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是人身体上,解开疾病、疼痛的钥匙,学会实用它们,能缓解治疗疾病,更能免去吃很多苦药片。
今天,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徐浩给大家介绍一种全新的穴位按压法——耳穴压豆法,其耳穴表面贴敷压豆的一种简易疗法,能持续刺激穴位,具有安全、可操作性强、无副作用的特点。任何人都可以学习用于自我保健、治疗!
本文指导专家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徐浩
你身上有个三角区
这里通了,心脏病、胃病、失眠都好了
这里特别和大家分享一个防治冠心病的耳穴“胸三角”:交感、胸、皮质下。这三个穴位合而用之,可缓解胸闷、憋气、胸痛等症状。
可直接调节植物神经及血管舒缩功能,用于治疗心绞痛、胃肠痉挛、胆绞痛、自主神经紊乱等,在对耳轮下角的末端与耳轮交界处。
在耳朵外轮的最中间处,主治胸闷、胸痛、胸肋胀痛、乳腺炎等。
位于对耳屏的内侧面,该区域分布面积较大,主治各种痛症、神经衰弱、失眠、假性近视等。
?制备耳穴贴,首先要选耳豆,耳豆一般选用外皮坚硬、有一定力度,呈椭圆形或圆形的颗粒状物质,临床上大多使用中药王不留行籽。
?如果您的家里没有王不留行籽,也可以暂时用小米替代,自行将小米或者王不留行籽贴于0.6×0.6厘米的小块胶布中间,也可以去药店购买王不留行耳穴贴。
?找准穴位后,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方形胶布贴于所选取的耳穴上,轻轻用手指按压,使耳廓有酸热胀痛等反应。
?每穴按压10次,每天早中晚各按一次,以局部酸麻胀感或轻微疼痛为佳,可贴置5天,两周为一个疗程。
?如果您有心脏方面疾患,也可以通过寻找疼痛点(即疾病的反应点),进行耳穴压豆,及时调整身体阴阳平衡,有利于亚健康状态的恢复。
做耳穴压豆的时候,有几个事项需要注意:?按压力度要适宜,不可过猛,避免皮肤破损;
?对胶布过敏的人,可以用粘合纸代之;
?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
?耳穴压豆疗法可作为日常家中自我保健的手段,但对于已经确诊心血管病的人来说,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健康时报》、徐浩大夫(ID:drxuhao)
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