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国纽约15天,夜以继日忙碌14天半,仅半天在纽约浏览,于是有了如下掠影:
以下为正题——
导演汪清:有人找老师是寻求“急功近利”;有人寻师傅是渴盼“立马奏效”;也有人拜师父是诚心“获取真经”。这个社会没有单纯的,只有多元的。我们弘扬和创新的正是“获取真经”的渠道和方法。于是就有了《海探秘·传承班》。这样的做法已经进行了近一年,“海归”空中传承了美国洛杉矶陆飙针灸师的“扎跳”“烧山火,透天凉”技艺;进而又将传承美国纽约刘宝库“筋膜疤痕组织针刺松解术”独技。总之,作为策划人、制作人的我还是希望大家“获取真经”以得悟,得道。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只要为“健康中国”服务就好!
学半功倍,不是贬义词,是说作者曾经学过针灸,现在又补充学了一半,得到了升华,所以称为“学半”而功倍。呵呵,只是调侃。
小女孩学针灸胆子有点大!
我也是针灸人梁晶晶
我是陆氏针灸传承班二班的一名学生梁晶晶,前几年在西医主导中医的大环境下,使得真正可信的中医少得如凤毛麟角。很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这件事也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报名陆飚老师的传承班:有一次我妈妈咳嗽不止,我就心血来潮用我自己以前学的针灸方法给我妈妈扎了一针,进针的那一刹那妈妈就疼得嗷地叫了起来,留针留了2分钟之后,妈妈就说不舒服让我赶紧把针拔掉,第二天妈妈的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这件事情对我打击很大,一度让我失去了学习针灸的信心,我的治疗竟然使我妈妈的病雪上加霜。
从国内到国外汪导寻民医、海医8年。
天无绝人之路,感谢汪导搭建的探秘平台,让我终于有机会跟着陆飚老师学习扎跳,烧山火和透天凉技术,这些针灸技术真是千金难求的。一点不夸张的说,陆老师的传承课可谓是将我拉出了学针无助的深渊。
陆飙老师在洛杉矶诊所
传承了‘扎跳’绝技之后,我对针灸的看法发生了巨大改变。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几乎可以做到无痛进针,最让我为之叹服的就是陆老的扎跳技术,不仅将我拉出学医无门的深渊,还让我身边的人们受益。
对我震撼非常大的一次是一星期前我爸爸腿摔骨折了(右腿胫骨近膑骨处骨折),医院的医生了解情况后建议我爸爸做手术,可是爸爸思考了一段时间后坚决地拒绝了,原因是他不想让腿受二次伤害,他当即决定让同行的朋友送他回家,爸爸被送回家时已是夜晚,家附医院。由于当时疼痛剧烈,爸爸站也不是,躺也不是。看到躺在床上疼得直叫唤的爸爸,妈妈很是为难,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我当即决定,用陆老传授的扎跳绝技试一试。我先用纸板将爸爸的右腿固定好,然后给其血海,地机,曲池扎跳留针40分钟后,爸爸竟然睡着了,这让我和妈妈心中大喜,觉得不可思议。第二天中午,姨医院拿了两贴膏药给爸爸贴上后,到了晚上我又按时给爸爸扎针,还是那三个穴位扎跳,扎跳后爸爸突然很惊喜地叫道:“呀!有骨头愈合的感觉”。我很是惊讶,没有想到效果如此之快,忙问道:“会不会是膏药的作用呀?”爸爸解释说:“扎之前骨折处是刺痛的感觉,扎之后才有骨头愈合的感觉!”我就用这种扎跳的方法给爸爸持续治疗了一个星期后,由于要换膏药,就顺带又拍了一次片子,医生检查了爸爸的腿后就称赞道:“这一星期骨折处愈合得挺不错的!”就在这一星期的治疗中,针灸扎跳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我爸爸缓解了疼痛,加快了骨头增长的速度。
小女子胆子不小——自扎
陆老师在上课时经常提到一种临床技术叫‘担法’,这个技术的成功运用使得我感到陆老在上课时常强调的每句话里每个字都是字字珠玑,老师传授的都是他的临床上一点点琢磨出的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如果不是陆老心系中医发展的大医精神,我们是既不可遇又不可求的。一次爸爸喉咙又干又肿,我就给爸爸脚上扎了一个穴位,没想到这次扎使得爸爸胸闷憋胀,嗝气上逆。我立即想起陆老常强调的担法,会不会运用担法能缓解爸爸胸部的憋胀,于是我又在手上取了一个穴位,正如陆老常用《标幽赋》中的一句话教导我们:气速至则速效!就在扎上的那一刻,爸爸的憋胀感几乎消失了,一段时间后憋胀感完全消失。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的是:老师课上常强调的内容真的是字字珠玑!这些都是干货,都是陆老的心血。
刻苦磨练为的是扎针爸妈不受疼。
我们有疑惑时陆老师一个个问题按顺序不辞辛苦地为我们解答,老师的教导与鼓励使得我这个针灸“傻大胆”有理有据,有“法”可依的大胆!这或许与我的性格有关,生活上不拘束缚爱自由,针灸上也喜欢大着胆不拘束缚。但是没有陆老的教导我就是实实在在的傻大胆,以至于把妈妈的病雪上加霜。有了陆老的指导,我真的是可以有“法”可依地大胆实践。
我的实践之路还很漫长,有陆老的指导我就可以放着心大着胆地不断实践,陆老师说我们的传承班就是一个小家庭!的确是这样,在这个小家庭中我倍感温暖。陆老师讲课的风格别具一格,风趣幽默,将晦涩难懂的问题用比喻,类比的方式清楚易懂地告诉我们,每次都是伴随着我自己爽朗的笑声听课,因为老师的课是让我在快乐中学习。师兄弟之间的积极互相帮助也让我对许多问题豁然开朗。我热爱我们的这个家庭,他帮助着激励着我在针灸道路上不断前行。最后,感恩陆飚老师、汪导和杨泱老师为中医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我也愿意追随老师们的脚步,为中医发展尽我自己的绵薄之力。
梁晶晶编汪清点燃自己照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