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青春痘医院 http://m.39.net/pf/a_8740651.html
1.耳穴知多少?
早在多年前,我国古代医家就已经发现了耳郭与人体的内在联系,比如《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记载了与上肢、眼、面颊、咽喉等相联系的:“耳脉”。
耳穴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治疗与预防,解剖学进展发现耳穴内脏代表区——耳甲区是人体唯一有迷走神经分布的区域,且刺激内脏耳穴区可激活迷走神经耳支,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可将冲动传递到孤束核,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神经解剖学,通过耳穴刺激迷走神经,可以治疗包括失眠、抑郁、癫痫等在内的疾病。
2.耳穴大作用
耳穴治疗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痛、神经性疼痛和内脏痛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甲亢或甲减、糖尿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功能紊乱和表态反应性疾病,如眩晕综合征、高血压病、心律不齐、神经衰弱、荨麻疹、哮喘、鼻炎等都有较好的效果。
3.耳穴压贴,又称耳穴压豆,常用的材料有王不留行籽、绿豆、白芥子、磁珠、不锈钢珠以及中成药丸等。耳穴贴压操作简便,个人可在家自行操作,贴压前,用酒精棉球对耳郭进行常规消毒,然后一手固定耳郭,一手夹取已带有王不留行籽等材料的胶布,对准所选取的耳穴进行贴压;然后,用同侧手拇指及食指循耳前后捻压,至耳郭发红,并有发热感,可以每天自行按压3-5次,每日2-3日换帖一次;对局部还可正面和背面同时贴压,以加强疗效。
4.具体贴压部位
(1)耳穴“角窝上”(在三角窝前1/3的上部)——治疗高血压
(2)耳穴“角窝中”(在三角窝中1/3处)——治疗哮喘
(3)“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治疗失眠多梦、癫痫、神经衰弱
(4)三角窝前1/3的下部——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
(5)耳轮体前部下1/5处——治疗经痛、落枕和颈椎综合征
(6)耳轮前体中2/5处——治疗胸闷、胸痛、肋间神经痛以及乳腺病症
5.耳穴不适用人群以及注意事项
不适用人群:使用胶布或王不留籽等过敏者;耳朵表面皮肤有破溃者;幼儿、孕妇、年老体弱、神经衰弱、严重器质性病变者禁忌用耳穴贴压。
注意事项:
(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
(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3)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4)根据不同病症采用相应的体位,如胆石症取右侧卧位,冠心病取正坐位,泌尿系结石取病侧在上方的侧卧位等
END扬州大学护理学院仁爱敦行·博学自强信息来源
于尚平
值班编辑耿玉滢张安琪校对
张婧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