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看着捂着肚子的小明,心里很焦急
到医院排除了外科急腹症后
医生告诉妈妈
中医怎样认识功能性腹痛呢?
功能性腹痛属于中医学“腹痛”范畴。小朋友肚子痛时多数无法具体指出是哪里痛,需要医生鉴别,临床上以脐周痛多见。
中医讲“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小朋友腹痛与感受外邪(寒邪为多)、饮食失节、情志失调、体质虚弱等有关。
功能性腹痛如何调护?
小儿推拿
临床上可以根据病情采用运土和胃推拿手法治疗腹痛。小儿推拿通过按摩手法,刺激相应穴位与经络,从而调节小儿机体状态,如取穴小儿左手板门、一窝风、中脘等。
1、揉板门
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揉小儿左手大鱼际平面中点。
2、揉一窝风
一窝风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用右手拇指或中指端揉之。
3、揉中脘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用右手拇指点按之。
艾灸
将艾条点燃,艾灸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艾灸的渗透作用可激发经气的活动,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脾胃虚寒腹痛者可艾灸神阙、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脾俞以达温阳散寒之功。
针刺
针刺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辨证针刺不同的穴位,腹痛常针刺中脘、关元、足三里等以调节气血运行,行气止痛。
耳穴压豆
将王不留行籽粘贴于耳穴处,取耳穴脾、胃等,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拔罐
用闪火法迅速将火罐罩于神阙穴上,根据体质不同,留罐时间也不同,通常5-10min左右,以达到通经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
中药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遣方用药治疗腹痛。腹痛原因多种,针对不同病因病机选取不同药物。如寒邪内阻者,可用乌药、青皮、木香等治疗;食积腹痛者,可用木香、莱菔子、鸡内金、炒麦芽等治疗。
如何减少腹痛的发生?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对本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中医讲“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和“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减少小儿腹痛的发生还需合理安排其饮食。
年龄较小的患儿:建议继续母乳喂养,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较大的患儿:建议饮食清淡,少量多餐,少吃生冷、寒凉及煎炸、油腻的食物。
日常生活顺应四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平时给孩子营造轻松温馨的生活环境,减少孩子精神紧张。对容易紧张的患儿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父母尽量态度和蔼,避免大声呵斥孩子。
中
医
科
龙华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致力于中医临床常见病的临床诊治,专于运用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治疗疾病,开设有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内科、针灸推拿科门诊。
诊疗范围
中医儿科诊治病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哮喘缓解期、消化不良、功能性腹痛、厌食、便秘、遗尿、抽动症、小儿斜颈等儿科常见病。
中医妇科诊治病种:痛经、月经失调、乳腺增生、经前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女性不孕症、妊娠剧吐、乳汁过少、产后腰痛、产后便秘等妇科常见病。
中医其他病种:头痛、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小关节紊乱、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膝关节炎、落枕、坐骨神经痛、周围性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带状疱疹、斑秃、失眠症、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便秘等临床常见病。
就医地址
龙华区妇幼保健院门诊部四楼中医科
(龙华区大浪街道华繁路73号)
预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