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探照灯
今日热点(点击查看)
余华最新杂文集面世
纪念程十发
大英博物馆“最强文创”来袭
思南读书会预告:从理解新诗出发
......
......“图画书界奥斯卡”
说到头,仍旧要回到文学的功能这个初始命题上来
凌力
当代知名历史小说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原北京作协副主席凌力,因病于年7月18日上午8时许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凌力年2月生于陕西,她对历史最初的爱好来源于京剧,大量的三国戏、水浒戏在她心中埋下了文史的种子。不过,一开始她并没有选择文学道路,而是在父亲的要求下,考入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学习,毕业后从事导弹工程技术工作,成为了一位时常进出导弹驱逐舰、进行导弹发射遥测的尖端武器科研人员。社会动荡时期,从抗清捻军的英雄史实中,凌力得到了共鸣,她意识到,“陷于动乱的中国不会停滞不前,犹如当年的中国不曾停滞一样”。她开始写作以描述清末捻军与湘军的恩怨是非的历史著作《星星草》,这部作品反映了自年天京失陷到年捻军最后失败的四年间的农民革命战争,塑造了一批农民革命英雄的形象,借助捻军艰苦奋斗的历史,歌颂在逆境中抗争的人们,同时描绘了我国19世纪60年代各个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展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风俗图画。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戴逸的认可之下,凌力加入了人大清史研究所,转向研究历史,并从事创作反映清代生活的文学作品。
《星星草》
这部80多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创作耗时十年,前后修改了7次之多,不仅使她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文坛崛起,成为历史小说创作队伍中的一颗新星,而且让她在史学界也获得了一定的声誉。此后,她先后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少年天子》《暮鼓晨钟》《倾城倾国》《梦断关河》《北方佳人》,中篇小说《幼年》《火炬在燃烧》《失落在龟兹古道的爱》,清史研究《清宫悬案》和散文随笔《蒹葭苍苍》等六十余篇。其中,《少年天子》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梦断关河》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首届老舍文学奖、首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北方佳人》获北京市第六届文学艺术奖。凌力一生沉潜史籍、辛勤笔耕,从长篇历史小说到中篇小说、散文随笔、清史研究等,共有作品余万字,她的历史写作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品手稿
在文学创作中,凌力以语言讲究、文笔优美见长,从描写到人物对话均经过大量考据,力求符合时代特征。她曾在与记者舒晋瑜的对话(舒晋瑜《深度对话茅奖作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年1月版)中透露,在进行历史小说的创作时,她对于人物对白从语言、用词、到口语风格都依据史料进行研判:“一来自清代剧本,如《缀白裘》一类在清代流行的演出本;二是来自清代白话小说,从顺治到清末各朝都还不少;三是来自清代案卷,审案录供中有大量的常用语言、生活语言”。无论是在作品《星星草》中以农民起义为描写对象,还是在《少年天子》里重塑有血有肉、有作为的帝王形象,凌力的创作主题始终与向好、向善的人性本质相关:“说到头,仍旧要回到文学的功能这个初始命题上来:总是想表现和颂扬那些使人类奋发上进的精神品质,颂扬过去、现在、将来都被人们追寻的真善美。”
在她的多部作品获得评论界的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