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适宜技术小耳朵,大健康,巧治病

导语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是耳廓上一些特定的反应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部位。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

左三圈右三圈不如耳朵贴一贴

玉城的张女士长期从事文字工作,再加上低头看手机,经常感觉到自己的颈部酸胀、疼痛、僵硬,严重时会牵连到头也痛,并出现恶心。特别是天气寒冷的时候,颈部会连续几天一直酸胀难受。不得已,她买了一大把包的外贴膏药放在办公室随时“招呼”颈部,可是只要离开膏药两天,颈部疼痛马上会主动找上门来,让她烦不胜烦。

/猫:我为这个家付出太多/

近日,医院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耳穴压豆可以缓解颈部疼痛,张女士马上直奔而去,找到肝病科护师沈梁娣进行耳穴压豆。

只见沈梁娣拿出一根金属小棒子在张女士的耳垂上方处轻轻一点。“啊,很痛!”张女士喊了起来。“这是耳朵上代表颈椎的穴位,用探棒轻触如果疼痛的话,表明你的颈椎确实有问题。”沈梁娣说。

/耳穴压豆/

在用探棒找到穴位后,沈梁娣便将一张一厘米见方带有黑点的贴纸贴在该穴位处,然后用指尖一点一松、间断地以每次0.5秒的速度按压20多次。按压结束后叮嘱张女士回家后有空就以每次0.5秒的速度按压黑点,一般按压20—30次结束,一天可以进行4—5回。

遵照沈梁娣护师的叮嘱,张女士连续5天在张贴有王不留行籽的穴位处按压,竟然真的感觉出效果来了。“有效果有效果!”张女士高兴地说,刚贴上王不留籽后耳穴这里很痛,忍着痛坚持按压了几天,耳穴处的疼痛减轻了,颈椎也不再像之前那么酸胀、僵硬了,整个人轻松了很多,外贴膏药半个多月都没贴了。

神奇的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一种外治疗法。

第一步:用探棒寻找穴位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第二步:埋豆

耳穴压豆法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具体操作是将表面光滑近以圆球状或椭圆状的中药王不留行籽或小绿豆等,贴于0.6厘米见方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贴后患者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贴压后保持3—7天。

第三步:按压穴位

按压手法分补与泄两种,补法是每次按压0.5秒,而泄法则是一次按压20秒,一个穴位按5次。一般来说,肝火旺者按压采用泄法,肝肾阴虚者采用补法。

也就是说,一个穴位通过两种不同的按压手法可以取得不同的治疗效果。由于大部分人体质都以虚症为主,因此一般按压要采用补法,如果用泄法身体会越来越虚。

注意事项

耳穴压豆要持之以恒,一般8次为一个疗程,一次贴上去需要保持3天,也就是要坚持一个月才能见到效果。当然,也有一些患者在一个治疗周期中就能感觉到效果,或症状有所好转。

在张贴了压穴豆后,每天除了按压外,还要尽量不要让水给打湿了,如果真打湿了,记得用吹风机吹干或毛巾压干。

夏季多汗时不宜贴压过长;耳廓有冻疮、炎症时,不宜贴压;贴压后疼痛较甚时,一般局部放松胶布或移动位置;耳穴一次不宜选用过多,一般3—8个为宜;贴压后患者自行按压时,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造成感染。

一只耳朵调理百病

一只耳朵除了可以调理颈椎病,其实还可以调理许多疾病,只要找到对应的穴位通过按压即可。

“耳穴压豆可以实现养生保健止吐的功效,还能缓解急症调理慢性病症。”沈梁娣介绍道,各种扭挫伤、头痛、神经性疼痛、痛经等疼痛性疾病,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流感、百日咳、菌痢等炎性疾病及传染病,眩晕结合征、高血压、心律不齐、神经衰弱、荨麻疹、哮喘、鼻炎等功能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糖尿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等,都可以采用耳穴压豆进行辅助治疗。

耳神门

在耳朵的三角窝内,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位置,是耳穴的神门,每日采用补法按压可以治疗睡眠、多梦、痛症、戒断综合征、神经官能症、癫痫等,也可以应用于高血压、过敏性哮喘、瘙痒,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

如果市民想在家自己按压

又找不准穴位怎么办?

很好办

可以直接搓耳朵

搓拉耳尖

搓耳轮

拉耳垂

搓耳背

搓耳根

文章指导

肝病科沈梁娣

文章来源

今日玉环

编排

林海雪

赞赏

长按







































中国最好白风医院
白癜风用仪器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bm/37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