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al/191118/7619815.html
如果你是一位中医小白,想学习中医,请务必认真体会文章的意思,因为它可以让你速成!!如果你已经在用中医,想在中医有所成,却处在对中医迷茫的阶段,请一定要琢磨下此文,因为它可以让你明白而且能应用中医最底层的原理。
谨以此文,给广大中医人一点提警,揭开中医千变万化之难学,走上正确的路,目标方向明确,不再迷茫,迷失在中医的大深林,一辈子走不出来。
闭经是指女子年逾16岁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建立后又连续停经达3个月以上者。前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
其病因不外虚实两端。如《金匮要略》概其为“因虚、积冷、结气”。《医学入门》把闭经分为“血枯”、“血滞”两大类,因于虚者“醉以入房,劳伤过度,先经唾血及吐血、下血”、“脾胃久虚,形羸气血俱衰”、“肾水既乏,真阴枯竭”;实者,有因“血脉瘀滞”、“痰湿与脂膜壅塞,躯脂满而经闭”、“忧愁思虑,恼怒怨恨,气郁血滞而经不行”血虚经闭者,先是不足于血,无血而下成闭经;继之,血不足则气亦不足,气虚推动血行无力则血瘀,形成虚中夹实。血实经闭者,通常因病程较长,导致久病实中夹虚。对于本病,虚实夹杂之侯,切勿呆补滥攻。补之则碍邪,消之则伤正,唯有消补兼施,才能恰到好处,寓消于补,寓补于消。即“通”、“盛”结合,因为女子胞为奇恒之腑。奇恒者,既有脏“藏精气而不泻”之功,又有腑“传化物而不藏”之效。女子胞功能正常发挥,离不开“肾气盛”、“任脉通”、“太冲脉盛”。所以,在治疗上注重“通”、“盛”结合,使得经闭自通。
本病虽有血滞之由,但不可妄投攻破。如《景岳全书》所言:“欲其不枯,无如养营,欲以通之,无如充之,但使雪消则春水自来,血盈则经脉自至,源泉混混,有孰能阻之者。”这些认识,至今仍符合临床实际。
中医认为月经是天癸,脏腑,气血,经络共同作用于胞宫而产生的生理现象。肾为月经之本,肾藏精,精化血;肝藏血主疏泄;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任主胞胎;冲为血海。月经的调节取决于肝,肝气条达,疏泄有度,肾精充盈,气血调和,血脉通畅,冲任通盛,血海是时溢泻,月水如期而下。肝失疏泄,气血逆乱,血不能循常道下归血海为经,肝肾一体,精血同源,肝郁及肾,肝肾精亏,血海空虚,月水不能如期而至,甚至闭经。
福德散人在临床治疗中,补虚多采用健脾益肾之法,以后天养先天,选用鸡内金,白术,茯苓,熟地等,同时适当配伍调和气血的当归,川芎,香附,牛膝等通其经;去实也要佐以养血活血的丹参,益母草,鸡血藤,红花等以达到冲脉盛,任脉通,经血按时而下的目的。
因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或后天器质性损伤,肿瘤等严重病变导致的月经(如先天性卵巢,子宫缺如,或后天子宫卵巢切除,处女膜闭锁等),非药物所能奏效。妇女月经在40岁以前月经提前绝止者,可以参考治疗。
在闭经的病机研究方面,根据中医肾主生殖的理论,闭经与生殖内分泌的关联性,并根据闭经病机之一的冲任气血衰少,而从生殖内分泌与生殖器官循环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多普勒检测发现毕竟患者存在与卵泡发育障碍同步的卵巢供血障碍,初步认为与肾精不足,脾虚血少有关。
在对6例闭经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并与5例正常健康妇女对照,发现6例闭经妇女中,反映血液黏滞性的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还原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反映凝血机制的体外血栓形成长度、湿重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闭经妇女的血液黏滞性及血液凝固性比正常女性明显升高,观察结果还提示,闭经妇女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变化不大,但红细胞的聚集性却明显升高,因此将对微血管的血流产生严重的干扰,使法林效应的逆转提前发生,结果使微血管内粘度突增,明显增加血流阻力造成微循环障碍,此项研究对闭经的虚、瘀病机提供了客观依据。
闭经需要与生理性停经和自然绝经相鉴别:
早孕:已婚妇女或已有同房史妇女月经正常,突然停经,或伴有晨吐,择食等早孕反应,妊娠试验阳性,B超可见孕囊或胎心搏动,脉搏滑数。
哺乳停经:产后正值哺乳期,或哺乳日久,月经未潮,妊娠试验阴性,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
自然绝经:更年期,月经正常或先有紊乱,继而月经停闭,可伴有更年期综合症,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或稍萎缩,妊娠试验阴性。
上列各项,均属生理现象,无需治疗。
加减细论:
一般予以原方与乌陈汤加红花、桃仁各10克,黄芪、益母草、川牛膝各30克;
伴有妇科肿瘤者合消瘤汤;
肥胖合降脂减肥丸口服;
嗜睡加石菖蒲30克;
纳差加山楂、麦芽、神曲或鸡内金各30克;
口干渴加量生地,加麦冬、玄参各0克;
口苦龙胆草15克,牡蛎30克;
腰痛加杜仲、续断各30克,腰酸为主加山药、山萸肉各0克;
乳房胀痛加青皮0克,王不留行30克;
其他随症加减。
乌陈汤载于宋代《太医院增补医方捷径》一书中,书曰:“乌陈汤治产后诸疾,寻常也可服。乌药、陈皮、甘草、当归、川芎、香附、芍药,水煎一盏煎,午前服。”乌陈汤具有理气和血,调经止痛的作用。是调理气血的和解方。其中乌药、陈皮、香附等理气,川芎、当归、红花、芍药等和血。乌药辛温,入脾肾二经,诸药配合,可使气畅血和,冲任自调。因妇女之病,多为气血之患,大寒、大热、大破、大下之品不宜妄投,而应以乌陈汤作为基础加减,侧重气血调理。药用当归、芍药、川芎、红花等活血祛瘀;牛膝补肾通络,引血下行;柴胡、香附疏肝理气;桂枝或肉桂,温经散寒,使血得温则行;通经之基础,在于固脾,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闭经患者无论起病属虚属实,都会伤及脾胃,因此,顾护脾胃,养其生化之源。党参或红参益气,熟地补血滋阴,构成治疗精气大亏,耗损真阴的两仪膏,可以避免攻伐伤正。少女初潮,经期延后,量少渐至闭经,以及产时产后大失血导致的闭经或经期入水劳作,或经期淋雨感寒,寒凝胞宮,或情致抑郁,气机阻滞,无以行血,实多虚少者均可用此方治疗;在治疗闭经时,还应注意配合疏肝养心之法,因闭经患者常有情致不畅的病史,女子以肝为先天,肝经郁积,心脾失养,精神紧张,难言之隐郁于心中,均可导致肝、心功能失调。通经之法,在于变通,如气郁血滞者,虽有血病,应调其气,气调则血行。其治在肝脾,先调其气,次治其血,以无损脾胃为要,寒湿凝滞者,应行气化湿,待气通湿化,则经水自调。
每日一穴
白环俞穴白环俞穴也称作环俞穴、玉环俞穴,或者玉房俞穴、解脊窬穴,穴位的相关记载,最早是出自于《针灸甲乙经》,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常用穴位之一。白环俞穴的位置在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处。白环俞穴内应精室,为人体精气输注之处。
白环俞穴:白,白色,白为肺之色也,气也;环,在古代是指中间有孔的环状玉器,在这里是指穴内的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湿之气;俞,与“输”相通。白环俞穴名意指臀部肌肉层中的气化之气,经由本穴的位置外输于膀胱经。生活中如果我们感觉腰骶疼痛,可以多按揉一下白环俞穴。
福德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