又于方后云,“烧灰存性,勿令灰过”,“阴干百日”。现今各地皆炒爆入药。
3.用法
入汤剂,或入丸,散,亦可外用。
使用注意:
《本草经疏》谓:“孕妇勿服。”《本草汇言》指出:“失血病、崩漏病并须忌之。”
药理研究:
含多种皂苷,其中有王不留行皂苷、异肥皂草苷等,尚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川。具有抗癌镇痛、收缩子宫、抗凝血等多种药理作用[2]。
临床应用:
1.带状疱疹
王不留行若干,用文火焙干至黄褐色,以不焦为度,研细末,用蛋清调成糊状,涂拌患处,每日3次,治疗36例,全部治愈[3]。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王不留行贴耳穴,选用耳穴主穴脾、肝、胃,配穴肺、口、皮质下、三焦等。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部,然后按摩1分钟,至局部充血为度,患者自觉有灼热感时将王不留行籽粘在胶布上,贴于耳穴。如患者感觉耳部热胀痛,为取穴准确,反之取穴不准。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1分钟,隔日1次,两耳交替,治疗30例,结果:痊愈20例,显效7例,有效3例[4]。
此外,用王不留行籽贴耳穴还可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5]、近视眼[6]等。
参考文献:
[1]颜正华等,《中药学》北京中医学院,:;
[2]弱维良,《中西医结合杂志》,,(3):;
[3]王巧云等,《成都中医学院学报》,,(2):23;
[4]刘昌华,《山西中医》,,(4):22;
[5]塍凯等,《中西医结合杂志》,,(2):11;
[6]周玉冰,《浙江中医杂志》,,(2)。
本文摘自《张仲景医学全书·张仲景药物学》第2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年1月第2版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一个全球中医人学习经方的平台
经方,即医圣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学习经方,可接受辨证论治原则的训练,认识中医学的本质特征,了解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学习仲景理法方药的应用,明方剂之源、方剂变化的方法与策略,领会中医的医学认识方法,训练中医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