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疾病有很多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就诊断来说,传统的望闻问切就能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因此这四种方法也被统一称为“四诊”。四诊之中最为常用的就是望诊——通过观察病人外表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的方法。耳穴望诊是通过观察耳郭形态、色泽变化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就有“视耳好恶已知其性”的记载,实践证明:耳穴望诊不仅对人体各部位疾病作出定位诊断,而且在一定范围内能作出定性和鉴别诊断,对某些疾病还能早期诊断,对预后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通过耳廓,其实也就是外耳部分来诊断疾病,在我国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了。而且很多医学书籍上,也有很多关于“察耳”、“望耳”、“观耳”、“诊耳”的记录。《灵枢·本脏篇》云:“高耳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中医理论认为肾开窍于耳,故耳的听觉功能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肾精充足,髓海得养,则耳的听觉功能正常。如果人的肾中精气虚衰,髓海空虚,则听力减退,或有耳鸣、耳聋等,故中医用补肾法以治耳功能减退。
观耳知健康
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健康的耳朵应该光泽、柔润。
正常的耳朵从大小来说,应该是上平眉毛,下平鼻子下端。耳朵长是长寿的特征之一。一般来说,耳朵越长寿命越长。据说耳朵长度大于7公分,正常情况下可以活到80岁。健康的耳朵应该厚而柔软,耳朵越软说明身体越健康。薄的、硬的、干的、暗的耳朵预示着一个人不健康,或者有潜在的疾病危险。如果先天发育不好,则耳朵上端到不了眉毛。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耳朵反映出来,疾病越严重,耳朵会越来越薄,越来越硬。耳朵如同一个倒置的胎儿,其分布规律为头部朝下,臀部朝上,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垂及耳垂附近。耳廓以弹性软骨为主要组成部分,富含血管和神经,皮下组织极少。三角窝:与盆腔脏器对应的穴位耳轮:耳轮上、下脚,与躯干下肢对应的穴位耳舟:与上肢对应的穴位耳甲艇:与腹腔脏器对应的穴位耳甲腔:与胸腔脏器对应的穴位耳垂:与头面对应的穴位
认识耳朵及耳廓分区
解剖名称解剖定位配图耳轮内缘即耳轮与耳郭其他部分的分界线,是指耳轮与耳舟,对耳轮上、下脚,三角窝及耳甲等部的折线耳甲折线指耳甲内平坦部与隆起部之间的折线对耳轮脊线指对耳轮体及其上、下脚最凸起处之连线耳舟凹沟线指沿耳舟最凹陷处所做的连线对耳轮耳舟缘即对耳轮与耳舟的分界线,指对耳轮(含对耳轮上脚)脊与耳舟凹沟之间的中线三角窝凹陷处后缘指三角窝内较低平的三角形区域的后缘对耳轮三角窝缘即对耳轮上、下脚与三角窝的分界线,指对耳轮上、下脚脊线与三角窝凹陷处后缘之间的中线对耳轮耳甲缘即对耳轮与耳甲的分界线,指对耳轮(含对耳轮下脚)脊与耳甲折线之间的中线对耳轮上脚下缘即对耳轮上脚与对耳轮体的分界线,指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向对耳轮耳舟缘所做的垂线对耳轮下脚后缘即对耳轮下脚与对耳轮体的分界线,指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向对耳轮耳甲缘所做的垂线耳垂上线(亦作为对耳屏耳垂缘和耳屏耳垂缘)即耳垂与耳郭其他部分的分界线,指过屏间切迹和轮垂切迹所做的直线对耳屏耳甲缘即对耳屏与耳甲的分界线,指对耳屏内侧面与耳甲的折线耳屏前缘即耳屏外侧面与面部的分界线,指沿耳屏前沟所做的直线耳轮前缘即耳轮与面部的分界线,指沿耳轮前沟所做的直线耳垂前缘即耳垂与面颊的分界线,指沿耳垂前沟所做的直线耳轮临床分区定位及名称
耳轮是倒着的脊柱,由下往上依次为:颈椎-腰椎-盆骨。在耳轮上那个部位出现了肿胀或颜色变化就说明脊柱的相应位置出现了问题。医院检查了。脊柱要以预防为主,要多做肌肉锻炼,只有后背的肌肉强大了,颈椎、腰椎等才会安然无恙。一、耳廓解剖部位之耳轮解剖名称
解剖定位配图耳轮耳郭外侧边缘的卷曲部分耳轮脚耳轮深入耳甲的部分耳轮脚棘耳轮脚和耳轮之间的隆起耳轮脚切迹耳轮脚棘前方的凹陷处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的膨大部分(小编:这个图与上个图对比看更明显。)耳轮尾耳轮向下移行于耳垂的部分轮垂切迹耳轮与耳垂后缘之间的凹陷处耳轮前沟耳轮与面部之间的浅沟二、耳廓解剖部位之对耳轮解剖名称解剖定位配图对耳轮与耳轮相对呈“Y”字形的隆起部分,由对耳轮体、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下脚三部分组成对耳轮体对耳轮下部呈上下走向的主体部分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分支的部分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前分支的部分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三、耳廓解剖部位之耳舟解剖名称解剖定位配图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四、耳廓解剖部位之三角窝解剖名称解剖定位配图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与相应耳轮之间的三角形凹窝五、耳廓解剖部位之耳甲解剖名称解剖定位配图耳甲部分耳轮和对耳轮、对耳屏、耳屏及外耳门之间的凹窝。由耳甲艇、耳甲腔两部分组成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六、耳廓解剖部位之耳屏解剖名称解剖定位配图耳屏耳郭前方呈瓣状的隆起屏上切迹耳屏与耳轮之间的凹陷处上屏尖耳屏游离缘上隆起部下屏尖耳屏游离缘下隆起部耳屏前沟耳屏与面部之间的浅沟七、耳廓解剖部位之对耳屏解剖名称解剖定位配图对耳屏耳垂上方与耳屏相对的瓣状隆起对屏尖对耳屏游离缘隆起的顶部屏间切迹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八、耳廓解剖部位之外耳门解剖名称解剖定位配图外耳门耳甲腔前方的孔窍点击相片即可学习打坐、站桩
九、耳廓解剖部位之耳垂解剖名称解剖定位配图耳垂耳郭下部无软骨的部分耳垂前沟耳垂与面部之间的浅沟十、耳廓解剖部位之耳背解剖名称解剖定位配图上耳根耳郭与头部相连的最上处下耳根耳郭与头部相连的最下处耳轮脚沟耳轮脚在耳背呈现的凹沟耳背沟对耳轮在耳后呈现的凹沟望耳诊病及临床意义
视频:望耳诊病法
.变色红色反应:有鲜红、淡红、暗红之分,呈点状、片状、不规则反应等。红色反应常见于急性病症、痛症;淡红或暗红常见于疾病的恢复期或病史较长和慢性疾患。如头晕在晕区呈条片状凹陷红润等。白色反应:有白色、苍白,中央小白点边缘红润,白色反应属慢性疾病,点中间白边缘红润属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如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区呈现片状不规则白色反应。灰色反应:有淡灰、暗灰、灰色,灰色多见于陈旧性疾病和肿瘤。如肿瘤在相关耳穴部位及肿瘤特异区,呈现暗灰或深褐色,似蝇屎反应,压之褪色。深褐色反映:多见于慢性病变,病愈后在相应耳穴上呈现色素加深似色素沉着反应。如小肠癌术后患者,可见小肠区深褐色反应。观察变色反应时,还需注意界线是否清楚,是否光泽等。变色反应约占阳性反应物出现率的55%。2.变形()隆起:呈结节状、链球状、条索状、片状等突出于皮肤,或隐在皮内的阳性反应物。多见于慢性器质性病变、增生性病变。如颈椎病、肝肿大等。结节状:小似芝麻,大如绿豆样硬结,突出于皮肤,或隐在皮肤下软骨之上。链球状:3个及以上结节状硬结连在一起,突出于皮肤,或隐在皮肤下软骨之上。条索状:呈条形突出于皮肤,或隐在皮肤下软骨之上。片状:呈片状突出于皮肤,或隐在皮肤下软骨之上。(2)凹陷:呈点状、片状,凹陷如穴。如目、目2点状凹陷多见于视力减退等。(3)皱褶:呈环状、指纹状皱褶,大小不等。如心区水波纹多见于心律不齐等。3.丘疹常见有点状丘疹和水疱样丘疹,高出周围皮肤,颜色可分为红色丘疹、白色丘疹或白色丘疹边缘红晕,也有少数暗灰色丘疹(似鸡皮疙瘩),数目不等。丘疹反应常见于急、慢性器质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丘疹反应约占阳性反应物出现率的5%。()丘疹呈扁平样密集状改变,似蚕子,常见于结节样痒疹等。(2)丘疹呈白色点状或聚集样改变,常见于胆囊结石、支气管炎、腹泻等。(3)丘疹呈暗褐色改变,似鸡皮疙瘩,常见于神经性皮炎。(4)丘疹呈米字排列改变,常见于心律不齐,不完全性左束或右束支传导阻滞。4.血管变化耳穴血管反应,常见的有血管充盈、扩张、扭曲、中断、圆形、半圆形、条段状、弧状、杵状、蝌蚪状、海星状、网状等,可呈红色、暗红色或暗灰色血管变化,约占阳性反应物出现率的5%。()血管扩张:可呈扇叶状或条段状。扇叶状,常见于消化道溃疡、腰腿痛;条段状,常见于关节痛、支气管扩张。色泽鲜红多为急性病、痛证;色泽暗紫,多为病愈、恢复期。(2)扭曲:海星状,多见于溃疡病;环球状、弧状,多见于风心病;蝌蚪状、鼓锤状,多见于冠心病;梅花状,多见于肿瘤。(3)网状:血管呈网状改变,多见于急性炎症,如咽喉炎、扁桃体炎、乳腺炎。(4)血管中断:血管主干充盈扩张,见中间呈条段状中断,常见于心肌梗死。5.脱屑脱屑多为白色糠皮样或鳞片状,不易擦去,可为白色或者灰白色,脱屑反应约占阳性反应物出现率的0%。
()风溪区、肺区脱屑,常见于皮肤病。
(2)三角窝内脱屑,常见于妇科炎症、带症。
(3)食道、贲门、胃区脱屑,常见于消化不良、吸收功能低下等。
(4)三焦、内分泌区脱屑,常见于代谢障碍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5)全耳脱屑,常见于脂溢性皮炎、牛皮癣等。
6.望诊阳性反应物与疾病的对应规律阳性反应物的特征与疾病性质相对应:点片状红润或充血,点片状白色边缘红晕,或红色丘疹,并有脂溢及光泽者,多见于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点片状白色、凹陷或隆起,白色丘疹,又无脂溢及光泽者,多见于慢性器质性疾病。结节状隆起,或点片状暗灰色,多见于肿瘤疾病。糠皮样脱屑(不易擦去),多见于皮肤病。线条状圆形、白色半圆形,或暗灰色瘢痕等,多见于手术及外伤。7.阳性反应物的位置,与躯体、脏腑在耳郭的“代表区”多相对应例如:胃疾阳性反应物则多出现在胃区;肺疾阳性反应物则在肺区;肿瘤或手术损伤等则在相对应的耳郭部位上出现阳性反应物。耳穴上阳性反应物的位置与其所代表的人体脏腑或部位,大体上是一致的。8.如何分析非患病相应穴区的阳性反应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注意用脏腑学说的理论来理解和分析阳性反应物,例如根据“心藏神”的理论,多梦、失眠、精神病等多在心区有反应,根据“脾胃相表里”的学说,慢性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病,除胃区外,脾区也有同样反应。皮肤病患者大都在肺区出现脱屑,是因为“肺主皮毛”。此外,也应运用现代医学的一些理论来理解和分析阳性反应物。如神经衰弱患者在枕到额区内,可触到条索状阳性反应物;高血压患者在肾上腺穴呈点状或片状红晕;内服避孕药的妇女,除子宫穴外,常在内分泌穴见到白色片状脱屑。在一些经验穴上,有时也会出现阳性反应物。如肝硬化的患者在肝阳穴常有结节,边缘清楚;降压沟的红晕出现可反映血压的情况。望耳诊病-五脏六腑篇
如果心脏出了问题,这个耳朵会露出什么马脚呢?比如针对冠心病的诊断,就可以通过观察耳朵的外部特征来推断是否有冠心病的征象。中医理论中有“耳主贯聪而通心窍,为心之司,为肾之候也”的说法,《黄帝内经》中也有“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的记载,并认为耳与经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经过耳朵,所以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说法。现代生物全息理论也发现了耳朵与人体器官的对应关系,并确认了八十多种内外科疾病与耳朵的变化有关系,所以人体有病时,耳朵就会有反映。耳朵的形态、色泽和纹路的变化都能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心区光反射增强:即耳甲明显变亮,多提示心脏功能不佳,可有心慌、胸闷等症状。(如下图)问:如果老年人在家里感觉心慌,有什么缓解方法?答:眼睛微闭,用手指轻压一只眼睛,两只眼睛交替进行,每只压一分多钟,直到症状缓解,一定注意不要用力过大。缓解心绞痛、心慌:刺激内关透外关。耳穴诊疗——肺肺型耳:多提示肺为该人的薄弱环节,可有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特征:耳舟上部尤其是耳周明显宽大、较平坦、薄是肺型耳特点。有的人此处会出现皮屑。临床意义: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平时注意保护呼吸道。提示皮肤过敏。肺经在体内的当令时间是凌晨3点到5点,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条经脉,它从上腹部开始,通过大肺肠和肺部,向上绕过喉咙,从上臂顶部的中府次出来,现于体表。沿上臂和前臂下行,至大拇指末端的少商次终止。支脉从手指部分出,走向食指末端,与大肠经相连接。曾有个病人老咳嗽,看过三四次,效果不是很好,后来他说老是在夜里3、4点钟咳醒了,这不正是肺经值班的时间吗,就给他开了补肺的升陷汤,非常管用。瞧,人的经络就是这么神奇。升陷汤:生黄芪30克,知母0克,柴胡0克,升麻0克,桔梗0克。用热水泡脚,泡5~20分钟,泡到背部感觉微微冒汗最好,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治疗作用:祛痰、止咳、定喘。耳穴诊疗——胃胃不好的人在耳朵上有非常明显的反应。这类人群的耳朵耳轮处通常有个深深的折。在治疗胃方面,中医中讲“同气相求”。因此在开药的时候问病人一些非常贴心的问题,在治疗上会非常有帮助。在给胃容易反酸烧心的病人开药时,通常会开一味“泻心汤”。同时配合着贴耳穴来治疗。耳穴诊疗——肝脂肪肝在耳朵的反应非常明显。主要有三个地方显示。谈到肝,就不得不提一种疾病—乙肝。很多人谈乙肝色变。在这为您打破这层顾忌。其实乙肝并不可怕,只要在生活中做到生活注意事项,加上积极地治疗乙肝也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肝开窍于目,肝跟目有着秘不可分的关系。耳穴诊疗——肾肾可是很多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