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县ldquo三融共治rdquo

汪清县“三融共治”推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近年来,汪清县持续推进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深化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赋能聚力。

以“组织融合”为引领,建强治理“动力轴心”。制定出台《汪清县-年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三年规划》“1+5”文件,把党建带非公、群团、关工组织建设纳入城市党建工作总体部署,规范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联盟单位之间的业务联络、协商议事、民主决策、监督考核等工作机制,提升城市党建整体效应。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制度,吸收63名驻街单位和非公组织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每季度召开1次党建联席会议,每半年开展1次共建活动,共同研究解决治理难点问题,实现党建与治理深度融合。

在职党员帮助留守老人打扫室内卫生

以“力量融合”为抓手,推动治理“全员出动”。创建“百姓点单、街道派单、部门接单、居民议单”的环形工作模式,通过街道召开协调会,将居民诉求派送给相关部门办理,由群众对办理结果进行评议,真正把解决群众诉求落到实处。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将全县余名在职党员编入网格党支部,动员开展项目化、组团式、社区事务性志愿服务,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推行“四个1”单位包联网格制度,每个驻街单位包联1个网格,认领1个项目,每周参与网格议事1次,每月办实事1件,推进职能优势向基层下移。目前,全县认领项目数量突破个。

举办“党心连民心‘十五个一’”活动

以“服务融合”为宗旨,实现治理“多元覆盖”。以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审批服务事项赋权清单,下放审批服务事项11项、公共服务事项33项,切实提高服务效能。构建“10分钟党群服务圈”,依托辖区关工组织、医疗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打造课堂、医疗、养老、就业、文体五个特色服务,实现共享资源的“有效供给”。举办“党心连民心‘十五个一’”活动,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将空巢老人、退伍军人、妇女及留守儿童等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余次,满足不同群体多元化需求,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汪清县委组织部申强)

汪清党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ys/8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