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小儿肺部疾患的一种常见症候,一般外感咳嗽大多气粗声高,痰液稠厚,常起病急,病程短,并伴有表症,多属实证。
天气越来越冷了,孩子的每一声咳嗽,都是在蹂躏父母的心,然很多父母又不想喂孩子吃非处方的咳嗽和感冒药。那么比起吃药,耳穴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见效快,效果明显,易为患者和家长接收。
耳穴与人体经络、脏腑相通,且联系密切。有时自己在家用耳穴治疗疾病,不用打针也不用吃药,只配合健康的饮食和作息就能轻轻松松自我治疗。
耳穴疗法
肺、气管、角窝中、平喘、神门、交感
(1)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的大头压迫所选取的各耳穴区域,寻找出压痛最敏感点,然后按压敏感点片刻,使留下压痕以利于贴敷。
(2)用75%的医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全耳郭。
(3)待酒精干后,左手固定耳郭,右手用镊子夹取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对准敏感点贴敷。
(4)采用耳压手法对各耳穴进行按压。
中医学认为,咳嗽病位在肺,因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故贴压肺穴为从根本论治,理气而宣肺;气管穴可祛痰止咳;“角窝中”、“平喘”穴为止咳要穴,可清热利肺、止咳平喘;神门穴可镇咳,尤适用于干咳无痰或痰少者。交感穴可解痉镇咳。因此,诸穴配合,可使咳嗽得解,痰液得除。
耳穴疗法应用于止咳可将3天的治疗时间缩短到1天,甚或贴压过后十余分钟,患者就能明显感觉到咳嗽的减轻。
病案分享
咳嗽是怎么产生的?咳嗽是一种神经反射过程,大部分咳嗽刺激来自于呼吸道粘膜表面的感受器,这些刺激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和三叉神经的感觉神经纤维传入咳嗽中枢(延髓)。
部分刺激来自于呼吸道以外的器官和组织,一般由迷走神经传到咳嗽中枢。迷走神经广泛分布于耳、咽、喉、支气管、胸膜、肺及内脏各处。这些部位的刺激作用于迷走神经的感觉支而传到咳嗽中枢。
咳嗽中枢传出神经冲动经喉下神经、膈神经和脊神经至咽肌、声门和膈肌等呼吸肌引起咳嗽动作,清除各类刺激物。
所以从咳嗽的机制便可以看出引起咳嗽的刺激绝不仅来自于呼吸道,还来自于耳、咽、喉、支气管、胸膜、肺及内脏各处。
咳嗽是人最容易识别的症状,但并不是疾病,所以要治好咳嗽就必须找到病因再对症治疗。
如果你的家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可以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