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
怀远即怀远县。
怀远县,隶属于安徽省蚌埠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淮北平原的南端,东邻固镇、蚌埠、凤阳,南界淮南,西毗凤台、蒙城,北依濉溪、宿州。介于东经°45′-°09′、北纬32°43′-33°19′之间,总面积.02平方千米。
截至年,怀远县下辖18个乡镇、总人口万。地区生产总值由年的.2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财政收入由13.5亿元增加到26.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6.5亿元增加到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4.8:39.2:36.0。
怀远县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八年(年),素有"淮上明珠"美誉,民间盛行的花鼓灯,名胜古迹有白乳泉,卞和洞、望淮楼等。年8月,安徽省政府批准怀远县退出贫困县。
基本信息中文名
怀远县
外文名
HuaiyuanCounty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安徽省蚌埠市
下辖地区
13个镇、5个乡
政府驻地
涡北新区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蚌埠市西部,淮北平原南部
面积
.02平方千米
人口
99万(年常住人口)
方言
江淮官话洪巢片怀远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和暖温过渡带
著名景点
白乳泉、卞和洞、望淮楼
火车站
高铁蚌埠南站、蚌埠站
车牌代码
皖C
行政代码
地区生产总值
.80亿元(年)
人均生产总值
元(年)
目录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4自然资源
5人口民族
6经济概况
7社会事业
8交通运输
9历史文化
10风景名胜
11地方特产
12特色小吃
13著名人物
历史沿革地名由来据《名胜志》:宋置怀远军,取宋理宗赵昀"荆山为城,义在怀远"一语为军名。
建置沿革怀远县历史可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唐、虞时代,设有涂山氏国。
夏、商两代,分为九州,怀远属徐州地。怀远县区位--
西周时徐州并入青州,这里分属青、扬二州地。
春秋战国时,先后属吴、楚之境。
秦代,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以淮水为界,淮北为泗水郡,淮南为九江郡。
西汉时,仍以淮水为界,这里设四个侯国,两个县。在淮水南设当涂、曲阳两侯国,属九江郡;在淮水北设平阿、义成两侯国和龙亢、向县两县属沛郡。
王莽新朝时,当涂曾改名山聚,曲阳改名延平亭,平阿改名平宁。
东汉,当涂国复改为县,沛郡改为沛国,原设之县未动,仅平阿、义成县改属九江郡。
三国时,地属魏境,龙亢改属汝阴郡,义成、平阿、曲阳三县属淮南郡。当涂、向县撤废。
西晋太康九年(年),龙亢改属谯国,复设当涂,与义成、曲阳、平阿三县,同属淮南郡。
东晋南迁,将当涂侨置于江南(即今之当涂县境)。后改置马头郡。
南北朝时,争夺剧烈,先属南朝宋地,郡治未变,新设零县。龙亢并人蕲县。齐时,淮北地区尽失,属北朝魏地,设已吾县,属马头郡。以后南朝梁又占领,除龙亢属下蔡郡,已吾属沛郡,义成属临淮郡外,又设葛山县。其后复被北朝北齐占据,设荆山郡改原当涂为马头县。已吾、义成并为临淮县,曲阳并入定远。
北宋仍因唐旧制。
南宋时,淮北一度沦人金国之地,在这里改设荆山镇。金亡后,南宋收复,复设荆山县。宝佑五年(年)于此设"怀远军",辖荆山县,地跨淮河两岸。"怀远"名称亦自此开始。怀远风光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年)正月撤废怀远军,与荆山县合并,改称怀远县,属濠州,隶于安丰路。
中华民国,属安徽省寿县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县。民国二十七年(年)属安徽省阜阳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县,民国三十七年(年)怀远属寿县第十行政专区辖县,直到怀远县解放。
抗日战争时期,怀远县部分沦入敌手。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宿(县)怀(远)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国民党怀远县政府逃避到龙亢区的褚韩湖,怀远县城内则有伪怀远县政府盘踞。
解放战争期间,在县境内涡河南北建立怀远、宿怀两县人民民主政权。年1月怀远全境解放,3月怀远县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全县共辖城关、胡疃、河溜、包集、双桥五个区,57个乡。
怀远县年属宿县专署辖县,年属蚌埠专署辖县,年恢复宿县专署,仍为属县,年7月改属蚌埠市辖县。
年06月,安徽省民政厅下发皖民地函〔〕号、号《关于同意撤销怀远县陈集乡设立陈集镇的函》、《关于同意撤销怀远县淝南乡设立淝南镇的函》,经省政府同意,同意撤销怀远县陈集乡设立陈集镇,镇政府仍驻陈集村;同意撤销怀远县淝南乡设立淝南镇,镇政府仍驻双沟村。
行政区划区划沿革清康熙十年(1年),全国县以下设置都图,延至清末(年)。时怀远设10都,每都辖10图(第10都因地区较大,辖12图),全县共图。
民国元年(年)废都,改图设方,全县划为方,方下设保。
民国五年(年),改方设区。全县10个区。
民国二十一年(年),实行保甲制,全县设10个区,保,甲。
民国二十五年(年),并设五个区,保,7甲。
民国二十七年(年)二月二日,县境沦陷,65%的土地被日伪军盘踞。翌年,日伪政权划设6个区,保,甲。
民国三十年(年),宿怀县民主政府建双沟、胡疃、龙亢、包集4个区。
民国三十三年(年),宿怀县民主政府在涡河北建顺河、包集、淝河、大营、双桥、褚集、龙亢7个区。区辖乡因战事增减不定。
民国三十四年(年)八月,抗日战争结束后,民国县政府设5个区,42个乡(镇);宿怀县政府设7个区40个乡。
民国三十七年(年),怀远县民主政府在涡河南设芡河、黑河、胡疃区,区辖乡随战事不定。是年底,民国县政府撤区建镇。设6镇35个乡,直至怀远解放。
年1月,怀远解放后,全县设5个区、57个乡、个行政村。宿县南部陈集、褚集、双桥、赵集、杨集,凤台县南新集、刘圩、尚庙、徐圩划入;马头城划属风阳县;田家庵、洛河划属淮南特别区。
年,灵璧县曹老集区划入,更名新马桥区,全县调整为11个区镇,个乡,个行政村。
年,凤阳县宫集区划入,改名马城区,全县设13个区、个乡、个行政村。
年7月,梅桥区桃园乡5个选区划归蚌埠市。
年,全县设1个镇、7个区、22个乡、个初级农业合作社,个高级农业合作社。
年9月,撤区建社。建城23个人民公社,个大队,个生产队。年底马城、孝仪区的15个大队、个小队、73个村庄划归蚌埠市与凤阳县。
年12月,秦集人民公社15个大队划归蚌埠市。11个大队、个小队、53个村庄划归淮南市。
年5月,全县设10个区、1个镇、57个人民公社、4个街道。龙亢区2个大队、13个小队划归龙亢农场。同年,淮南市2个公社、24大队、个小队划入怀远县。
年2月,撤销淝河区成立魏庄区。曹老集区金庄、磨盘张、新马桥4个公社,包集区何集公社51个大队、小队划归固镇县。平阿3个大队、29个小队划入凤台县。
年2月撤区并社,全县52个人民公社并为24个。个生产大队并为个,个生产队并为个。
年,增设水上人民公社。
年,设区划社,全县设11个区、1个镇、71个人民公社、个生产大队、个生产队、4个街道、14个社区。
年以社建乡,以队建村。全县设11个区1个镇、71个乡、个村。双桥区刘碾乡改名杨集乡,河溜区小赵湖林场划归淮南市矿务局。
年,马城区上洪乡、马城乡、庙前乡68个村划归蚌埠市。
区划现状截至年,怀远县下辖18个乡镇:荆山镇、榴城镇、包集镇、龙亢镇、河溜镇、双桥集镇、魏庄镇、万福镇、常坟镇、唐集镇、白莲坡镇、古城镇、褚集镇、陈集镇、淝南镇、淝河乡、徐圩乡、兰桥乡、个行政村、居民社区。怀远县政府驻涡北新区。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怀远县位于安徽省北部,东与蚌埠市、固镇县、凤阳县相接,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毗邻,南界淮南市,北与濉溪县、宿县接界。介于东经°45′-°09′、北纬32°43′-33°19′之间,南北长62.25千米,东西最宽38.41千米,总面积为.02平方千米。距省会合肥市千米。
地形地貌怀远县东南有大洪山,西南有平阿山,县城南侧有荆、涂二山隔淮对峙,其余均为平原。在残丘地貌中,除荆、涂二山海拔分别为.4米和.7米外,其余均小于米。在平原地貌单元中,由于河流变迁,交互沉积和历次黄河南泛覆盖及人工开河筑坝等,局部地面不平整,具"大平、小不平"的特点。据此特点又分为湖地、岗坡地、湾地三种小类型。部分河湾地又分河口洼地和泛滥平坡等最低单元。湖地离河较远,地势较低,呈浅碟状封闭洼地,排水困难,易积水。湾地分布于沿河两侧,由河水泛滥泥沙沉积而成。岗坡地介湾地和湖地间的高坡地,因受侵蚀作用而呈缓坡状。整个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斜,比降为1/-1/,绝对高度在15.5-25.5米之间,面积为.15平方千米,占陆地面积96.35%。
气候特征怀远县地处北亚热带至暖温带的过渡带,兼有南北方气候特点,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农业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旱年平均气温15.3℃,平均最高气温为20.2℃;极端最高气温达41℃(出现于年8月24日);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1.3℃,极端最低气温为-19.4℃(出现于年2月5日)。最热月为7月,月均28.0℃;最冷为1月,月均1.5℃。旬平均气温以7月下旬最高,达29.2℃,1月中旬最低1.4℃。旬平均气温高于28℃的多出现在7月中、下旬或8月上旬;低于3℃的出现在1月上、中、下旬或2月上旬和12月的下旬。
水文概况怀远县境内主要自然河流,自北向南依次有澥河、淝河、涡河、淮河、芡河、天河、泥黑河;人工河道有双龙河、青沟河、新淝河、符怀新河和茨淮新河等。总面积.18平方千米,占总土地面积的8.1%。
淮河
源出河南省桐柏山,于三河尖流入安徽省境,于南湖村东南米处入县境,经荆、涂二山狭谷,东流蚌埠闸出境,流经怀远39.5千米,县内流域面积平方千米,在县城东北与涡河相会。
涡河
源于河南省开封县西,于蒙城县界沟入境,至县城东注入淮河,过境约55千米,县内流域面积.6平方千米。上游支流呈扇形分布,客水面积平方千米。涡河正常情况下水深5-8米。
茨淮新河
人工河道,西起茨河铺,经利辛县双沟、蒙城、凤台于颜庄入境,在荆山西南截芡河入淮,全长千米,境内段长40.2千米,流域面积65平方千米,正常水深7-8米,分洪流量0秒立方米。
芡河
源出涡阳县杉木桥,流经利辛县、蒙城县,于夏庄流入县境,经荆山西南进入淮河。70年代改由茨淮新河入淮,境内流域平方千米。长44千米。
泥黑河
源出凤台县古路岗,在杨庄与泥河汇流,经尹家沟入淮,全长28千米,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北淝河
源出河南商丘,流经蒙城,于瓦埠集进入县境,至曹家畈,被拦河坝堵截,改向东北经新淝河进入澥河;曹家畈以下由沫河口流入淮河。瓦埠集至曹家畈段长51.5千米,曹家畈至三汊河段长16千米,流域面积平方千米。河面宽而浅。
澥河
源出濉溪县潘大庄东北,经方店东流至宋大桥会新淝河,再东流至九湾进入浍河,全长95千米,流域面积平方千米。县境流长17.9千米,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符怀新河人工河道。上自涡河老河湾经许郢、杨郢在尹口穿过北淝河进入澥河,再经浍河、运粮河直达宿县符离集,全长千米,县境长20.4千米。新河河底宽30-50米,河底高程14.50米,为蚌埠闸灌区的总干渠。
植物资源树木:怀远县树木有种,分用材经济林和观赏树两类。用材经济林有银杏、侧柏、圆柏、刺柏、毛泡桐、楸叶泡桐、刺槐、无刺槐、箭杆槐、白槐、龙爪槐、紫穗槐、小叶槿、自榆、椰榆;黑弹朴、朴树、大叶朴;青檀、苦楝、川楝、香椿等;观赏树种有雪松、五针松、塔柏、日本花柏、孔雀柏、鹿角柏、翠柏、凤尾柏、锁地柏、缨络柏、线柏、瓜子黄杨、金心黄杨、银边黄杨、大叶黄杨、紫玉兰等。
水生植物:有浮萍、槐叶萍、蒲草、马来眼、子菜、徽齿子菜、薤草、苦草、芦苇、菱、聚草、芡实、金鱼藻、狸藻等。
野生杂草:有白毛草、抓秧草、油草、狗尾菜、扒根草、拉拉藤、灰灰菜、败酱草、黄花地丁、王不留行、益母草。
药用植物:约多种,分属余科,大马勃、卷柏、节节草、问荆、海金沙、金毛狗、乌蕨、凤尾草、侧柏、鱼腥草、律草、百蕊草、何首乌、杠板归、红蓼、地肤、淮牛夕、音相子、商陆、马齿苋、半枝莲、芡实、威灵仙、白头翁、虎仗等。
动物资源鸟类:雕、苍鹰、鹞鹰、猫头鹰、野鸭、野鸡、鹌鹑、斑鸠、喜鹊、燕子、杜鹃、山雀、画眉、蜡嘴、云雀、麻雀、乌鸦、大雁、白头翁、獐鸡、布谷鸟、灰喜鹊、云雀。
兽类:狼、狐狸、獾、野猫、黄鼠狼、刺猬、野兔、蝙蝠等。
蛇类:锦蛇、蝮蛇、水蛇、赤练蛇等。
昆虫及其他:蚕、蜂、地鳖虫、蟋蟀、蚂蚁、蚯蚓、蜻蜒、蝴蝶、蝉、野蜂、螳螂、蜘蛛、纺织娘、壁虎、青蛙、蟾蜍、蜗牛等。
鱼类:计80余种。常见的鱼类有:鲤、鲭、鲢、鲫、鲦、鳊、鳙、青、草、鳝、鲂、鳜、鲇、鳅、鲩等。肥王鱼是怀远县淮河特产,属名贵鱼种。
水生动物有:甲鱼(鳖)、沼虾、白虾、龙虾、中华红绒蟹、小型淡蟹、螺、蚌、乌龟等。
矿产资源怀远县山地矿种有花岗岩、长石、石英砂、石灰岩、镁质大理石、铅矿、铁矿、铜矿、建筑沙10多种,以花岗岩、石灰岩、大理石、石英砂、重晶砂、长石等矿产价值较大。已经探明的矿产储量:花岗岩44亿吨,镁质大理石万吨,石英砂15.7万吨,重晶砂9.5万吨,石灰石15亿吨,长石67亿吨,铁砂80万吨。内生矿产以铅、铁、铜、金、锰、锆等金属硫化矿多见,储量少。
花岗岩:裸露于荆山、涂山,面大易采,性坚硬,耐酸碱。磨光加工后,有白底黑花、白底肉红花、纯黑、黑底白点、白底兰花5种品类。
石灰岩:县境内石灰岩内含氧化钙在52%以上。分布于平阿山、大洪山,品位高、质量好;矿石裸露,易于开采。
石英砂:分布于荆山凤凰池、涂山马家山等地,储量约3.2万吨。
镁质大理石:分布于涂山坡脚、头土山、造林场、马家山、十字路等处。颜色有墨色、乳白色、棕红色。矿层呈层状,可露天开采。
建筑沙:有红棕、黄二色,系风化砂石。产于荆山、涂山,储藏量大,为安徽省内主要产区。
人口民族人口截至年,怀远县总人口万。
民族怀远县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壮族、满族、藏族、维吾尔族、毛难族、回族、土家族、苗族等。
经济概况综述年,怀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年增长10%,完成年度计划的.3%。服务业增加值75.3亿元,增长12.4%,完成年度计划的%。财政收入23亿元,增长12.4%,完成年度计划的%。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3亿元,增长14.7%。
年,怀远县地区生产总值由年的.2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年均增长10.7%;财政收入由13.5亿元增加到26.9亿元,年均增长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6.5亿元增加到亿元,年均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32.7:42.4:24.9调整为年的24.8:39.2:36.0。
固定资产投资
年,怀远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年增长16%;全县完成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亿元。其中,43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61.9亿元;35个重大项目建成,完成投资52.6亿元;15个项目签约落户怀远,总投资89.15亿元。
年,怀远县固定资产投资由.4亿元增加到亿元,年均增长20.5%。其中,县级重点项目个,完成投资.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14.9%;市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突破亿元。
人民生活
年,怀远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00元,同比年分别增长9.5%、10.5%。
年,怀远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17元,同比年分别增长10%、10%。
第一产业怀远县水稻机插秧高产高效种植示范片
年,怀远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63.2亿元;新增流转土地5万亩,完成粮食种植面积.4万亩,总产万吨;水产品产量4.6万吨,养殖总面积10万亩。拥有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18家、市级龙头企业53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7个,绿色食品2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发展个,增长20%。
截至"十二五"末,怀远县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总产量位居粮食主产县全国前20位、安徽省前5位。被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年,怀远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67.5亿元,新增流转土地6万亩,土地确权面积.1万亩。完成粮食种植面积.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3.5万亩;水产养殖面积公顷。组织申报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16家、省示范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家。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1家,农民合作社个、家庭农场个,三品一标产品45个。
第二产业年,怀远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年增长1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拥有战略性新兴企业35家,实现产值亿元;高新技术企业41家,实现产值亿元。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县的67.3%;建成中小企业产业园3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7户。
截至"十二五"末,怀远县工业化率达37.6%,规模工业总产值达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达.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8.6%、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产值年均分别增长39.3%、27.5%,分别占工业产业的25%左右。工业经济年均增速高出整体经济6.9个百分点。
年,怀远县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0.8%;工业用电量达到4.8亿千瓦时,增长29%。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4户,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家。实现产值超亿元企业户、超5亿元企业3户。全县新增战略性新兴企业7家,总数达42家,实现产值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总数达41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值亿元。
第三产业国内贸易
年,怀远县服务业同比年增长12.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8亿元,增长12.9%;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1家。建成何巷、罗新庄等家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
截至"十二五"末,怀远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亿元,服务业增加值突破7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1倍、0.5倍。
年,怀远县服务业增加值93亿元,同比年增长11.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12.8%;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9家。电商孵化园入驻企业64家,开设线上特色馆6个,线下特色产品展示中心2个,快递公司5家,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
对外经济
年,怀远县进出口额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5亿美元,同比年增长17.7%,完成年度计划的%。
截至"十二五"末,怀远县利用市外资金.8亿元,直接利用外商投资4.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突破2.3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4倍、5.4倍、4.3倍。
年,怀远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7亿美元,同比年增长15.2%。
旅游业
年,怀远县旅游总收入达17.6亿元,同比年增长7.5%。成功举办怀远县首届石榴文化节。
年,怀远县旅游总收入达17.9亿元,同比年增长17%。组织召开以"石榴之乡幸福怀远"为主题的怀远县第二届石榴节。
金融业
年,怀远县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亿元,同比年增长18.4%。
截至"十二五"末,怀远县金融机构贷存比达75.9%,2家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
年,怀远县利用村级便民服务大厅建设惠农金融服务室,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再打造50个标准化惠农金融服务室。
社会事业年,怀远县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25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59.2万元;新建义务教育功能房9.3万平方米、标准化教室8.1万平方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检。
年,怀远县城新建改建一中新校区、毅德实验学校、屾河学校、职教中心、永平幼儿园、乳泉小学等10所学校,在农村地区新建包集中学新校区、龙亢农场雁湖学校、龙亢经济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常坟遇春小学、徐圩陆湖小学5所学校,新增招生人数2.6万人。
医疗卫生年,怀远县实现城乡居民(农民)就医并轨工作。
年,医院新院区、县二院老年康复护养院,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加快包集、龙亢、古城3家卫生院整体搬迁。以乡镇中心卫生院为基础,医院乡镇分院,全年新增床位张。
社会保障年,怀远县发放城乡低保金万元,改造农村危房户,实施大病救助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万元;新建4个农村敬老院;建成个村级公益性公墓。实施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健康扶贫等措施,全年减贫人。
年,怀远县实现5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以下,脱贫1.63万人。共实施32项民生工程,投资19.5亿元。全县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就业技能培训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持续在万人以上,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并轨。改造农村危房户,解决农村低保户、五保户等贫困户住房问题。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制度,实现城市低保户和无房户家庭廉租房全覆盖。
基础建设年,怀远县解决10.44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开工安置房80万平方米,竣工36.6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户;建成天然气管道40千米,新增用户约0户;新老城区开工建设8条道路,乳泉大道、迎宾大道等道路顺利通车并实现亮化绿化。投入资金.5万元支持美好乡村建设,首批19个美好乡村通过省级验收。
截至"十二五"末,怀远县新建改建县乡公路累计达1千米,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千米。累计投入资金66亿元,完成民生工程65项,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90.8%。
年,怀远县建成引凤路、榴花路北段等城市路网7.2千米。涡北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城市规划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涡河五桥主体桥面收尾,省道一级公路建成通车。
交通运输国道、省道、省道穿怀远县境而过,京台高速、宁洛高速在县城交汇,沿途设有三个出口,怀远经济开发区、龙亢试验区等园区都规划在高速公路出口处;境内有9条河流,其中淮河、涡河、茨淮新河常年通航。怀远县荆涂淮河大桥
历史文化怀远是大禹治水、召会诸侯之地望所在。拥有天下第七泉--白乳泉、皖北地区规模较大的明清古建筑群、卞和洞等名胜古迹。怀远花鼓灯艺术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民俗文化远古时期,涂山氏国的女娇在涂山南坡,吟唱出的"候人之歌",为中华民族的"南音"之始,被收入《周南》、《召南》、《吕氏春秋》、《诗经》等典籍,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南音导其源,楚辞盛其流,从南音到楚辞,再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脉相承。
花鼓灯由涂山大禹文化、淮河文化和楚文化衍生出来的花鼓灯艺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汉民族民间歌舞的代表,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盛誉。改革开放以来,怀远花鼓灯曾代表国家出访西班牙、摩洛哥、法国等西欧国家。5年,花鼓灯艺术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道教文化怀远县是淮河流域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一条涡河,将涡阳的老子、蒙城的庄子与怀远涂山道教紧密联系在一起。唐代涂山禹王庙增建了"老子殿"、"三官殿"、"拜厅"等建筑,初具道教宫观规模。唐江南巡抚狄仁杰毁吴楚淫祠2余座,各地"禹庙巍然独存"。唐至清光绪十四年的一千二百多年间,涂山禹王庙(宫),是淮河流域有较大影响的宫观。以祭祀大禹为主要内容的涂山庙会,每年有农历六月六祭禹诞辰,农历三月二十八庆祝禹治水成功的惊蛟盛会和农历九月九登高怀古三次。一年三次庙会大约有2万、10万和1万人,轰动整个淮河流域。另外,荆山的启王庙会、怀远的三皇庙会和城隍庙会、龙亢的古庙会、河溜古庙会等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饮食文化怀远地处中国南北文化的过渡带,河流纵横,山峦起伏,物产丰富,饮食文化南北汇萃,丰富多彩。地方著名特产有涂山烧全鸡、怀远石榴、淮王鱼、芡河银鱼、四方湖螃蟹、白莲坡贡米、怀远鲜桃、沙沟西瓜、高老庄黄瓜等。特色小吃有:生炸丸子、人生鱼、烧杂鱼、农家圆子、小豆饼、玉兰酥、泡条馓子、龙亢糟鱼等。
怀远端公腔端公腔又称"端公神调"或唱"阴阳戏",源于道教,由悼念亡魂、驱灾避邪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成,开初只唱宣扬轮回迷信的神鬼故事,后来受曲艺和戏曲的影响,不断增加一些娱人的民间故事或流传的戏文,逐渐变成了一种酬神赛会的表演形式。
怀远端公腔的表现形态分为两种,一种是"打喜鼓",大都选择在传统或喜庆节日演唱,为单一的说唱,端公在中间坐唱,听众围坐四周,因此,唱端公腔俗称"靠壁"。一种是"开财门",是在祭祀过程中边舞边唱,可几人演唱,并伴有舞蹈动作,形式近同傩祭歌舞。怀远端公腔的唱腔结构以板腔反复体为基础,词格多是十言或七言的诗赞体。腔调可分为"神调"和"丁香调"两类。神调又称神腔,只用于祭祀。说唱时用丁香调,丁香调因人物和情节不同而分成喜调和悲调,板式有快调、慢调、跺句等。端公腔演唱的曲目分为篇幅较小的段子和大段的戏文故事。经常表演的曲目有:《休丁香》、《站花墙》、《打嫁妆》、《白马驮玉带》、《十二把穿金扇》、《城隍会》、《打西门》等。
7年,怀远端公腔被蚌埠市人民政府确立为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8年底,怀远端公腔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风景名胜禹王宫
禹王宫,俗称禹王庙,又称涂山祠,位于大禹劈山导淮的涂山顶峰。山下涡淮汇聚,滚滚东流;山上松柏葱郁,古迹遍布。《安徽省志-民族宗教志》载:道士们历代相传,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统兵镇压淮南王英布,经涂山巡视大禹遗迹,令刘长在山顶建禹庙,使后人永怀大禹治水之功德。其后汉武帝刘彻、三国时曹操父子先后到此。《安徽通志》载:怀远涂山,元以前已有天庆观。元大德年间改名元妙观。又据元大德年间吴文魁《重修禹王庙记》去:唐以前已有禹庙,唐高宗时江南巡抚狄仁杰毁吴楚淫祠时,"禹庙巍然独存"。
荆山
荆山
荆山,又名宝玉山,位于怀远县老城西南,今已为城中山。"滨淮突起,旁无附丽",与涂山隔河相峙。高.4米,周8.5千米。荆山之名,最初见于《水经注》,因其在淮河西岸,乡人又呼为西山。明杨瞻"谒启王祠"诗云:"西山日出晓烟浓,怪石盘旋似卧龙",咏的便是荆山。山之巅有启庙,为祭祀大禹之子夏后帝启而建,现已圯废。启庙附近有采玉坑,相传为卞和采玉处。玉坑中原有白石,晶莹异常,山下望去,犹如白云出岫,又若群羊栖卧,故人们呼其为白云堆,或称之为眠羊石,惜被破坏无遗。
荆山有白乳泉、卞和洞、凤凰池、古城垒、三圣寺、启王行宫、青云楼等胜迹。
白乳泉
白乳泉,原名白龟泉。旧时泉畔有石记云:"唐正(贞)元中,(泉)随白龟流出",故得此名。
宋元佑七年(年)上巳日,苏轼携迨、过二子同游荆、涂二山。见泉水白似牛乳,甘之如饴,烹茶煮茗,芬芳清洌,倾注杯中,水高于杯面而不溢,可浮起铜钱,叹为奇观。赋诗志胜曰:"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刖人有余杭(卞和洞),美石肖温瓒,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诗人在《东坡集》中自注云:"龟泉在荆山下,色白而甘,真陆羽所谓石池漫流者"。便赞誉:"白龟泉"为"天下第七泉",泉的美名大扬,迎来了宋、元、明、清诸多文人墨客游览观光,赋诗作楹。后人遂化用东坡诗意将"白龟泉"改称为"白乳泉"至今。
涂山涂山,"古淮南道名山也",为古涂山氏国所在地,位于怀远县城东南,淮河东岸。"双峰峻耸,瞰淮矗立",与荆山夹淮并峙为胜。
涂山周23千米,高.7米。《尚书·皋陶谟》载:"禹曰:予娶于涂山"。《左传·哀公七年》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明文学家宋濂在《游涂荆二山记》中颂云:"临濠古迹,惟涂荆二山最著"。唐柳宗元曾写下《涂山铭》,宋黄庭坚曾于涂山赋诗赞美。
地方特产怀远河蟹怀远河蟹,盛产于淝河、芡河,水质清新、优良无污染,水草丰富,盛产河蟹、青虾、鳜鱼等名优水产品,以河蟹盛名,是怀远县的水产珍品,怀远县河蟹年产量多吨,所产河蟹甲壳光亮、青背白肚、黄毛金爪、个体肥大、品质新鲜,属无公害水产品,不但风味独特,鲜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自古以来,河蟹就被作为人民群众的一个上等菜肴、备受青睐。河蟹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加工成多种风味的美味佳肴。
相思萝卜"相思"萝卜,又名"穿心红",是怀远名特产品,尤以沙沟乡生产的品质最佳。据传,该品种由沙沟籍清朝外交大臣孙斗南从天津引入种植。经过长期的人工栽培和选育,加之沙沟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水果型萝卜。"相思"萝卜,外绿内红,皮薄肉脆,味甜多汁,品质极佳,食之不忘,故为"相思",是理想的休闲生食品种。具有消食顺气,治喘化痰,醒酒解毒,利尿止渴和补虚等保健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胃脘胀满,咳嗽痰多,胸闷气喘,伤风感冒的辅助治疗。"相思"萝卜抗病力强,属无公害绿色食品,畅销二十多个大中城市。
芡河银鱼芡河湖在怀远城西南4千米处,系天然湖泊,水面二万多亩,水质清新,饵料丰富,盛产鱼、虾、鳖、蟹等,尤以银鱼最为驰名。银鱼,古称脍残鱼,头扁平,体细长,周身无滑鳞,透明如玉,洁白如银,体长1-2寸,可以炒制、烩制几十道美味佳肴,还可以做成鲜美可口的银鱼罐头和银鱼汤。诗圣杜甫"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的诗句,即指此鱼。
芡河湖银鱼,在水中呈青蓝色,出水后即成银白色。每年四、五月间在湖湾河口的水草丛中产卵孵化,每条可产卵几千粒。产后母鱼即死,寿命一年。芡河湖银鱼每年6月、9月两次捕捞,年产万公斤左右。在淮河、涡河等天然水域因水体污染银鱼绝迹的情况下,唯有芡河银鱼得以生存,故尤为珍贵。
芡河冰鱼冰鱼生长对水质要求较高,由于淮河水质遭到污染,冰鱼几近绝迹,唯有淮河支流芡河尚有一些冰鱼(大银鱼)。芡河冰鱼个头赶不上淮河冰鱼大。但经过大厨们精心选料烹调,芡河冰鱼火锅色香味亦不比淮河冰鱼逊色。
淮王鱼淮王鱼,俗称肥王鱼。嘴小而圆,生于腭下,鱼体呈纺锤形而稍扁,全身鲜黄,光滑无鳞,是淮河稀有鱼种。产于怀远县淮河荆山峡口以及凤台绵羊石、黑龙潭等地。其肉质细腻、肥嫩、鲜美异常。西汉时,因淮南王刘安最爱吃此鱼,故有"淮王鱼"之称。肥王鱼红烧、片炒均可,具有鲜、嫩、滑、爽的特点。尤其是清蒸后,肉比豆腐更细腻,汁水比鸡汤还鲜,如用肥王鱼同八公山豆腐放在一起红烧更鲜美。在《中国菜谱》中,肥王鱼的菜名列入其中,称作奶汁肥王鱼。
怀远泥鳅怀远县境内河湖塘达30万亩,可养殖水面20余万亩,是安徽省水产品养殖大县。泥鳅品种主要有大鳞副泥鳅和真泥鳅。大鳞副泥鳅又名黄板鳅、扁鳅,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真泥鳅又叫泥鳅、圆鳅、青鳅,行销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泥鳅环境适应性强,河流、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水域均能生长。怀远县根据国际市场行情,大力推广泥鳅人工养殖技术,利用低洼地、沟塘、稻田,开展泥鳅的人工繁育养殖。建成了马城、魏庄、找郢、淝南、兰桥等多处泥鳅人工养殖基地,人工放养面积达万余亩。怀远泥鳅成为继怀远甲鱼、黑鱼、鳜鱼、青虾、黄鳝等水产品之后,特种水产养殖的又一拳头产品。
怀远花生怀远县花生种植,主要集中在涡河以北鲍集、陈集、双桥集、淝河、古城、魏庄、新集等乡镇的旱作农业区。常年种植面积在20万亩左右,最多超过30万亩。怀远花生,壳皮白净、果仁饱满、果皮鲜艳,并以出油高而闻名。逢年过节,招待亲朋,炒花生是怀远的上等果品。就是平日的酒宴,通常也要配上一盘清香可口的花生米。怀远美食油茶、辣汤、腊八饭,都少不了香喷喷的花生米。花生不仅是美食,也是传递情感的吉祥物。怀远人娶亲,花轿花车临门,新娘进屋坐帐,要用金钱、红枣、石榴、栗子、花生撒帐。
怀远石榴怀远石榴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异久负盛誉,据传从唐代已有栽植,到了清代怀远石榴已诸正史,怀远县志中记有:"榴,邑中以此果为最,曹州贡榴所不及也。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可见,怀远石榴在很久已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并以其艳丽的色彩,端正的果形,晶莹剔透的籽粒,佳美的风味,赢得了好评。怀远石榴皮薄、粒大、味甘甜,百粒重、可食率、含糖量高。含糖量为15-17%,平均含酸量为0.55%,百粒重45-71克,可食率55-73%,单果重平均克左右,最大达克。
特色小吃河溜小豆饼河溜小豆饼的加工技术,是清光绪年间一左姓女子带至河溜,迄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百年来,河溜小豆饼以其色、香、味、形俱佳成为地方特色食品,并被人们作为礼物辗转送到上海、南京、合肥、淮南、蚌埠等地。
河溜小豆饼选颗粒饱满、粒实均匀、光亮的优质绿豆为原料,用小石磨将豆瓣磨成糊状,以特制的工具将绿豆糊滴在温度适宜的平锅上烙熟,厚薄均匀,色泽淡黄,味美清香的河溜小豆饼便出炉了。河溜小豆饼因吃法不同风味各异。有青菜炒豆饼,牛、羊肉炒豆饼,糖醋豆饼,豆饼汤等多种。
河溜烧饼
河溜油酥烧饼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抗战期间曾与山东的千层煎饼、河北的吊烙馍、陕西的羊肉泡馍、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齐名。该饼创始人王昌运将江南的烧饼制作工艺与北方的烙馍技术熔为一炉,并在选配料、和面、揉制和烙烤上进行创新。烙烤出烧饼厚薄均匀,脆而不散,酥而不糊,过口难忘。
抗战期间,蚌埠、淮南、怀远相继沦陷,紧靠涡河水道的河溜古镇商贾云集,店铺林立,食客如云,有"小上海"之称,河溜烧饼也因此名声大振。
鲇鱼羹
鲇鱼即鲶鱼,《本草纲目》云:"鲇乃无鳞之鱼,大首偃额,大口大腹,鲶身鳝尾,有齿有胃有须。生流水者,青白色;生止水者,青黄色。"怀远县水域广阔,河渠纵横,水产十分丰富,鲇鱼的上市量大。因鲇鱼肉细嫩,无绒刺,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所以鲇鱼是淮畔人民十分喜爱的鱼膳。鲇鱼可红烧、清蒸、制羹;特别是春末夏初,新鲜的豌豆、蚕豆上市时制作鲇鱼羹,是鲜美可口的时令菜肴。
龙亢泡条馓子
泡条馓子在怀远县龙亢已有千余年历史。北京的泡条馓子,其油炸工艺也是从龙亢传入。馓子有两种:铁条馓子与泡条馓子。铁条馓子条细,不起泡,较硬,干吃戳嘴,不易消化;泡条馓子条粗,起泡易消化,干吃不戳嘴,焦、香、酥、脆,老少皆宜。农村习俗,瞧看老人,探视病人,看望孩子,称上二斤泡条馓子是必备礼品,尤为产妇青睐。月子里亟待进补,泡条馓子是上等佳品,开水冲泡条馓子,加炒米(爆米花)、红糖,极易吸收。
著名人物大禹:上古时代怀远人。五帝之一,因治水有功,被提拔为领袖。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
启:大禹之子。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
卞和:春秋战国时人,曾带着玉石在卞和洞躲藏。
桓荣:东汉时期大臣、名儒、经学大师。
桓温:东晋怀远人。政治家。文学家。
常遇春:元濠州怀远县(今属蚌埠市)永平岗人。明代开国元勋。历任统军元帅。封鄂国公。
宋玉琳:怀远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程良:怀远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史玉柱:怀远人。巨人投资董事长。4年新财富富豪榜34名。
童怀伟:现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宣城市委书记。
田祖恒:怀远人。上海电影制片总公司导演。导演影片《南岛风云》《大桥下面》《秋天里的春天》等。
马文波:怀远人。原国家外交部副部长。
杨明:怀远人。现系上海空军政治学院政工教研室正师级主任、副教授。
张本仁:怀远人。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
潘成稷,怀远人,笔名:苍山牧云。著名辞赋家、散文家,诗人。
刘玉珠:怀远人,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
崔海容:怀远人,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
唐启鹤:唐湾人,中国科技大学数学博士,现任教于美国爱荷华大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