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导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亚健康”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从亚健康状态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恢复到健康状态,也可向坏的方向转化,进一步发展为各种疾病。研究表明,人群中基本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者仅占15%左右:患有各种疾病者也有15%左右,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者却占60%~70%。亚健康也包括了一时较难察觉的潜在疾病,比如常见于中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早期心脑血管病;中年人常伴有血脂、血糖、血黏度、血压偏高;脑力劳动者多表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如长期的疲乏、纳差、头痛、头晕、失眠、情绪不稳、易感冒等;在相对贫困的农民及重体力劳动者,多表现为痛证,潜在的营养不良和慢性感染。此类患者大多症状复杂多样,轻者影响工作效率,重者不能正常生活。医院经过全面系统检查、化验或者影响检查后,往往找不到肯定的病因所在。还有一部分是有检验指标的异常,但不能诊断为某一疾病,也没有临床症状,也可以称为亚健康状态。此类病症中医诊治较之西医有明显优势,与中医内科的虚劳、郁证、不寐、痹证、心悸、怔忡、头痛、眩晕、胸痛、胁痛、呃逆、腹痛、胃脘痛、汗证、瘀证等病证有关。
我临床体会,按中医内科辨证,虽有一定疗效,但由于一个人身上牵涉数种甚至十余种病名,因此在诊断上不好命名,在治疗上不易选方用药。十余年来我以刘绍武老师的《三部六病》学说为指导,采用六病辨证与杂病辨证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充分发挥协调疗法优势,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分三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关于六病辨证刘老有一句口头禅就是“除四大之外,一切以协调疗法为主”。意思是说六病的“四大”证候(大寒、大热、大虚、大实),矛盾是对抗性的,治疗是针锋相对的纠偏疗法,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泄之。凡此“四大”以外的病证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其处置方法是采取协调疗法,通过调动整体的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扶正以祛邪,达到治疗目的。这就给我们指明了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方向和方法。亚健康人群是不可能有“四大”之证,理论上说就可以不用六病辨证,而按杂病治疗。然而我有一个体会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亚健康虽然没有大寒、大热、大虚、大实之“四大”证,但必然要有小寒、小热、小虚、小实之证,可以称之为“四小”证。证虽然小,但其性不出阴阳,其位不越三部。可以套用六病辨证之法辨证论治。正如柯韵伯所说“只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病名目上寻枝叶”。以寒来举例,在表部虽没有明显的手足厥寒,但手足发凉者很多见,还有的是夏季手足心热、冬季四稍发凉;在半表半里部虽没有严重的畏寒肢冷,但可以有轻微的背恶寒;在里部的寒多不是腹中冷痛、完谷不化,而多表现为腹部轻度发凉、喜温暖,吃生冷食物感到不适、喜热饮食,对寒凉药物的反应与以往不同等。在治疗上我的体会是主药基本不变,可以在剂量上和炮制方法上灵活掌握。仍以寒证为例,表部之寒用桂枝,里部之寒用炮姜,半表半里之寒用制附子,剂量3~9克为宜。三部的热证、虚证、实证可以以此类推。这样的话就把治疗六病的主方主药运用到西医查不出病、中医看上去症候较轻的亚健康中去了。
二、关于协调疗法协调疗法是刘老根据《伤寒论》有关小柴胡汤的原文精神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提出来的。他认为,出现在三部上的寒、热、虚、实组成了六病是对抗性矛盾,要用斗争的方法解决,除此之外的内科杂病,属于非对抗性矛盾,适合用平和的方法解决。在这种认识基础上,以小柴胡汤为主,创立了杂病的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的方法。刘老当时说过,“三部六病是个开放系统,具体方药可以活用。比如协调整体的小柴胡汤也可以用逍遥散或越鞠丸。有时还用一味香附代替小柴胡汤”。根据刘老这一段话的意思,我在临床上用协调法治疗亚健康等杂病时,以小柴胡为主方,加减变化或三个方子用于亚健康的常见的三种情况,分述如下。
古人常说:“百病生于气也”“怪病多痰”“久病多瘀”。临床上不好诊断、不易治疗、缠绵难愈的疑难杂病多于这三者有关,亚健康也不例外。百病生于气,指的是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是引起多种病证的原因。这儿的气是狭义的气,指的是七情致病的病因。从临床证侯来看,它的范围已大大超出内科学郁证范畴,与多种内科疾病有关联。《丹溪心法·六郁》:“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这就说明理气解郁之法可以辨证的用于多种临床病证。痰与瘀血既是脏腑病变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其他疾病的原因。说怪病多痰,指临床上许多疑难怪病,从痰论治,多获奇效。说久病多瘀,我体会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许多内科疾病,到后期都是出现瘀血的表现。所谓痛久入络,病久入血,大黄鹰虫丸治疗虚劳病,就是很好的例子。二是近年来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中医学活血化瘀研究成果卓著,对瘀血致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我们三部六病学说是开放系统,拿来主义。因此,我主张把活血化瘀法也辨证的融于协调疗法之中。因此,我在用小柴胡汤协调整体时,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分别加入了理气、化瘀、活血的药物。即偏气滞者加枳壳、白芍、合欢花、腊梅花叫理气小柴胡汤;偏于痰者加陈皮、茯苓、胆星、石菖蒲叫化痰小柴胡汤;偏于瘀者加王不留行、丹参、桃仁、红花叫活血小柴胡汤。
三、关于局部症三部六病学说认为,整体和局部是辨证的统一,每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受着整体支配的。任何疾病都是整体的疾病,而局部的病理变化则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临床上无论治疗哪一种局部病症,必须首先考虑整体的问题。如果没有整体的协调,就不可能有局部症状的改善。
亚健康状态下的局部症,一般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只有一个症状,没有兼症不好辨证;二是有一个体征或检验影像学指标异常,没有临床症状。辨证治疗的方法是局部治疗和协调整体相结合。
1.协调整体
根据舌苔、脉象使用加味小柴胡汤。即舌苔薄白,脉弦者用理气小柴胡汤;苔腻或厚腻,脉滑者用化痰小柴胡汤;舌质黯舌下静脉纡曲,脉涩者用活血小柴胡汤。
2.治疗局部
在协调方中,可以加上治疗某一症状,或某项理化治疗的方药,这个范围很大,只能说思路,没法说具体内容。
这也充分体现三部六病学说的开放性,可以吸收古代人、现代人、中医的、中西结合的东西进来,为患者服务。古代有很多治疗某一症状的验方,近二三十年的中西结合也研究出许多某一检验指标异常的中药。这就要看掌握的验方有多少,临床经验多不多,灵活空间很大。
现在一个是疾病谱发生变化,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西医的广泛参与并占有主流地位,中医在医疗市场上所占份额很小,很难立足。刘老创立的“三部六病”学说,对流传下来的《伤寒杂病论》动大手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纲挈领,形成一套实用性强,便于学习应用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急性病、慢性病、简单病、复杂病,甚至西医认为不是病的亚健康人群,都有极高的疗效。这是“祖师爷”赏的一碗饭(京剧),我们要加倍地珍惜它,同时这套理论又是一个开放系统,可以容纳古代的、现代的、中医的、西医的东西进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
总而言之,一般亚健康患者往往症状很复杂,治以协调疗法为主;症状不太复杂,三部上寒热虚实可以分辨的,仍以六病辨证为主;只有一个症状或者一个理化指标异常者,可以局部治疗为主,兼以协调整体。
总结几句话:
症状多样,协调为上;
有症无状,舌苔脉象;
四小证侯,三部分布;
协调整体,治疗局部。
作者:石西康编辑:黄小蕊
三部六病小编赞赏将用于平台所有作者的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