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水晶球鹤唳华亭和番外别云间

最近没什么剧可追,结果无聊间刷出一个《别云间》,看似没什么名气,却原来是《鹤唳华亭》的番外!真是又喜又忧啊。高兴的是终于又看到这部剧,终于可以了解那些戏里的空白点到底是什么。忧虑的是,全剧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是一个悲剧了,而且不是一般的悲伤……再看的话,心情不能承受之痛啊……此前,《鹤唳华亭》的结局,由于受到了一些限制,很多剧情没有放出,只给出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看似是个优美的结果,其实已经隐藏了悲剧的暗示。据说剪片子的人都剪得很悲伤……我明明知道,还是不幸掉进了坑里……以至于,看完后专门打出几段话来说一说这部剧,释放一下感伤~因为,《鹤唳华亭》和番外《别云间》,是近年少见的历史戏。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令人印象深刻:关键词一:文人

文学气质浓厚,有很重的文人情怀。剧本台词水准高,高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能把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优美语言天然地融入到日常对白中,且无违和感。

这也相当于把历史真实的一部分得以还原,因为古人的语言,特别是上层读书社会的对白文雅含蓄。所以孔子很早就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尚且如此,何况剧中所写的年代据说是服饰参考宋代,礼仪参考明代,都是汉人文明的顶峰时期。

而长久以来的戏说剧,或者说常见款的历史剧,由于创作者的水平限制,语言都比较现代化和随意,不能还原或模拟出那个传统文化鼎盛时期的语言水平。也有一些影视,尝试还原,但略有牵强,反而让现代的观众不好接受。比方说,举两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电视剧《三国演义》等名著的台语估计是想按原著走的,但如果弄不好对现代观众而言就会不够自然。再比如,今年比较有名的一部大戏《清平乐》,也非常用力地还原了宋仁宗时期文人鼎盛的样貌,但是台词和剧情都略有堆砌和呆板之感,其中加夹的文学色彩有点用力过猛和不够自然。

当然,说句题外话,《清平乐》拍得还算不错,场景服饰制作精良。但“问题”也不少,其中在水晶球看来,最失败、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是人物塑造的失败,主配角都是。而人物塑造失败的关键点是——不能真正理解人物,不能贴近历史的深度和人物的复杂,角色比较标签化、脸谱化,人物不真实。那么怎样才能贴近历史真实的人物复杂呢?还是应该可以将其人还原到历史和生活背景当中再反推,比如,原书的女主角,本戏的女配角——宋仁宗的徽柔公主,在历史的现实里估计是非常“作”的一个人吧?可是,也许是编剧、包括原小说作者都不愿意或者不忍心还原成这样,所以剧中的女配角像个白月光,天真纯洁幼稚美好,但是以她的生长背景肯定没有那么简单的,实际的本人应该会有那种背景下无法避免的骄奢甚至偏执的性格,但问题是即使现在这样理想化地塑造了一个美好简单的幼稚小女孩形象,一副简化的面孔还是没能让观众印象深刻或者喜欢。其他角色也是如此,最典型的就是在两个重要的矛盾人物的塑造上——宋仁宗的皇后和张贵妃,也是塑造得非常失败,前者正面化,后面愚蠢化,都比较简单,且不合深度逻辑,以至于两个角色既不很接近历史真实,也没有讨喜观众。整体看来,角色标签化的色彩严重到——都不像真实的人,这就有些失败了。

好了,言归正传,《鹤唳华亭》论名气不及《清平乐》,但是从台词到演技,从剧情到人物都高出大部分的历史剧。所以,如题,《鹤唳华亭》和番外《别云间》,是近年少见的历史戏。

而这样文人气质重的台词,估计对编剧以及原小说作者的功力要求就很高了。通常来说,古人由于从小就学习四书五经,所以一些语言信手拈来,在他们的环境和语境下是比较容易的事情。所以不是现代的编剧不好,而是让现代人去还原,或者说相对地还原、展现那种气氛、情境和对话,对知识基础和文化积累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这也是这部戏质量上乘的原因。

关键词二:诗意

如上所说,由于本剧的文人色彩重,文学功力强,所以传统文化的诗意就呈现了出来。传统文化本来就储蓄、委婉、优美、喜欢意会,所以台词、镜头、剧情都有一些留白的空间。以至于,一些对话,天然带有诗意,比如,“可待的意思,是请你等等我……”,比如,“我担心物主失此遗珍,会抱憾终天……”再比如,女主角在幽居之时收到男主角的一封信,由于无法直接表达,所以居然给了她一个药方,类似于“忍冬……王不留行……”之类,而本剧不幼稚之处就在于,根本不解释这个药方暗示的是什么,女主角直接读了一遍药方原文,然后读者们仿佛就懂了,诗意的留白空间非常之大。本剧的诗意气氛非常重,人物本身就带着高修养的优雅,品位自然高阶。

关键词三:优美

如上所说,由于本剧的文学气质重,诗意气氛浓,所以呈现出满篇优美之感。优美到哪怕不是顶级美女帅哥的演员,也能在表演中呈现出顶级的优美。这恐怕是女主角李一桐演得最成功的一部戏吧,这位女演员,虽然当过多次女主角,甚至好像还演过黄蓉这样容易火的角色,但就是有些不温不火。可是这部戏给角色所呈现的优美就很加分了,又不肤浅,又很深刻,又容易让观众认同。女主角很细腻地表现出了这种文学气质很重的古典才女的优美,细微到每个表情和姿态都很到位,虽然不算第一眼大美女,却可以在剧里倾国倾城,刻骨铭心。对男主角罗晋来说也是如此,非常成功地表现出了男主角的很立体的形象,也是呈现了顶级优美,一种强大的人格魅力都绽放了出来,姑且不说演员功力如何,是这部戏太优美太有底蕴,能够成就演员。

关键词四:演技

如上所说,主角和配角,有名或无名,剧中几乎所有演员的演技都达到一流水准。这不仅与演员自身或者说导演的功力有关,还是和这部剧有关,是戏太好,所以哪怕是很普通的角色,都充满了张力,每一位的性格都比较饱满真实,短短出场的人物都比较有戏,又让人入戏。这个剧本就是能让几乎所有的主角配角都冲向演技的颠峰。

关键词五:忧伤

如上所说,由于这部剧对历史的演绎更为深刻、厚重、真实,以至于呈现出满篇的忧伤,原因是,越现实就越不可能那么轻松,不可能那么完美,所以就有一种满怀的忧伤在里面。是面对现实的无力,也是面对理想的无奈。这种忧伤,与前述形容的文人气质、诗意、优美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高品质风格。

关键词六:厚重如上所说,全剧由于接近现实,所以忧伤,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这也是本剧的难得之处。本剧接近历史真实的特点体现以下几大重要元素上,一是刚才说了,台词功力,绝对不是现代化的幼稚台词;二是剧情厚重,直面现实,揭露现实的残酷与残缺;三是在细节上如服饰、动作,也适度还原了古代的场景和礼仪。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说本剧接近历史真实,并不是因为它演绎了一部真实的历史故事,戏还是虚拟的,但是表达出的历史景象比较有历史真实感。尽管也是艺术化过滤的,但至少,那种历史厚重感的传达和展现,也是近年来历史剧中少有的。关键词七:反转如上所说,正因为本剧直面现实残酷和历史残酷,所以剧情不会有一个简单的走向,而是剧情复杂,出现了多次反转。同时,这也是剧情设计非常精妙之处,从第一集开始,剧情就连续反转了好几次,让人目瞪口呆,情节之间连环套,悬念迭生,节奏也控制得比较好、比较紧密,可以说第一时间就抓住了观众的胃口。之后也是剧情反复反转,是我看过的剧情反转次数最多的电视剧了,可以说是一部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影视剧。当然,这种强烈高频的反转并不能说接近历史真实,因为真正的历史现实就不可能那么精妙,而往往是平凡粗糙的日子占了大多数。有人说,人生如戏,但其实,大部分时候,戏比人生精彩,原因是,只有戏,才会更精华更浓缩一些,包括我们曾经迷恋的那些武侠也好、言情也好那些小说,在现实里可能就会被冲淡了,不会有环环相扣的情节和巧合,所以戏是人生的高浓缩版本、高理想版本。戏剧,高于人生。而这种反转,是剧情设计的需要,也非常吸引观众追剧,估计大多数观众也接受并习惯于戏比现实更精致、更精彩。但由于人物的表现和故事的表现都有高水平发挥,某种意义上接近历史真实的感觉,所以这部剧的整体样貌还是呈现出了历史厚重感。总之吧,《鹤唳华亭》和番外《别云间》,是近年少见的历史戏。不难看出,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在进步而且还会继续向前,惊喜和惊艳也就这样在不经意间不断地呈现了出来。?

?

文化水晶球

是开放式的阅读和交流

不会执着于给出一定或必然的结论

就是闲聊,也欢迎一起交流,漫无目的一起思考

是开放式的开头和结局,就是没有什么结论

世上事也不可能有结论

但为了更好地利益阅读者,会写得很认真

所以,不欢迎争执和意识形态绑架

水晶球探索传统文化的精华,但仍持中立冷静批判的态度

水晶球系列会心持正道,坚守正确的价值观

本文为文化水晶球原创,如需转载可留言获授权,欢迎分享

时清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tc/7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