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送更多知识
《类经》曰:“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皆入于耳中”,因此耳朵又被称为百脉之综。耳穴治疗作为中医的一种特色疗法,历史悠久,且具有简便易学、方便高效的特点。
根据现代医学的全息学说,耳朵像一个倒立在妈妈腹内的胎儿,即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周;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对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等。现代一般通过耳针、压耳豆、放血、磁疗、按摩等方法刺激耳朵上的反应点。
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的耳穴疗法是压豆法、毫针法和刺血法,不同的耳穴疗法适应的病症也不尽相同。耳穴疗法安全可靠,没有副作用,操作方便,不仅疗效独特,能补体针之不足。
压豆法,就是以王不留行籽黏附在0.6厘米×0.6厘米大小的胶布中央,消毒后用镊子夹住胶布,贴敷在所取穴位上即可。每日自行按压3~5次,1周贴2次,双耳交替。
毫针法,耳穴严格消毒,用26~30号粗细的0.5~1寸长的不锈钢针,一般刺入皮肤2~3分,达软骨后毫针站立不摇晃为准。刺入耳穴后,如局部感应强烈,患者症状往往有即刻减轻感;如局部无针感,应调整针刺的方向、深度和角度。刺激强度和手法依病情、体质、证型、耐受度等综合考虑。留针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刺血法,一般多用耳尖放血来退热。操作前以酒精棉球消毒穴位,按揉数秒以使穴位充血,再以三棱针刺之,挤出数滴后止血即可。
友情提醒:因为