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台湾树王,30年来种下30000

『阅读本是寻常事,繁华静处遇知音』

法国著名作家让·焦诺,

在传世作品《种树的男人》中讲述了一位农夫,

每天种颗种子,花了40年时间,

默默地用双手创造出一片森林,

让干涸的河水重新流动,

死寂的黄土吐出绿芽。

今天,

我们来讲一个真实版“种树的男人”的故事,

他就是被称为“台湾树王”的赖倍元,

在台湾,人们称他赖桑。

距离他种下第一棵树,

已经过去30年。

30年来,

他耗资20亿台币,

买了10座山头,

种下30万棵树,

将多公顷的荒山变成了珍贵的森林,

而且定下了“三不”原则:

不砍伐、不买卖、不传子。

原本以为,

能在山上半隐居种树30年的人,

应该是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孤僻。

而赖桑却相反,十分豁达爽朗,

当他笑起来的时候,

露出两排牙齿及深深的法令纹,

仿佛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在笑,

让人不由自主也跟着开心起来。

赖桑出身贫寒,4岁辍学,

从推板车开始和父兄一起打拼,

直到赖家成立了台湾中部地区最大的货运公司。

家族生意越做越大,

不善争权夺利的赖桑做得郁郁寡欢,

精神一度处于紧绷状态。

承受着委屈和压力的赖桑,

却不像其他年轻人那样,

在灯红酒绿之中释放自己,

而是喜欢带着便当跑到森林里,

坐在树下吃饭、发呆。

十几岁时,赖桑在阿里山第一次见到了神木:

一棵树龄多年,

高达52米的红桧。

仰望着那深入云端、历经千年风霜的大树,

他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从此,赖桑爱上了森林。

那里的每一棵树木,

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枝条,

都使他感受到放松和希望:

“这意境多高啊,

是千秋万世的意境,

无限大的意境。”

成家后的赖桑想有一份自己的事业。

但服务了几千家企业的他,

看着老板们都在拼命地做大、做第一,

也看着企业一个个地倒掉。

难道真的没有可以

永续经营、基业长青的事业吗?

林场大多是60度以上的陡坡

当赖桑又一次凝望神木的时候,

他仿佛感受到了神意,

突然有了答案:种树!

种树才是最有生命力、最长久的事业。

人生不过百年,

一棵树却可以千年、万年。

在利益驱使下,

树龄短、收成快的经济林随处可见,

但树龄长的珍贵树木,

却是砍伐过度,种植不足。

回想起做货运的这些年,

经常看着一车车的珍贵木材被运到港口,

赖桑顿觉惭愧:

我要把运走的木材都种回来!

年,

29岁的赖桑用了不到5分钟,

花了3千多万台币,

买下了台中郊外大雪山上的第一块山地,

后来却发现那是堆满垃圾,

只值几百万元的山头。

“没关系,坏的都给我吧”,

他平静地清理了那6万多吨垃圾。

之后,

赖桑承包了家族生意的散装业务,

并交给妻子赖易宝管理,

他彻底投入到了那片荒山。

一件衬衫、一件带披肩的袖套,

破旧的宽边牛仔帽,

打满补丁的牛仔裤,

肩上扛着一把锄头,

腰带上挎着园艺剪和折叠锯,

手上一双厚厚的手套,

脚上一双束口高筒雨鞋,

这是赖桑的标志性打扮,

既方便劳作,

又能阻挡树枝、蛇虫等东西的直接伤害。

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准备上山,

下午5点收工后再开车50公里回到市区的家中。

这是一份只有投入、没有收入的事业,

赖桑可以穿越时光,

看到千百年后满山神木的景象,

但没有人能理解他。

  

妻子赖易宝辛苦挣来的钱

都被丈夫拿去买地、种树:

树苗万、水管万,工人工资50万……

争吵、冷战,时常出现在这对夫妻之间。

“男人应该让太太幸福快乐,

可是我有更重要的使命要做”,

赖桑对妻子深感愧疚,

却放不下他的梦想。

对孩子们来说,

缺少陪伴的父亲更像是陌生人,甚至仇人,

人人都道赖家是台中豪门,

他们却没有堂兄弟们那种一掷千金的富少生活。

青春期的长子赖建忠,倔强又叛逆,

他甚至曾举刀砍向父亲,

赖桑只给他一句话:

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亲友们则笑他是疯子、傻子,

但赖桑的信念很单纯:

“把对的事,做到很大。

砍一棵树,只要一天;

种一棵树,却能造福千年万年的后代。”

有记者问赖倍元:

赖桑,如今气候暖化这么严重,

你觉得现在种树来得及吗?

赖桑说:

这个不是来不来得及的问题,

已经是不做不行的问题。

救地球,不能只用嘴巴说,

而是要行动。

为了保持本地的生态,

赖桑只种珍稀、树龄长的台湾原生树种,

比如固碳能力高的肖楠、牛樟,以及

在台湾被尊为“神木”,濒临灭绝的红桧等。

虽然这些树苗成本高,成活率低,

但想到他们可以千百年挺立在大地上,

赖桑就觉得自己的投资最有价值了。

种树难吗?

不过是挖洞、下苗、浇水,

难的是,

把简单的事情坚持30年:

“我跟其他人的差别,就在这里。”

当森林里的鸟儿多了起来,

赖桑还特意种了很多果树供它们享用。

赖桑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竟改变了这片土地的生态系统:

落叶、枯枝形成的丰厚腐殖质

养育了肥壮的蚯蚓,

蚯蚓引来了贪吃的野山猪和鼹鼠,

鼹鼠引来了猫头鹰、大冠鹫等。

而高大的树木则在蒸腾作用下增强了降水,

丰富的植被,不仅减缓了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还增强了土壤的涵养保水功能。

土壤、岩层中涌出的地下水,

让那些干涸了几十年的山沟,

重现了小溪潺潺,小瀑布哗哗的景象。

赖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山上,

在摇曳的树海中感受沁人的凉风,

望着远处喧嚣的都市,

那种满足、踏实与自在感,

是在别的任何地方都体会不到的。

他最大的享受就是种树,

身体会累,筋骨会痛,但心里很舒畅:

“把想做的事,

做到力气一丝不留,

时间一分不剩,

才是痛快的人生。”

但在别人看来,

赖桑过的却是苦行僧般的生活。

为了能有健康的身体,

为了能专注地做事,

他严格自律,

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和麻烦。

有些规矩,

在外人看来太小题大做了。

但赖桑从不破例,

他戒了烟酒、不去KTV唱歌;

他拒绝零食和饮料;亦不吃昂贵的大餐,

至今用着非智能手机:

“用一样东西,

用它的重要功能就行了,

整天在手机上划来划去的,

还不如省出时间种树呢。”

他说:如果在小事上都不能克制,

又何来大业上的坚持。

当年他种下的第一棵肖楠,

已从15公分高的小树苗,

成长为10多米的参天大树。

种树是偿还,更是修行,

30年的岁月中,

森林教给赖桑最重要的道理就是:

重要而影响深远的事情,要慢慢做。

赖桑的坚持,

换来的不仅是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9年,在山中沉寂了23年后,

他的故事开始被报道、传播,

赖桑一下子成了“名人”,

要求上山参观、谈合作者不计其数,

有人建议他开民宿、收门票、建森林乐园,

紧邻林场的果林主人更是放话:

要赖桑以10倍市价收购他的场地,

否则,等赖桑的林场开放后,

他就在旁边卖香肠!

赖桑知道后哑然失笑:

“我这辈子‘做错’两件事,

一是不愿与所有人分享林场,

二是能赚更多钱却不赚。”

他只想好好种树,

他不需要别人的赞美、崇拜,

也不接受捐款和赞助,

他只想把观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但为了不影响林场的工作和生态,

每一批进山的人都要经过了解、过滤,

素质合格、热爱树木、有诚意交流的人才能进山。

很多人来访后,

认识到培育一棵树木的不易,

和过度砍伐带来的危害,

被赖桑30年来的努力所震撼,

有几十个企业家,

更是因为赖桑那句:

“生意做大后,就要转念,

要做大事,不要再想赚大钱”,

而重新思考生活,

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为了种树,赖桑拿出了自己的养老钱,

但林场每月数十万的固定开支,

是个实实在在的大问题,

尤其是在赖桑关掉了货运行的生意后。

最后,赖家父子决定在林场种咖啡。

咖啡树为灌木,且天性喜阴,适合种在乔木下。

这里的咖啡,

同样是遵从自然农法的绿色产品,

而且吸纳了森木宝树的芬芳。

年,第一家“云道咖啡”在台中诞生了,

这里所售的餐点和礼品充满了“森林味道”:

“大地咖啡”上层是翠绿的五叶松汁;

“森茶”是用牛樟叶冲泡的;

“松饼”是加入了松叶粉末的点心;

遇热就会飘散香气的肖楠咖啡杯、杯垫,

则是用修剪下来的枝条做成的。

为了鼓励、支持赖桑的事业,

台中前市长胡志强、台湾前领导人马英九

亲自上山种树并拜访他,为他颁表扬状。

但种咖啡的收入相对种树的花费,

不过是杯水车薪,

“以山养山,以树养树”的绿色循环模式仍需探索。

为防止子孙后代卖树、争产,

赖桑有意成立基金会,

把山林、云道咖啡、市区土地等都纳入其中,

用他的资产确保每一棵树都能百年、千年地生长下去。

“人的一生,

做一件利益众生的事情,

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因为这份价值,

60岁的赖桑依然精神十足,

他常常抚摸着树木说:

好好生长,将来会有很多人来朝圣的。

他希望自己能为后代留下50万棵神木:

“将来离开人世的时候,

我比王永庆还伟大,

因为他是污染的,

我是对地球有帮助的。”

推荐阅读

《赖桑的千年之约》

作者:陈芳毓

出版社:华师大出版社

出版日期:年05月

台湾树王赖倍元授权传记,完整记载育树30年心路历程。30年耗资20亿台币,种下30万棵树。他的信念很单纯:把对的事,做到最大。我为青山抚育三十年,三十年后青山为我依归。

无林不成山,山有生机,人才能安居。他期待,阅读本书的人们都能一起爱树、种树,千万年地守护自然。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进店买到这本书

—FIN—

转自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排版丨江月

内容转载自







































早期白癜风要怎么治疗
早期白癜风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bm/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