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www.ytysbz.com/
?这是W星(wxing-pb)发布的第篇文字
又到了收麦的季节。
小时候收麦子是真累,都要靠人工,家里没有劳力会比较惨。镰刀割麦、打捆、装车、堆垛、压场(打麦场要提前压平整),每家排着号等着打麦,麦子上场,联系牲口或拖拉机来拉石磙,石磙转了不知道多少圈,麦穰变薄了,叉走麦穰堆垛,麦糠再拢堆,等风来了扬场(这个要有一定技术),然后装麦,最后合计一下一亩地能打多少斤,能7、8百斤就算丰收。麦子后期还要再晒,拿出一部分交公粮(感谢涛哥,中国农民再也不用交“皇粮”了)。
作为小孩,我只能参与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割麦子被嫌弃手脚慢,那就负责扎把,运送,搂麦(用竹耙子把遗落的麦穗收集起来)。
石磙和磱(lao第四声)石
石磙学名叫碌碡(liùzhou),也叫碾子,一般都是大青石做成的,呈圆柱体,一头大,一头小,便于在麦场作环形运动,石磙要装一个方木框子里,木框的一边拴牛马或拖拉机上面,另一边挂一块磱石,用来把麦秆再熨平。没有磱石的话也可以用带叶子的柳树枝编一个大扫把形状的,再压上一些稀泥,就成为简易的磱石。现在收麦都是用收割机了,石磙也成为了文物。
记得有一年打场时还碰到了日全食,那时候爷爷还在,大白天就眼看着天黑了,很是奇特。可是现在查了一下,年日食是9月23号,我怎么记忆中是收麦打场的时候呢?或许是秋收时吧。
一个砀山的老乡回忆道:整个麦季都像打仗,一大早就得起来。睡眼惺忪的拿起镰刀和草帽,走到地头上人还没有完全醒过来。机械地弯下腰割麦,平日里那些看起来不过腰深的小麦突然变得很高,往前看似乎没有尽头。一个麦季下来,整个人都像散了架,都被晒得黝黑,手上肩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虎斑地鸫
收麦枯燥乏累至极,不过能听到只有这个季节才有鸟叫声,也算是一种调节吧。一是布谷鸟“嘎勾,嘎勾,嘎嘎嘎勾”的叫声,可点击打开以前写过的文章《布谷子规杜鹃,你唱的是啥歌?》;还有一种叫声如“加唧儿,格里加唧儿”,土名叫“地毛妞”,这种鸟在麦田里做窝,因为非常机敏,又喜欢飞在高空,所以很难见到它的真面目。我只是影影绰绰看到过它的身影,样子像鹌鹑,一直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鸟。查了一圈下来,怀疑是地鸫鸟。
收割后的麦地,经常会看到无处躲藏的“蛇粒子”(一种蜥蜴)跑来跑去,有时候还能发现它软壳的白蛋。小时候做坏事会把它的尾巴故意弄断,看着断尾扭来扭去;把小蛋戳破,有时里面还有成形的小蜥蜴。
田地里一片枯黄,绿色显得很醒目,这时候还会发现一些桃、杏的小苗,估计是随着农家肥跑到地里的。我会把它们移栽到院子里,希望有一天能吃上桃子和杏子,可往往栽下后不久就给忘了。还有一些伴生在麦田里的面条菜(麦瓶草)、麦蓝菜(种子是中药王不留行)、蒿草等野草,这时候也成熟了,要注意拔掉别把种子撒到田里去。
收麦子是出大力流大汗的事,要补充足够的盐分才行。通常每家都会有那种白色的大塑料壶,5KG容量的,还有“上海”的字样,灌进去开水,也可以加点盐。这个大塑料壶里的水喝起来有种塑料特有的味道,略似酒味,你还别说,挺好喝的。小孩子的话,如果能有个酒瓶放一粒糖精就很幸福了。
补充盐分的更普遍方式是炕咸鱼,就是那种刀片一样拃把长的海鱼,学名叫鳓(lè)鱼,东海产量大,其腹缘有锯齿,鳞圆薄,在鏊子上炕熟后,咸香扑鼻。鱼鳞通常不刮掉,炕熟后也能吃,据说有营养,不过炕熟后就翻鼓起来不好看,我通常都是弄掉了再吃。
烙馍或者“喝饼子”、大卷子就着咸鱼、凉白开,就这么简单的饮食,在劳累和饥渴时都是美味。如果能再来点鸡蛋蒜就更好了。鸡蛋蒜就是煮鸡蛋和刚收获的水分充足的大蒜瓣放蒜臼子里阙碎,再加酱油、盐即可。这东西吃起来很辛辣,回味时又觉得很香甜,虽然因为吃完了口气很大,我每次都说下回不吃了,可一旦看见了还是忍禁不住。
麦田里偶尔还能看到几穗青黄的,这可是“美味”,用双手轻轻揉搓,吹掉麦芒和糠,最后剩下一小撮饱满柔嫩带着绿意的麦仁,直接揇到嘴里,淡淡的清香,丝丝的甜味,忍不住要RAP一下。如果火燎一下再搓,就更好吃了。通常搓过麦子后手掌上都会覆盖一层青苔样的麦汁,混合着麦锈,味道确实令人难忘。有的地方还用半熟的小麦来做一种面鱼一样的美食叫碾转,凉拌了吃很有特色。青麦仁压成饸饹面也不错,不过这些吃法都会被老年人看作“不过日子”。
以前中原地区的小学中学到了“六一”就要放“麦忙假”,所有的学生老师都要回乡下帮忙收麦。因为麦子熟得很快,这个季节又很容易下雨,所以要趁着这10天左右的时间抢收入库。古代有军事用语“天要下雨,粮要解营”,说的就是要赶紧把粮食押运到营房里,后来“粮”被传成了“娘”,“解”被传成了“驾”,“驾营”又变成了“嫁人”,真是让人不知所指。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告侵则删)
麦田无觅守望者
那些“榕树下”的旧文字
那永不消逝的童谣
生活在何处(完整版)
一张车票
流浪猫的世界你不懂
要看更多往期文字均可进入本公号,在下部的菜单里查询,点击蓝字亦可。共三大版块:《风味风物》,是好吃好玩的;《草木花果》,是好吃好看的;《人间杂记》,是千滋百味的。
风味、风物记花草、花木志人间事杂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