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的历史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加强了耳穴的研究与应用,耳穴治疗的适应症不断扩大,已由几十种发展到多种,耳针麻醉在中国针刺麻醉领域中占有相当比重。年中国成立了耳针协作组,年成立了全国耳穴研究会。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按GB/T-92国家标准,耳穴为91个。年进行了更新修改,现行的是《GB/7—耳穴名称与定位》。
耳穴分布规律: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周;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等。
耳穴贴压的神器
王不留行
别名挨砻地堵、王不留行、有疏风清热、益气通窍、祛痰利尿的功用。耳穴贴压药物法是用质地较坚硬小粒药物种子(如王不留行籽、白芥子、绿豆等)、药丸(如六神丸)或是其他硬物等贴耳穴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患者每天可自行按压贴压物4~5次,以加强对穴位的刺激,稳定疗效。由于本法操作简便,花费较少,无不良反应,适应证广,故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
耳穴疗法具有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肾健脾等诸多种功能。
适应症
⊙内科:失眠、头疼、肥胖症、胆绞痛、呃逆、尿频、尿潴留、胃痛
⊙妇科: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
⊙五官科:鼻炎、近视、牙痛、耳鸣耳聋
⊙儿科:小儿高热、小儿遗尿、抽动症、多动症、智力低下
⊙骨伤科:腰痛、脊椎病、肩周炎、急性踝扭伤、落枕
特点
一是刺激效应稳定,灵活可靠,效果良好;
二是以丸代针,刺激持久
耳穴疗法注意事项
(1)要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避免贴压物贴敷张力过低和皮肤感染。
(2)对氧化锌胶布过敏者,可以改用其他膏药贴压,同时可贴压肾上腺、过敏区等耳区。
(3)夏季贴压,由于多汗,贴压时间最好不要过长。
(4)耳郭有冻伤、炎症时不要贴压。
(5)贴压后疼痛较甚者,一般只要局部稍微放松一下胶布或移动一下位置即可。
(6)一次贴压的耳穴不宜过多,一般以3~8个为佳。
(7)贴压后患者自行按压时,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造成感染。
好消息:转发本篇文章到朋友圈即可参与本次活动
1.进店可免费全身中医体检,免费量血压,测血糖。
2.1元体验价值40元的耳穴贴敷一次
3.2元体验价值59元的局部艾灸一次
天气转凉,大家外出一定注意防护肩颈和膝盖等易受凉部位。
桐君堂中医馆金秋优惠大放送:
1.中医问诊开方免挂号费
2.针灸、艾灸、中医推拿理疗充值会员可享折上折优惠
3.所有参茸贵系花茶系列九折优惠
4.西洋参团购价低至0.93一克、三七团购价低至0.46一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