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临床诊疗与科研高峰论坛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8048343.html
有很多人遇到了耳鸣的问题,其中有老年人也不乏年轻人。那什么是耳鸣?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又该如何治疗呢?下面我们来详细的科普一下耳鸣的相关知识!
耳鸣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发病期间患者较为痛苦,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现代医学认为:
内耳疾病、听神经病变、老年人听神经紊乱、先天性听神经发育不良、内耳血管痉挛等都可导致耳聋、耳鸣,因此西医常使用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方案,但疗效往往欠佳。
中医认为:
耳鸣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外邪或脏腑实火上扰耳窍,或瘀血、痰饮蒙蔽清窍;虚者多为脏腑虚损,清窍失养。
耳鸣的发病原因
01
都是生气惹的祸
从经络的循行来看,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都经过耳。三焦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是说,耳后、耳前和耳中都由三焦经所主;少阳胆经有一条支脉,也是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最后再走到外眼角的瞳子髎,所以三焦经和胆经阻滞不通就会出现耳鸣。
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大,精神过度紧张,人与人之间关系复杂,这种状况很容易让人产生焦躁、浮躁、心情压抑、郁闷等异常心理变化,从而导致经络阻滞不通的情形发生,耳鸣恰恰就在这种情形之后发生。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耳鸣耳聋多为“生气惹的祸”。
02
与肾经不足有关
中医还认为,肾开窍于耳,耳鸣还与肾精不足有直接关系。耳鸣在临床上不太好治,就涉及肾精的虚损,因为肾虚不是短时间造成的,也就是说,治疗耳鸣应该去补肾精、补元气,但脏腑的虚损又不是短时间就能补得上来的。
中医有句话叫“虚则难补,实则易泻”,你得病前消耗、损失了多久,你就要用多长时间去滋补,这个时间就是你的治疗时间。
03
与胃气不足有关
《黄帝内经·口问》里说:“人之耳鸣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
宗脉,是指经脉集合、汇合之处,耳朵是很多经脉所过之处,当人饮食不规律时,就会损伤胃气,水谷精微不能转变成正常的营养物质,耳朵的经脉得不到及时充足地濡养,空虚了,耳鸣也就发生了。
04
与风邪有关
风为百病之长,生活中稍有不慎,风邪就可能侵犯人体,上犯头面,且外邪循肺经而上经耳窍,就可能蒙蔽耳窍,出现耳鸣甚至是耳聋的问题。而由于耳为阳窍,临床上又多见风热。
所以临床辨证分型经常有以下几种:
01
痰火郁结型
症见耳如蝉鸣,听力下降,头昏沉重,胸闷脘痞,咳嗽痰多,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宜清火化痰,降浊开窍。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法半夏、陈皮、黄芩、枳实、杏仁各10克,全瓜蒌、茯苓各15克,黄连、胆南星、甘草各6克。
02
肾精亏损型
症见耳如蝉鸣,夜间较甚,听力下降,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多梦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补肾益精,潜阳肃窍。方用耳聋左慈丸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药、磁石各20克,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五味子、石菖蒲各10克。
03
脾胃虚弱型
症见耳鸣劳累后加重,耳内空虚或发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弱。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通窍。
方用益气聪明汤加减。药用党参、黄芪各20克,白术、葛根、蔓荆子、石菖蒲各10克,当归15克,陈皮、川芎、柴胡、升麻各6克。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2~3次温服,10天为一疗程。
04
风热侵袭型
症见耳胀耳鸣,听力下降,头痛恶寒,发热口干,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散邪宣窍。
方用银翘散加减。药用金银花、连翘、芦根各15克,桑白皮、荆芥、淡豆豉、牛蒡子、菊花、桔梗、石菖蒲、蔓荆子各10克,竹叶、升麻、薄荷、甘草各6克。
05
肝火上扰型
症见耳如雷鸣,生气加重,耳胀耳痛,头痛眩晕,目红面赤,口苦咽干,夜寐不安,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宜清肝泄热,解郁通窍。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生大黄各6克,栀子、黄芩、柴胡、木通、车前子、泽泻、石菖蒲各10克。
治疗耳鸣,中医有以下方法:
01
针灸治疗
依据上述中医理论,针刺听宫、耳门、支沟、液门、阳陵泉、太溪、太冲、内关穴,旨在疏通三焦经气机,佐以交通心肾,镇静安神,配合病灶局部刺络放血拔罐。(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02
贴耳穴治疗
耳穴疗法是通过对耳廓特定点刺激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
《灵枢·脉度》中提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素问·金匮真言论》提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表明了耳与全身经络、脏腑关系相当密切,均为耳穴贴压法治疗耳聋、耳鸣提供了客观依据。
现代科学也研究表明,脏腑器官和耳在生理上有密切联系,且有相对特异性,而耳穴贴压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主要体现在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液黏稠度以及减少血小板聚集等方面。
由此可见,刺激耳穴可平衡人体脏腑,导邪外出、运行气血,恢复耳窍功能。贴压的材料多选用王不留行籽,该中药具有行血调经、消肿止痛的功效,配合恰当的穴位可显著提高行血调气的功效。
耳穴的选择亦对疗效有着重要影响,肝穴可清肝、解郁、通窍;肾穴可补肾、益精、填髓;外耳、内耳穴则具有通经络、开耳窍的作用,可调整内耳功能;颞为听觉中枢,可显著提高听力。
耳穴贴压操作简单,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使用安全,疗效显著,是目前治疗耳聋耳鸣较为理想的方法,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3
因为耳鸣会让人感到烦躁不安,所以希望大家要谨记在心,在日常生活中呢,耳鸣患者要尽量避免接触很高的噪声,还要多补充一些维生素,可以有效的起到预防作用。人的一生,是是非非,历经无数,作为医生也只能对“暂时性耳鸣耳聋”采取一定的治疗手段,而要真正预防耳鸣耳聋,就去用宽广厚朴的胸襟,至德至善的人格笑对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