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贴治疗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技术
医院韩知忖
前言
疾病简要概述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紊乱性肠道病变,发病率约为10%,临床常表现为腹胀、腹痛、大便性状改变等,按症状可分为便秘型IBS和腹泻型IBS(IBS-D),其中,IBS-D多因外邪入侵,脾胃虚弱,加之忧思恼怒、精神焦虑所致,因此,健脾益气、疏肝解郁、调理气机是IBS-D中医治疗的关键。
技术简要概述
耳穴压贴按相应部位选穴原则,选取胃、大肠以和胃祛湿,调整脏腑;按中医辨证选穴原则,选取肝、脾以柔肝理气,健脾止泻;按西医理论选穴,选取内分泌、皮质下以调整大脑皮质及植物神经功能,增强调肠止泻之功。诸穴配合标本兼治,调整经络脏腑,平衡阴阳,共达健脾益气、柔肝理气止泻之功,使阴阳平复,疾病得愈,从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操作人员资质要求
具备相关资质
诊断标准
参照年罗马Ⅲ标准:
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不适意味着感觉不舒服而非疼痛),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症状,合并以下2条或多条:
①排便后症状改善。
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
③发作时伴有大便性状(外观)改变:
有25%以上的时间大便是松散的(糊状便或水样便),只有少于25%的时间大便是成形的。
就诊之前症状至少存在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适应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禁忌证
耳部皮肤破损或感染
技术操作方法
一、器械
王不留行子耳贴,规格为0.5cm*0.5cm每贴,贴/盒。
二、操作步骤
采用耳穴压贴法。根据年制定的《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耳穴取胃、大肠、肝、脾、内分泌、皮质下。用75%乙醇消毒耳部,将王不留行子贴在0.50cm×0.50cm胶布上,然后贴在所取穴位,每次贴一侧耳,每2日更换1次,两耳交替贴换,嘱患者每日按揉4次(早、中、晚餐后及睡前),每个穴位按揉1分钟,以耳部有痛、热,而不按破皮肤为宜。
关键技术环节
将王不留行子贴在0.50cm×0.50cm胶布上,然后贴在所取穴位,每次贴一侧耳,每2日更换1次,两耳交替贴换,嘱患者每日按揉4次(早、中、晚餐后及睡前),每个穴位按揉1分钟。
治疗时间及疗程
7天为1疗程,治疗4疗程
注意事项(特别是安全性保障措施)
按揉时以耳部有痛、热,而不按破皮肤为宜
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可能出现疼痛或者眩晕。若有疼痛难忍,耳朵红肿破溃的情况,应停止耳穴贴压,同时给予局部消毒和抗炎治疗;若出现眩晕,立即使患者平卧休息,揭掉耳穴压贴,轻揉百会穴,使其慢慢回复好转。
不良反应/事件
实验中未见不良反应
操作视频
视频素材由技术持有人自行设计制作,知识产权归技术持有人所有。
END
来源: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