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趣儿的中药名王不留行篇

王不留行,中药名,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王不留行”获取方式简便、分布广泛。

“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

在夏季果实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即可。

除华南外,全国各地区都有分布。

“王不留行”历史悠久,功效众多。

《神农本草经》卷一:“王不留行,味苦平。主金创,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久服轻身耐老,增寿。生山谷。”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草五·王不留行》记载:“此物(王不留行)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吝啬者常借以示拒客之意。

“王不留行”不仅作为中药材出现在医书中,许多文学典籍中也都有着它的身影。

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俭啬》写:“卫江州在寻阳,有知旧人投之,都不料理,唯餉王不留行一斤。此人得餉,便命驾。李弘范闻之曰:‘家舅刻薄,乃復驱使草木。’”

明代袁宏道《送医者黄生谒东诸侯》诗:“橘老柑黄不奈何,飘然艇子出烟波。而今海上单方几,王不留行一味多。”

王不留行归肝、胃经。

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乳的功能。

主治月经不调,乳汁缺乏,难产,痈肿疔毒等症,是临床常用下乳的重要药。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经血过多者禁用“王不留行”,

此外,建议女性应尽量避免在经期使用。

王不留行善通利血脉,行而不住;上能通乳,下能通经,以善于行血而知名,有“通乳圣药”之称,

《本草纲目》中记载“此物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

故称之为“王不留行”。

提起“王不留行”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此药是药王邳彤发现的。

邳彤乃东汉名医,常走村串户,采方治病,人们颂他为“药王”,

此外,他还是光武帝刘秀手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早年刘秀称帝之前,王莽曾和王郎追杀刘秀,路过邳彤的家乡时正值粮食不足,

于是,便要求村民献上食物,结果村民却紧闭门户不予理睬。

王郎气急败坏,扬言要踏平村庄,斩尽杀绝。

此时一参军进谏道:“此地青纱帐起,树草丛生,庄稼人藏在暗处,哪里去找。再说就是踏平十会村庄也解不了兵将的饥饿,不如赶紧离开此地。另作安顿,也好保存实力,追杀刘秀。”

王郎听了,这才传令离开了这个村庄。

后来,发现此药的邳彤想到这段历史,心中有感,

便为其起名为“王不留行”,

也以此昭示后人“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这一道理。

今日总结:王不留行善于走窜,故使用时药量不宜过大,否则会有头晕、头痛等副作用。建议咨询正规医师后再用药,切忌随意操作用量。

▼点击了解更多▼点击领取新一年健康buff,衣食住行巧养生(上)为什么中医常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懒癌晚期的自我拯救,4个穴位带你逃出懒的圈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ll/8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