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耳穴疗法
《黄帝内经》,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皆有详尽记载,十二经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手足六阳经经脉循行中,部分直接入耳中,部分于耳廓周围分布。尤其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皆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环行耳之前后,与耳脉的关系最为密切,故有“耳病实则少阳”之说。
故凡一经一络有虚实之气入于耳中者,皆足以乱主窍之精明,而兼至聋聩。
耳是经络通过、终止、会合的重要部位。
年法国医学博士保罗?诺吉尔(Paul?Nogier)提出“胚胎倒影耳穴图”,年耳穴图谱传入中国,年我国颁布耳穴的国家标准。
胚胎倒置
耳穴疗法目前已发展为独立学科,因其操作简便、经济安全、适应症广、疗效显著,风靡全球多个国家。普遍应用于临床各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随着人们对药物副作用认识的加深,纷纷把目光集中在传统医学上,开始提倡自然疗法。
耳穴疗法具有镇痛、消炎、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神经平衡等功能,疗效确切。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并被世界卫生组织确立为治疗多种病症的有效方法,如:头痛、失眠、便秘、痛经、肥胖、胃病、鼻炎、咽炎、感冒初起等常见疾患。
国外报道图片来自《国医之声》
耳穴疗法,是指用硬而光滑的植物种子(王不留行籽)在耳穴表面贴压,并用胶布固定,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耳穴疗法具有双向调节的特点,能防能治、无副作用。
耳穴贴压工具
王不留行天然植物籽
◆◆◆◆
学以致用自利利他
◆◆◆◆
董轩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